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案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礼记二那么教材分析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主要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和学相互促进,相辅相 成。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缺乏,知道了缺乏,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还有理解不 了的地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主要说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2 .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3 .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理念或思想。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对偶和排比在论述类文本中的作用。2 .难点: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2)理解儒家“教学
2、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 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诫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 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 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为学之道。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 .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嘉肴(ydo)弗食(fU)兑命(yu。) 教学相长(zhdng)学(xiGo)学(xu6)半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通假字兑命(同“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3、)*学学半(同”教,教导)*古今异义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2.知识链接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戴圣编纂的。它与周礼仪礼合称“三 礼,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其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 乐的制度。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教学的原那么和方法、 教学制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篇中强调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触类旁通、师德师风、择 师之道等。三、学习新课虽
4、有嘉肴步骤一:指导朗读,疏通文意1 .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2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抽查一学生朗读,教师强调字词读音。3 .全班同学齐读。4 .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教师解答并补充总结。5 .朗读课文,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步骤二:问题探究,拓展延伸1 .阅读虽有嘉肴开头至不知其善也”,以这局部开头有什么作用?明确: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为引出下文观点做铺垫。2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明确: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
5、继而引入“虽有至道拂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 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归纳出“教学相长的结论。3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1)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2)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那么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局部暗含其中,说得 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的论据,是用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 从关系。4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
6、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明确:(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缺乏,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 进的。(2)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四、课堂小结如果说学是一支红烛,那教只是红烛上的火苗;如果说学是一只春蚕,那教只是春蚕嘴里吐出的一根 丝线。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学是整个人生的常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我,才能有更多的感想与 别人提供;只有在教学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上的缺乏并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五、布置作业背诵虽有嘉肴。附:【板书设计】虽有嘉肴虽有嘉肴教 学 相 长类比引人话题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有过
7、一个著名的“天下为公”的题词,这一社会理念就是来自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呢?今天,我们就走 进大道之行也,共同寻找答案。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 .检测生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选贤与能讲信修睦(mti) 矜、寡(gudn)货恶其弃于地也(wi) 幼有所长(zhdng)男有分(fCn)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通假字选贤与能(同“举”,推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同“鳏”,老而无妻)*词多义矜、寡、孤、独、废疾者(老而无子)独(I故人不独亲其亲(仅仅,只)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因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上)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
8、(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与“非”相对) 词类活用选贤与能(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不独亲其亲(意动用法,以为亲)*老有所终(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2 .知识链接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 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远的影响。3 .背景链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民流离失所;周王室权力日渐衰微,礼崩乐坏。私学兴起,形成了许多思想 流派,出现了“百家争
9、鸣的现象,各个学派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主张。儒家提出了“上下有分,等级有 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的政见主张,以实现大同”社会。“大同”社会不仅仅是儒家的 治国理想,更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梦想。三、学习新课大道之行也步骤一:指导朗读,疏通文意1 .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2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抽查一学生朗读,教师强调字词读音。3 ,全班同学齐读。4 .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教师解答并补充总结。5 .朗读课文,教师讲解重点字词,翻译重点句子。步骤二:理清思路,把握语言1 .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明确:第一层:“大道之行也
10、讲信修睦。”这一层概括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即“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 方面:“故人不独亲其亲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生存需要)“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开展需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精神需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2 .上节课学习的虽有嘉肴和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作用?请从本文中举例说明。明确: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大道之行也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对偶精严,音韵(平仄
11、)相对,简捷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 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 己”,比照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时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一一相对,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运用了排比,一贯而下,气势十足,让人感 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能够安居乐业。步骤三:课堂讨论,拓展延伸1.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是否有当时
12、现实社会的影子?明确:有。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比照,从而顺理 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 兴的将是一个“夕卜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 乱纷纷,动乱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2 ,课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明确: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我们可以透过“世外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大同”社会。例如从“
13、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 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3.请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明确: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人与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没有战争,没有欺诈,生活富足,人尽其能, 环境优美适宜的和谐社会。四、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尽管这个理想的社会在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 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这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 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世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梦而加倍努力吧! 五、布置作业1 .积累礼记中的格言警句。2 .背诵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附:【板书设计】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满足生存需要 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带足开展需要 (满足精神需要I总括全文课后反思在文言文学习中,我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文意,体会写作特点O并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 空间,要求学生根据语境,结合课后的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然后小组自主探究,最后根据小组提出 的疑难点,在班上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之后我统一解答并补充总结,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提 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