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语文园地八.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语文园地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语文园地八.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语人文要素借助图画阅读课文。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单元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问号”这个主题编排了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3篇 课文,其中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棉花姑 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引 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 壁虎借尾巴那么让学生知道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字词句认识46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21个字;能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猜字
2、、识 字。发现虫字旁、反犬旁、鸟字边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规律。继续巩固掌握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笔顺规那么。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可恶、盼望、热闹”等词语的意思;积累“碧 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结构的短语。阅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验角色,读好课文中的对话,学习读出祈使句的语 气。 借助图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 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结合生活情境,体会“高兴、生气、害怕、难过”四种不同的心情,并进行说青蛙一一只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一一吃棉花叶子上的害虫保护益虫教
3、学反思抓住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第1自然段时,我通过设置 情境,抓住“可恶、多么、盼望”等词引导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内心感受,为下 文的朗读理解作了情感铺垫。抓重点段落,反复朗读,领悟课文。如教学第24自然段时,我先引导学 生读好棉花姑娘的三次请求,让学生通过越来越急切的朗读体会棉花姑娘着急的 心情;接着引导学生朗读燕子、青蛙、啄木鸟的话,感受它们的礼貌与无奈;最 后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感受人物心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20咕咚教学目标.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1 .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2
4、.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3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人文主题明白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教学重难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 推断。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1 .结合课后习题,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字、认字,正确书写生字“家、象”。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借助插图学习第14自然段,了解故事内容。设计意图:本课识字教学继续巩固看图猜读这一识字方法。根据本课
5、的生字特点,还要 引导学生借助形声字特点去猜读。一、初读课文,猜读生字.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生字圈出来,看图 猜读或尝试用其他方法猜读。1 .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的错误改 正过来。2 .教师小结学生猜读生字的方法:借助图画猜读“鹿、象”。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动作演示等猜读“咕、咚、吓、拦”。(重点展开) (3)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猜读方法。二、图文对照,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导语: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七个自然段配了四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了哪些 文字呢?1 .图文对照,朗读课文。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
6、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 内容。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正确下面的句子: 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设计意图:借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阅读课文,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一边读课文,一 边梳理故事情节,这样的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在“看图读句连线” 这个练习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故事内容,而且在语境中再次复现了生字。 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把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教师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3.
7、看看图画,读读句子,连一连。导语:下面的四句话和课文中哪一幅插图可以牵手呢?我们用线连一连。出示课文四幅插图和下面的句子(图文不对应呈现),请学生连线。木瓜掉进湖里,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动物们跟着兔子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 野牛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你们看见了? ” 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看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响。 (3)根据图片和句子,按照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三、借助插图,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一)看图学习第1、2自然段1 .导语:让我们跟着兔子来到湖边,这时候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 里,咕咚!听到这咕咚声,兔子是怎么做的?2 .学生交流,出示句子:兔子吓了
