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防水.docx
《地下工程防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工程防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下工程防水(-)地下工程防水设计1、一般规定1、地下工程必须进行了水设计,防水设计应定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 经济合理。2、地下工程必须从工程规划、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全面系统 地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排水。3、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 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单建式的地下工程应采用全封闭、局部 封闭防排水设计;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 程500mm以上。4、地下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 用其他防水措施。5、地下工程的变形缝、施工缝、诱导缝、后浇带
2、、穿墙管(盒卜预埋件、预留 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6、地下工程的排水管沟、地漏、出入口、窗井、风井等,应有防倒灌措施,寒 冷及严寒地区的排水沟应有防冻措施。7、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需要有关资料:(1)最高地下水位的高程、出现的年代,近几年的实际水位高程和随季节变化 情况;(2)地下水类型、补给来源、水质、流量、流向、压力;(3)工程地质构造,包括岩层走向、倾角、节理及裂隙,含水地层的特性、分 布情况和渗透系数,溶洞及陷穴,填土区、湿陷性土和膨胀土层等情况;(4)历年气温变化情况、降水量、地层冻结深度;(5)区域地形、地貌、天然水流、水库、废弃坑井以及地表水、
3、洪水和给水排 水涂料。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迎 水面。用于背水面的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高的抗渗性,且与基层有较强的粘结性。防水涂料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大的无机涂料或有机涂料,或采用先涂 水泥基类无机兴头而后涂有机涂料的复合涂层;冬季施工宜选用反响型涂料,如用水乳型涂料,温度不得低于5;埋置深度较深的重要工程、有振动或有较大变形的工程宜选用高弹性防水 涂料;有腐蚀性的地下环境宜选用耐腐蚀性较好的反响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 涂料并做刚生保护层。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应在阴阳角及底板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并增涂2 4遍防水涂
4、料。水泥基防水涂料的厚度宜为1.52.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厚度 不应小于0.8mm;有机防水涂料根据材料的性能,厚度宜为1.22.0mm。涂料防水层所选用的涂料应符合以下规定: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腐蚀性及耐菌性;无毒、难燃、低污染;无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湿干粘结性、耐磨性和抗刺穿性;有机防水涂 料应具有较好的延伸必性及较大适应基层变形能力。基层外表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起砂等,应修补处理,基面必须 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涂料施工前,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阳角直径 宜大于10mm。 9涂料施工前应先对阴阳角、预埋件、穿墙管等部位进
5、行密封或加强处理。涂料的配制及施工,必须严格按涂料的技术要求进行。涂料防水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涂刷或喷涂,应待前一道涂层实干 后进行;涂层必须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施工缝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铺贴胎体材料时,应使胎体层充分浸透防水涂料,不得有白茬及褶皱。有机防水涂料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以下规定:底板、顶板应采用20mm厚1: 2.5水泥砂浆层和4050mm厚的细石混 凝土保护,顶板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13.2侧墙背水面应采用20mm厚1: 2.5水泥砂浆层保护;侧墙迎水面宜选用软保护层或20mm厚1: 2.5水泥砂浆层保护。(三)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
6、构造防水1、变形缝1、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2、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不设或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及工程地质情 况采用诱导缝、加强带、后浇带等替代措施。3、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4、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o当计算沉降差值大 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5、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 此值。6、嵌缝材料最大拉强度不应小于0.2MPa,最大伸长率应大于30%,拉伸-压缩 循环性能的级别不应小于8020o7、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
7、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 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 内钢筋焊牢。(3)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4)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 接头宜采用热压焊;(5)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 带的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 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8、安设于结构内侧的可卸式止水带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
