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和丙泊酚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docx
《氯胺酮和丙泊酚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胺酮和丙泊酚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氯胺酮和丙泊酚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摘 要 目的: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特重度烧伤患者切削痂植皮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视察。方法:特重度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为A组(氯胺酮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为B组(比照组)。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持分别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氯胺酮和丙泊酚+瑞芬太尼,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60分钟、120分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的改变,以及患者手术结束后麻醉醒悟时间,视察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氯胺酮的用量。结果:氯胺酮组患者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削减,组
2、间比较(P0.05),其余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切削痂植皮手术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及氯胺酮麻醉同样具有醒悟快、醒悟平稳,对循环系统干扰较轻的优点,并且削减了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的用量。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氯胺酮 复合麻醉 特重度烧伤烧伤面积大,病情困难,且多合并有吸入性损伤、休克及低体温等,给临床麻醉带来很大难度。2010年110月收治特重度烧伤患者40例,在烧伤休克期后,进行切削痂植皮手术。术中采纳丙泊酚、瑞芬太尼、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特重度烧伤患者40例,TBSA75%,深度,度烧伤面积50%,ASA级,年龄1856岁,
3、男28例,女12例,体重4970kg,合并吸入性损伤221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A组)和比照组(B组),各20例,两组采纳不同的联合给药方式。烧伤休克期过后,实施烧伤创面切削痂并行异体皮或微粒皮覆盖术,手术时间120330分钟,一次性切削痂面积达25%40%。方法: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禁饮食,术前30分钟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入手术室后开放两路以上静脉通路,检测心电、呼气末二氧化碳、血氧饱和度,深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A、B两组均采纳缓慢诱导麻醉,咪达唑仑23mg静脉推注,芬太尼0.1mg静脉推注,丙泊酚0.71.1mg/kg静脉推注。A组以丙泊酚+瑞芬太
4、尼+氯胺酮以微量泵限制输入维持麻醉;B组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加入微量泵维持麻醉;A、B两组均以阿曲库铵2550mg静脉推注,术中间断追加限制呼吸。术中依据血压、心率、呼吸参数的改变调整麻醉药的速度,维持血压及心率改变在基础值20%以内。术中间断检测血气分析,适当调整呼吸参数,维持PCO2在3545mmHg,术中依据手术状况、出血多少、心率改变、血压、尿量限制输血输液速度及量。手术结束前A组提前20分钟停用氯胺酮,提前10分钟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提前10分钟停药。手术结束时,患者初醒,唤之睁眼,自主呼吸复原良好,循环功能较稳定,血氧饱和度98%,气管切开者带气管导管送回病房。记录麻醉诱导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氯胺酮和丙泊酚 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特重度烧伤患者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氯胺酮 丙泊酚 丙泊酚瑞 芬太尼 复合 静脉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237027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