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全文双版带拼音及翻译.docx
《《三字经》全文双版带拼音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全文双版带拼音及翻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档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局部: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作的复习计划表,通过该表可让孩子现成长久记忆,一次背 诵终生难忘!第二局部:三字经全文不带拼音,方便大龄儿童直接打印背诵第三局部:白话文全文翻译,每一句都有详细注释讲解,背诵的同时还能理解其意,让孩子未来 能灵活应用。第四局部:三字经的历史背景及相应影响。小学生三字经123句每天4句&每日完成计划表序号三字经全文记忆周期复习序号(复习后打 钩)曰 期天数1 天2 天4 天7 天15天1 月3月1ren zhT chuxing ben shanxing xiang jinxi xiang yu3n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gdu bu jiaox
2、ing n3i qianjiao zhi daogui yT zhuan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xi meng muz6 tin chuzT bu xu6dun jT zhu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ddu y5n shanydu yi fangji3o wv zTmi ng ju y 台 ng美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12ycing bu ji台。fu zhl gudjido bu ydnshl zhi dud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zT bu xu6fei sud y(ydu bu xueIdo he w6i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yu bu zhuobu cheng qlren bu xue
3、bu zhi yi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wei ren zifang shao shiqin shi youxi li yi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213xiang jiu lingn6ng wfen xixi台o yu qinsud ddng zhi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r6ng si suln6ng 份ng Ifdi yu zhSngy( xian zhi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shdu xido tlcl j论n w6nzhi mdu shushf m6u w6n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yi 6r sNshf 6r b浙bdi 6r qianqidn r wan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
4、万324san cai zh6tian di rensan guang zh巨ri yue xing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san gang zhejun chen yifu zT qinfu fu shun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yue chun x询yue qiu dongcT si shiyun bu qiong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yue nn bdiyu。xi ddngcl si fangylng hu zh6ng日南北日西东此四方应乎中4315yue shuT hudmu jin tOdwQ xfngb6n hQ shu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shi gan zh6jid zhi
5、 guishf 6r zhizT zhi hdi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yue huMg ddorl sud ch5nyue ch) dao ”09 zhOng quan日黄道日所躅日赤道当中权chi dao xiawen nudn jiw6 zhong huaz前 dong bOi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5426han yu junshuang lu gaiyou gao yuanzud da h浙寒烦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yue jiang h6yue hui jicl si dushul zhi ji653【解释】中国古代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
6、能使 人舒畅。3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自己本身,自己生儿子,儿子再生 孙子。38、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 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39、父子恩,夫妇从。兄那么友,弟那么恭。【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 哥那么要尊敬。40、长幼序,友与朋。君那么敬,臣那么忠。【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 的臣
7、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41、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 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 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42、斩齐衰,大小功。至缠麻,五服终。【解释】斩衰、齐衰 大功、小功和缠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43、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 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4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今社会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 文解字,这
8、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45、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解释】中国的文字开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箓、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46、假设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解释】假如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 到许多基本的道理。4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解释】但凡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 读书时懂得断句。4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4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9、【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 部书。5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 的言论。51、作中庸,乃孔板。中不偏,庸不易。【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代,“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5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53、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5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解释】诗、书、
10、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 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55、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解释】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 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5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解释】书经的内容分六个局部: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那么;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 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57、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解释】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5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
11、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 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59、日国风,日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 歌,值得去朗诵。60、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解释】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 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61、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这些 是解释春秋的书。62、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拟重
12、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 因果。6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解释】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64、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 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65、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解释】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 他们为“三皇”。66、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解释】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 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
13、下太平,人人称颂。6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 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68、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解释】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 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69、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解释】汤朝征讨夏朝,定国号为商,过了六百多年,直到纣的灭亡。7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解释】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71、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解释】自从周平王东
14、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 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7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解释】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73、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解释】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 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74、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解释】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75、光武兴,为东汉。四
15、百年,终于献。【解释】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 汉朝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76、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解释】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 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77、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解释】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 在金陵。78、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解释】北朝那么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菽了位,建立了北周; 东魏被高洋
16、篡了位,建立了北齐。79、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结。【解释】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 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80、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解释】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81、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解释】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 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82、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解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
17、的更替 都有着一定的原因。83、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解释】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 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8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解释】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 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85、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解释】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 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86、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解释】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
18、明,年号洪武,定都 在金陵。87、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解释】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 止,明朝就灭亡了。88、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解释】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 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89、清世祖,唐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解释】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 新安定地生活。90、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解释】顺治皇帝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 比
19、拟安定,国家也比拟强盛。91、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解释】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 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92、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解释】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 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93、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解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 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94、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解释】以上所表达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通过对历史的学习,
20、可以了解各朝各代 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95、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解释】中国的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96、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97、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假设亲目。【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 亲眼所见一样。98、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解释】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 才能真
21、正学好。99、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解释】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 这样的圣贤,尚不忘勤学。100、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解释】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 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101、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解释】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两人都很穷, 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10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解释】东汉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
22、就用 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催促而自觉勤奋苦读。10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解释】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那么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 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10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解释】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 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105、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解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 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106、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解释】像苏老泉上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字经 全文 双版带 拼音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