8、所需配件应一次配齐;(2)转角处应做成45折角;(3)转角处应增加紧固件的数量。9、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橡胶复合的复合型橡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 织物的遇水膨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 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10、嵌缝材料嵌填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并涂刷与嵌缝材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2)嵌缝时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隔离的背衬材料;(3)嵌填应密实,与两侧粘结牢固。11、在缝上粘贴卷材或涂刷涂料前,应在缝上设置隔离层,而后再行施工。2、后浇带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
9、700 1000mm o2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那么主筋搭接 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后浇带需超前止水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 式止水带。后浇带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到达42d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 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 14d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 杂物的损伤外贴式止水带;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o 3、穿墙管(盒)1、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
10、预埋。2、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3、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 式防水法,并应预留凹槽,槽内用嵌缝材料嵌填密实。4、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应 加焊止水环。5、穿墙管防水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金属止水环应与主管满焊密实。采用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 管应满焊密实,并在施工前将套管内外表清理干净;(2)管与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3)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圈的穿墙管,管径宜小于50mm,止水圈应用胶粘剂满 粘固定于管上,并应涂缓胀剂。6、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采用穿墙盒方法
11、。穿墙盒的封口钢板应与墙 上的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预留浇注孔注入改性沥青柔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 土处理。7、当工程有防护要求时,穿墙管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外,尚应采取措施满足 防护要求。8、穿墙管伸出外墙的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回填时将管损坏。4、埋设件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当厚度小于 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其他防水措施。预留孔(槽)内的防水层,宜与孔(槽)外的结构防水层保持连续。5、预留通道接头预留通道接缝处的最大沉降差值不得大于30mmo预留通道接头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中埋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预留通道先施工部位的混
12、凝土、中埋式止水带、与防水相关的预埋件等应 及时保护,确保端部外表混凝土和中埋式止水带清洁,埋件不锈蚀;在接头混凝土施工前应将先浇混凝土端部外表凿毛,露出钢筋或预埋的钢 筋接驳器钢板,与待浇混凝土部位的钢筋焊接或连接好后再行浇筑;领先浇混凝土中未预埋可卸式止水带的预埋螺栓时,可选用金属或尼龙的 膨胀螺栓固定可卸式止水带。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时,可用不锈钢材料或用金属涂膜、 环氧涂料进行防锈处理。6、桩头1、桩头防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1)破桩后如发现渗漏水,应先采取措施将渗漏水止住;(2)采用其他防水材料进行防水时,基面应符合防水层施工的要求;(3)应对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保护。7、孔口1、地下工
13、程通向地面的各种孔口应设置防地面水倒灌措施。人员出入口应高出 地面不小于500mm,汽车出入口设明沟排水时,其高度宜为150mm,并应有防雨措 施。2、窗井的底部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时,窗井的底板和墙应做防水处理并宜与主 体结构断开。3、窗井或窗井的一局部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窗井应与主体结构连成整体,其防水层也应连成整体,并在窗井内设集水井。4、无论地下水位高低,窗台下部的墙体和底板应做防水层。5、窗井内的底板,应比窗下缘低300mm。窗井墙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0mm0 窗进外地面应作散水,散水与墙面间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6、通风口应与窗井同样处理,竖井窗下缘离室外地面高度不得小于500mm。