8、 一跳,拔腿就跑。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1)看图理解“拔腿就跑” 一词,学生演演这个动作。创设情境,学生扮演兔子,读好句子。用“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呀? ”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体验兔子这个角 色,读出兔子害怕、慌张的心情。3 .小结:第2自然段先讲听到咕咚声,兔子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师生合 作读第2自然段。(二)看图学习第3、4自然段.导语: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见了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请大家看看第二幅插图,读读课文,把相关的词语圈出来或画出来。设计意图: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表达了层次性:先由 扶到放,引导学生带
9、着问题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到课文中相关的信息;再借助图 画、联系上下文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最后创设情境开展仿说、情感朗 读,体会动物们害怕的心理。1 .学生交流。出示句子: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 了,大家快跑哇!”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 啊,咕咚,来了!”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1)校对学生提取的信息。抓住重复的词句(句子中加着重号)和感叹句指导入情入境地朗读。3 .看图演故事,体会动物们害怕的心理。(1)学生模仿第3、4自然段看图说话。如:狐狸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
10、山羊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I”小鹿一听,就O他():“大象一听,就O他():“学生选取其中一个角色扮演。(3)教师引读课文,再次体验动物们害怕、慌乱的情景。4 .看图想象当时的场面,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学生交流。如,乱糟糟、慌成一团、热闹抓住文中“热闹”再次引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四、书写“家、象”.出示“家、象”。笔画书空。比拟异同。1 .观察“家”在田字格中的笔画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写。2 .指导书写“象”,步骤同“家.反应评价,学生再练写。3 .与熟字组成词语写一写:家里、大家、家长、大象、象牙、气象。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1 .抄写本课生字。第
11、二课时课时目标.借助游戏巩固生字生词,会写“羊、吓、怕、跟、都” 5个字。1 .借助插图,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提取相关信息,说说野牛是怎么做的。2 .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一、复习生字生词,书写“羊”.玩“摘木瓜”游戏。课件出示树上挂木瓜的图片,每个木瓜上带有一个词语。学生认读词语,读对了, 教师点击鼠标,使带有相应词语的“木瓜”掉入水中,发出“咕咚”的声音。成熟 吓一跳 咕咚 小鹿 逃命 拦住 大象 野牛 领着.象形字连线。(1)课件出示连线题,学生练习。羊 鹿 象 燕(2)反应交流,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的祖先根据事物的 形象创造出了文字,多么
12、了不起啊!指导书写“羊教师提示书写要点:倒八字头分列竖中线两边;三横间距均匀,第三横最长,最 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学生练写。二、情景回顾,学习第5自然段.情景表演第14自然段。教师扮演“咕咚”,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兔子、小猴子、 狐狸、山羊、小鹿、大象。1 .学习第5自然段。(D导语:小动物们都跟着跑起来,野牛看见了,是怎么做的呢?读第5自然段, 画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野牛的做法。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野牛又问大伙,大伙也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野牛是怎么做的”,感悟野牛的冷静、善于思 考。引导关注野牛的动作:一个“拦住”,三个“问”。(
13、4)引读:野牛先拦住 问,又问,最后问 o情境表演。请学生扮演野牛,抓住“拦住(谁)问”的句式,分别追问小鹿、 山羊、狐狸、小猴子、兔子。三、学习第6、7自然段,明白“咕咚”为何物.引导学生自读感知:小动物们都没看见“咕咚”,却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请 自由读第6、7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1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随机梳理,指导学习词句。看图教学“领、出示第四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兔子的位置。学生交流,教师提示:兔子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带着大家来到湖边,“领”就 是带着的意思。再读第1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咕咚”是什么。2 .揭示真相。(1)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插图,提问:知道了真相,大伙都笑了。他
14、们在笑什 么呢?出示练习:咕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只要互相帮助,就一定能解决问题。B.在没有弄明白事情真相的情况下,要按兵不动。C.做事情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4.总结:耳朵听见的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样,还得亲眼去看看,更要动脑筋多想一 想,问一问。四、借助插图讲故事设计意图:再次利用插图,通过合作讲故事,回顾课文,内化语言,提升学生的表达能 力。1 .导语:课文有四幅插图,请四人一小组合作,小组中的每个人选一幅插图,讲 一讲对应的故事。2 .小组合作讲故事。3 .指名某一小组上台讲故事,全班交流评议。星级评价标准:讲清楚;讲生动(能加上表情和动作)。五、巩固字词,书写练习1
15、.儿歌巩固识字。(1)出示儿歌:设计意图:借助根据课文创编的儿歌进行复习,既能整体回顾故事内容,也能复现巩固 生字生词。成熟木瓜高高挂,突然咚的一声响,吓得兔子拔腿跑, 小猴小鹿忙逃命,野牛拦住大象问, 兔子领着湖边瞧。哈哈,原来木瓜水中掉。 指名读儿歌中加点的字。(3)齐读儿歌。2.指导书写。(1)出示“吓、怕、跟、都”,引导观察。观察宽窄:“吓、怕、跟”都是左窄右宽,“都”是左宽右窄。观察高低:“怕”右边的“白”下面短一些;“跟”左边的“星”下面短一些;“都”左高右低。重点指导书写“跟、都”。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反应评价。星级评价标准:书写正确;书写端正整洁。学生自主练写“吓、怕
