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虚证性呃逆24例_中风表虚证.docx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虚证性呃逆24例_中风表虚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虚证性呃逆24例_中风表虚证.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虚证性呃逆24例_中风表虚证 呃逆又名“哕”、“发呃”,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该病证是由胃气上逆,上冲咽喉而致喉间呃呃连声,有声无物,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其中虚证性呃逆多见于久病和术后等正虚气逆患者,每由其胃气衰竭、身体虚弱、脏腑阴阳俱损、气机运化失常而至。对于虚证性呃逆患者,该证的发生往往会导致病人体质更加虚弱和病情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中风后虚证性呃逆最犯难治,因此刚好而有效地限制呃逆是提中学风后虚证性呃逆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临床上没有治疗呃逆的特效药物,且见效慢而且复发较普遍。临床上单独运用针灸疗法或中药汤剂口服经常
2、不能获得满足的疗效。笔者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采纳针灸疗法协作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中风后虚证性呃逆24例,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略陈心得体会,就正于诸同道,以资参考。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86岁;病程最短者3月,最长者4年。经颅CT确诊脑梗死18例,脑出血6例。均为中风后出现虚证性呃逆者。 2 治疗方法 2.1针灸疗法 2.1.1取穴 穴取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双侧攒竹、内关、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2.1.2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环球牌一次性规格为0.25*40mm无菌针灸针,
3、攒竹穴直刺入穴12分(至骨),有酸胀感觉后,反复提插(幅度很小,提针时针尖不出皮肤)。天突穴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0.51寸(不留针,以免刺伤肺及相关动静脉);膻中穴向下平刺0.30.5寸;足三里穴直刺11.5寸,针感要求放射至足趾或上窜过膝为度;内关穴直刺0.51寸;余穴均常规操作,留针2030min。每日1次,30天为1疗程,若未满1疗程症状消逝,则坚持针1疗程,以巩固疗效。 2.2中药汤剂辩证口服 依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003年版,将虚证性呃逆分为脾胃阳虚证及胃阴不足证。脾胃阳虚证,症见呃声低沉,气不接续,面白肢冷,舌淡脉细弱。治宜温
4、补脾胃止呃,方用理中汤加减;胃阴不足证,症见呃声短促而不连续,舌干烦渴,纳少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胃生津,降逆止呃,方用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随症加减,取水600ml,煎取400ml,一次200ml,每日2次,3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痊愈:呃逆消逝,愈后两周无复发。有效:呃逆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削减,或愈后两周内偶有复发。无效:呃逆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无明显变更。 4 治疗结果 本组24例中,治疗时间为2个疗程。治愈:第1个疗程10例,第2个疗程8例,共治愈18例,治愈率为75.00%;有效4例,占16.67%;无效2例,占8.33%;总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药 并用 治疗 中风 后虚证性 呃逆 24 表虚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