14、8、坑、池1、坑、池、储水库宜用防水混凝土整体浇筑,内设其他防水层。受振动作用时 应设柔性防水层。2、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必须相应降低,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四)地下工程排水1、一般规定有自流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应采用自流排水法。无自流排水条件且防水要 求较高的地下工程,可采用渗排水、盲沟排水或机械排水。但应防止由于排水危及地 面建筑物及农田水利设施。通向江、河、湖、海的排水口高程,低于洪(潮)水位时, 应采取防倒灌措施。隧道、坑道宜采用贴壁式衬砌,对防水防潮要求较高的应优先采用复合式衬 砌,也可采用离壁式衬砌或衬套。2、渗排水与盲沟排水渗排水、盲沟排水适用于无自流排水条件、防水要求
15、较高且有抗浮要求的地 下工程。渗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渗排水层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下面,由粗砂过滤层与集水管组成;粗砂过滤层总厚度宜为300mm,如较厚时应分层铺填。过滤层与基坑土层 接触处,应用厚度为100150mm、粒径为510mm的石子铺填;过滤层顶面与结 构底面之间,宜干铺一层卷材或3050mm厚的1: 3水泥砂浆作隔浆层;集水管应设置在粗砂过滤层下部,坡度不宜小于1%,且不得有倒坡现象。集水管之间的距离宜为510m。渗入集水管的地下水导入集水井后用泵排走。盲沟排水应符合以下要求:宜将基坑开挖时的施工排水明沟与永久盲沟结合;盲沟的构造类型、与基础的最小距离等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由设计选定。渗
16、排水管宜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渗排水管在转角处和直线段设计规定处应设检查井。井底距渗排水管底应 留深200300mm的沉淀局部,井盖应封严。3、贴壁式衬砌1、贴壁式衬砌围岩渗漏水可通过盲沟、盲管(导水管)、暗沟导入基底的排水系 统。2、采用盲沟排水时,盲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盲沟宜设在衬砌与围岩间。拱顶部位设置盲沟困难时,可采用钻孔引流措 施;(2)盲沟沿洞室纵轴方向设置的距离,宜为515m;(3)盲沟断面的尺寸应根据渗水量及洞室超挖情况确定;(4)盲沟宜先设反滤层,后铺石料,铺设石料粒径由围岩向衬砌方向逐渐减小。石料必须洁净、无杂质,含泥量不得大于2%;(5)盲沟的出水口应设滤水篦子或反
17、滤层,寒冷及严寒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3、采用盲管(导水管)排水时,盲管(导水管)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盲管(导水管)应沿隧道、坑道的周边固定于围岩外表;(2)盲管(导水管)的间距宜为520m,当水较大时,可在水较大处增设12 道;(3)盲管(导水管)与混凝土衬砌接触部位应外包无纺布作隔浆层。4、排水暗沟可设置在衬砌内,宜采用塑料管或塑料排水带等。5、基底排水系统由纵向集水盲管、横向排水管、排不明沟、中心排水盲管组成。6、纵向集水盲管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与盲沟、盲管(导水管)连接畅通;(2)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坡度不得小于0.2%;(3)宜采用外包加强无纺布的渗
18、水盲管,基管径由围岩渗漏水量的大小决定。7、横向排水管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宜采用渗水盲管或混凝土暗槽;(2)间距宜为515m;(3)坡度宜为2%。8、排水明沟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排水明沟的纵向坡度不得小于0.5%。铁路公路隧道长度大于200m时宜设 双侧排水沟,纵向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但不得小于0.1%;(2)排水明沟应设盖板,排污水时应有密闭措施;(3)在直线段每50200m及交叉、转弯、变坡处,应设置检查井,井口须设 活动盖板;(4)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应有防冻措施。9、中心排水盲管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中心排水盲管宜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或渗水盲管,其管径应由渗漏水量大小
19、决定,内径不得小于 250mm;(2)中心排水盲管的纵向坡度和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4、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与内衬结构中间设有塑料防水板的复合式衬砌的排水系统设置要 求,除纵向集水盲管应设置在防水板外侧并与缓冲排水层连接畅通外。期支护基面清理完后,即可铺设缓冲排水层。缓冲排水层用暗钉圈固定在初 期支护上。缓冲排水层选用的土工布应符合以下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280g/m2;具有良好的导水性;具有适应初期支护由于荷载或温度变化引起变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久性,能抵抗地下水或混凝土、砂浆析出水的侵蚀。5、离壁式衬砌围岩稳定和防潮要求高的工程可设置离壁式衬砌,衬砌与
20、岩壁间的距离应符 合以下规定:拱顶上部宜为600800mm;侧墙处不应小于500mmo衬砌拱部宜作卷材、塑料防水板、水泥砂浆等防水层。拱肩应设置排水沟, 沟底预埋排水管或设排水孔,直径宜为50100mm,间距不宜大于6m。侧墙外排水沟应做明沟,其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5%。6、衬套1、衬套应采用防火、隔热性能好的材料,接缝宜采用嵌填、粘结、焊接等方法 密封。2、衬套外形应有利于排水,底板宜架空。3、离壁衬套与衬砌或围岩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在衬套外侧应设置明沟。半 离壁衬套应在拱肩处设置排水沟。(五)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1、一般规定1、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
21、治理的 原那么。2、渗漏水治理前应掌握工程原防、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资料。3、渗漏水治理施工时应按先顶(拱)后墙而后底板的顺序进行,应尽量少破坏原 有完好的防水层。4、有降水和排水条件的地下工程,治理前应做好降水和排水工作。5、治理过程中应选用无毒、低污染的材料。6、治理过程中的平安措施、劳动保护必须符合有关平安施工技术规定。7、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必须由防水专业设计人员和有防水资质的专业施工队 伍完成。2、治理顺序1、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前,应调查以下内容:(1)渗漏水的现状、水源及影响范围;(2)渗漏水的变化规律;(3)衬砌结构的损害程度;(4)结构稳定情况及监测资料。2、渗漏水的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工程 防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