16、”。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1 .书写本课生字。板书设计咕咚兔子一一拔腿就跑小猴子一一跟着跑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一一跟着跑野牛一一问出究竟一一熟透的木瓜遇事多动脑盲从不可要教学反思猜字、识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从一开始的导入环节,我就让学 生试着猜“咕咚”的字音,并教给学生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音的方法。接 着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课文中猜想字音,大大激发了学生读文识字的兴趣。本文是一篇连环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 饶有趣味的画面中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心理,学生很快就读懂了 故事内容,并能体会到不思考、盲目跟从带来的
17、不良后果,理解课文的内核。21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认识“壁、墙”等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正确书写“捉、条” 等7个字。1 .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 .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3 .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人文主题了解鱼、牛、燕子等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小壁虎的尾巴的再生功能。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 难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
18、习卡。1 .根据课后习题,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新偏旁户字头、车字旁, 指导书写“捉、姐、爬、房” 4个字。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说说课文第35自然段的主要情节。2 .初步了解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图片,认读词语“壁虎、墙壁”。(1)导语:看看图上是哪一种小动物?话、写话练习。L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在一年级上册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和阅读的能力?每课的教学侧重点是什么? 棉花姑娘: 咕咚: 小壁虎借尾巴:1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
19、,在引导学生说话、写话时,可以采用哪 些方法?课前先做前测,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翻阅本册教材,了解之前是否出现过有关“说”和“写”的要求。比照语文园地七中“从指定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和本 次的“说、写”,思考对学生能力上的提升有什么区别。内容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合计课时2222819棉花姑娘教学目标.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和大字头1个偏旁,会写“病、医”等7个字。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2 .通过比拟,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进 行拓展说话。3 .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的科
20、学常识。人文主题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的科学常识。(2)出示“壁虎” 一词,读准字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生字与图画、词语、儿歌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学生识字的 兴趣。在儿歌的诵读中,既复现了生字,又认识了小壁虎。(3)导语:看看图,你能猜出小壁虎最喜欢待在哪里吗?(4)学生交流,出示“墙壁”一词,引导看图猜“墙”字的读音。教师解说:最早的时候,墙是用泥土垒起来的,所以“墙”和“壁”这两个字都 有一个“土”。2 .读儿歌,巩固“墙”和“壁”的读音,初步认识小壁虎。小壁虎,墙上爬,四条腿,长尾巴,苍蝇蚊子都怕它,见到马上逃走啦!3 .揭示课题。导语:小壁虎有长长的尾巴,有一天,他的尾巴
21、断了,他要去借尾巴呢。4 .板书课题,朗读课题。二、随文识字,交流猜字方法.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圈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猜读手段,交流猜读的方法,提供独立 识字的快乐。1 .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的错误改 正过来。2 .提炼猜字方法,师生互相补充。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墙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生字“蚊、咬、赶、房、转”。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3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重点关注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的生字的读音。三、图文对照,整体感知.出示第1幅插图,引读第1自然段:小壁虎在墙
22、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 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通过动作演示理解“一挣”的 动作。1 .过渡语: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可是他向谁借呢?2 .看图读文说话。逐一出示课文第2、3、4幅插图,图文对照,朗读第3、4、5自然段。(2)说说小壁虎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指名说好三句话。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小壁虎爬到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小壁虎爬到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相继板书:小河边、小鱼;大树上、老牛;房檐下、燕子).出示第5、6幅插图,图文对照朗读第6、7自然段,了解借尾巴的结果。四、学习第35自然段,读好对话,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学习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一年级 下册 第八 单元 教案 教学 设计 园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