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血清c肽测定临床意义.docx
《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血清c肽测定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血清c肽测定临床意义.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血清c肽测定临床意义 摘 要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觉阳性患者,以增加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确保输血平安。方法:采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3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种血清标记物检测。结果:630例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指标全检测者528例(83.81%),未全做者102例(16.19%)。检出HBsAg阳性73例(13.83%),抗HCV阳性6例(1.14%),抗-TP阳性11例(2.08%),抗-H
2、IVl/2全阴性。该4项指标共检出9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17.05%。结论:为了有效限制医源性感染,更好地避开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 关键词 输血前检测 HBsAg 抗HCV 抗-HIVl/2 梅毒抗体 为确保医疗平安,输血液制品前(包括输血浆)有必要对受血者进行相关各项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在患者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l/2、抗-TP4种血清标记物是非常必要的1。为了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确保医疗平安,预防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削减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
3、术规范2,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对528例输血前患者4项血清感染性指标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术、预输血者528例,男、女比例正常分布,年龄18天85岁,采患者静脉血4ml。 检测试剂和方法:HBsAg、抗-HCV、抗-HIVl/2、抗-TP均采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抗HCV用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ELISA试剂盒检测。抗-HIVl/2用万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ELISA试剂盒检测。抗-TP试剂购自现代高达生物公司,TRUST试剂购自荣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操作过程及结果推断严格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输血者血清标志物筛选的临床意义 血清c肽测定临床意义 输血 血清 标志 筛选 临床意义 测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