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说课设计35057.docx
《《登山》说课设计3505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山》说课设计35057.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山说课设计说教材登山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记述列宁隐居在普罗宁,有一天,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他仍旧走那条小路的经过,赞扬了列宁同志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本文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是:这篇课文记述列宁和巴果茨基一天内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因此在一篇文章中含有两个起因、经过、结果,这点是不同于学生常见的写事文章,需要渗透,为抓课文的主要内容做好铺垫。第二是:课文主要用巴果茨基和列宁的几次对话,将两次登山有机地串成了一条线。第一次登山通过人物的对话,突出了列宁主动选择走险路的过程。第二次登山时则通过人物的对话,不仅突出了与第一次登山
2、的不同之处,而且揭示了中心思想。文路清晰,层层深入,充分反映了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本课的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品质。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练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一是根据这篇课文所反映的中心思想来决定的。课文通过记述列宁两次走那条险路的经过,赞扬列宁自找苦吃,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列宁的这一精神从他决定走险路时就充分体现出来了,而决不只是表现在下山时。虽然第一次走险路有为了看日出的原因,但经过钻研教材,深入分析,联系全文来看,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已经充分体现出这位革命领袖的
3、勇气和魄力,说明了列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这是应该把握的基调。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决定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社八册教材中的阅读重点训练项目之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进行概括能力训练的课例。登山作为这一训练项目的第二课,起着巩固、强化训练的作用。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方法进行训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学目标三是根据课后思考middot;练习5题制定的。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因此,可以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对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促进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表达情感。教学的重难点是:重点:同目标
4、一、二。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出列宁第一次登山不光为了看日出,而是在锻炼意志。课前准备:师:投影片;有关列宁的材料。生:阅读有关列宁同志的文章,了解时代背景。说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明学习目标。请学生读课题,启发学生结合登山对起因、经过、结果提出问题:为什么登山?怎样登山?登山的结果如何?教师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了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列宁到底为什么登山呢?这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通过这样质疑,想达到三个目的:1弄清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抓主要内容作了铺垫,将文路、教路和学路结合起来。2
5、从学生质疑入手,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主体性发展。3将写事文章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课文相结合来质疑,既避免了学生随意性,起到了导疑的作用,又能围绕重点,颇有味道。)二、了解列宁第一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主动锻炼意志的品质。这一过程可分三部分进行。(一)抓住就走,了解列宁是主动选择走险路的。请学生带着问题(质疑提出的)读第二段,初步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在交流自学情况后,教师让学生找到描写路险的句子,通过路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和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比较,再利用书上插图的直观效果,引导学生体会出这条近路太窄太险
6、。并假设如果你面对这样的险路会怎么样呢?(害怕、不走、返回)可列宁是怎么决定的呢?学生读书找出后启发学生再次比较:我们走那条小路吧。和我们就走那条小路吧!在语气上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出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的决心大,态度坚决。(二)抓住您能过去吗?,体会列宁的勇敢。教师提出问题:当巴果茨基对列宁说:您不能从这儿过时,列宁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读11至15自然段。自学交流后,启发学生思考:列宁为什么反问巴果茨基呢?他的问话中含着什么意思呢?并进行填空练习您能过去吗?您_,我_。(您能走过去,我就能走过去。您不怕危险,我也不怕危险。)学生进一步体会出列宁是那么勇敢,那么充满自信。在学生理解的基
7、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3至13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列宁(问路时)着急mdash;(选路时)坚决、自信的语气变化。(三)抓住向前走,体会列宁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战胜艰险的勇气。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列宁跟在巴果茨基后面走,他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他害怕了吗?巴果茨基让他往回走,他听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找到课文的第17自然段。教师抓住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让学生展开想象:此时列宁会想些什么?抓住向前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走?说明了什么?从而体会到列宁没有被危险吓倒,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过险路,表现了列宁迎难而上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这时,通过师生合作朗读15至17自然段,加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山 设计 3505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