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必修上:《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上:《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上: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课文了解本篇诗词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2 .通过对诗人生平和写诗背景的了解辅助理解诗歌的情感意蕴和风格体式。3 .通过比拟分析、品味欣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创作的个性魅力提升诗歌欣赏 能力,并通过写文学短评的方式使自己的想法固化下来。(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知人论世和比拟分析等活动理解诗歌,大致了解诗歌的流 变。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再诗歌内部品读鉴赏诗歌,并通过文学短评理性、 全面、深刻表达自己的鉴赏意见。(三)课时安排2-3课时。(四)学习建议阅读单元导语以及学习提示,明确本课学习
2、任务。课前整理并自学“诗歌史宋朝”的相关文学知识,阅读1-2篇课外对本课三 首宋词的相关文学评论(如宋词鉴赏辞典上的相关论述)。(五)课前研学5.1 预习作业结合课下注释熟读课文,能够准确翻译,并能背诵默写出来。尽量借助搜索工具或其他工具了解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人文生平。5.2 阅读指导了解下宋词的流派和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如温庭筠、柳永、李清照,苏轼、辛 弃疾、陆游的作品。5.3 写作准备参考课本69-70页学习文学评论的写法。5.4 知识清单与“人物”搭配有新意,也表达了历史的反复与甄别,需要大尺度的视野来静观。该词所谓的豪迈是从广阔的地理视域和历史规律中来的。【细节5】故垒“西边”从词
3、整体看,当时作者的思绪应是触景生情、借古悼今。词以景起,以怀古述, 以抒情结。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记载:东坡云: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日: 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道,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 见事迟,华容夹道皆兼葭,假设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 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 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 孟德、公理,如昨日耳!如果说“大江东去”是以超视距的视角从整体关照,那么“故垒西边”那么是以具 体的实地游览视角平视。
4、“故垒”前应“千古”,后呼“三国”。“西边”前承“东 去”,后接“赤壁”。这一句平淡自然,却交代了抒情主体及其位置,也暗暗勾连下 阙的“遥想” “多情” “酹江月”的“我”。诗人潜藏在历史的人物与遗迹中,又假设 隐假设现,是为“有我之境”。平白如话的这句充分暴露了本词的语言特色:清新晓畅。正是“清新晓畅”的语 言使得该词千古流传,万众皆知。作为怀古词,它却没有艰涩之感,没有晦涩的历史 掌故和人事的堆砌,没有早已无闻的地名和佶屈瞥牙的词句,一切都是那么简易、洗 练。【细节6】人道是苏轼的黄州赤壁是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吗? “人道是”就是不确定。既然不确定, 却还要写,那么是借题发挥。宋张耒明道杂志云
5、:黄州江南流,在州西,其上流乃谓之东津,其下水谓之下津。去治无百步,有山 入江,石崖颇峻峙,土人言:”此赤壁矶也。”按:周瑜破曹公于赤壁,云陈于江北, 而黄州江东西流,无江北。至汉阳,江南北流,复有赤壁山。疑汉阳是瑜战处。南人 谓山入水处为矶,而黄人呼赤壁讹为赤鼻。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 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赤壁古战场所在也另有嘉鱼一说。现赤壁市隶属湖 北省,是由咸宁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为幕阜低山 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它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 门”之称。赤壁古战场即“武赤壁”,
6、一般认为即在现赤壁市境内。“人道是” 一句有漫不经心的犹豫和踌躇,更有“英雄惜英雄”的欣喜和宽慰。 其作用不仅是借助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还是在音韵上舒缓语气和情绪,为后文 写壮丽如画的赤壁之景蓄势。【细节7】三国周郎赤壁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 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周瑜当时33岁。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理,庐江舒人。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 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 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
7、亡,孙权继 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 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 “三分天下”的基础。又 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5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 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土、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 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本词,我们更看重“周郎”的“风流”本色。另艇斋诗话中记载东坡“大江东去”词,其中云:“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陈无己见之,言:“不必道三国。”东坡改云“当日”。今印本两出,
8、不知东坡已改 之矣。殊不知,“三国”改为“当日”己失去其气势,没了当年时局风起云涌、英雄叱 咤风云的广大想象空间,格局一下子小了很多。南渡词家洪迈去苏轼不远,乂本黄鲁直手书的容斋随笔中的该词作“三国孙 吴赤壁”。词综云:“(他本)孙吴作周郎,犯下公瑾。究竟哪 一个好呢?可能还是“三国周郎赤壁”好,因为这样上下阕明有周瑜穿起,暗有诗人 伏线;人物集中,比照鲜明,词意“藕断丝连”。否那么,上阙那么过于空洞,有景无人, 显得呆滞,少生气。【细节8】乱石“穿空”容斋随笔载此词云:“大江东去,浪声沉、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9、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橘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词综云:“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应是、 笑我生华发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益非。而小乔初嫁宜绝句,以了 字属下句乃合。”“乱石穿空”好还是“乱石崩云”妙呢?虽然“乱石崩云”更具体形象,但“乱 石穿空”却给人以浩渺幽远的感觉,更苍茫而广阔;且“崩云”过于夸张,也过实, 与诗歌整体自然旷远的风格不符。一个“乱”字也暴露了诗人的心境一一忐忑、惊惧、厌恶。这和下文“一樽还酹 江月”是呼应的。诗人就是借此寻找精神的镇定与慰藉。【细节9】惊涛“拍岸”“惊涛拍岸”还是“惊
10、涛掠岸(裂岸)”好呢?“惊涛拍岸”有声有势,是俯视的视角,与前句“乱石穿空”的仰视视角呼应, 显得灵动。与后文“千堆雪”的平视相映成趣,更有诗意和美感。“惊涛掠岸”和“惊 涛裂岸”那么过于强调浪花力量的侵蚀效果,前者力量缺乏,后者用力过猛,缺乏画意。“惊涛拍岸”给前文的视觉之外又添了听觉,也更惊心动魄。诗人当时也许亦是 如此感受。【细节10江山如画“江山如画”真如画吗?前文景物描写简明大气,点面结合,有声有色有气势。开篇“大江东去”如展开 的图卷,气势磅礴。“故垒西边”由起手的一线而定点一处,且有沧桑感。“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虚中有实,如站在江滨,举目仰望,壁立千仞,静谧如迷。让人感 慨
11、时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先写石头的高耸,由静而动,化静为动, 是心理的作用,是心潮的澎湃;而心潮起伏自然是视觉的诱惑。“惊涛拍岸”那么由心 理到物理,巨大的声音很震撼,“拍”有气势。两个四字句短促有力,而一个五字句 又舒缓下来,由秋而冬,由实入虚,将人的思想推向遥远一一既是时间的将来,也是 时间的过去。石与浪一静一动,一高一下,让画面浑然一体,张弛有度。【细节11】小乔“初”嫁了”“小乔初嫁了”不是“小乔出嫁了”。前者强调“刚刚”,后者强调“完婚”。 关键是该句“了”的读音,是读lido还是“随” ?读“怩”诗陈述语气,强调结果, 读lido是感叹语气,抒发羡慕赞叹之情。小乔
12、本姓“桥”,是乔公的次女。她的姐姐嫁给了东吴的孙策。建安四年(公元 199年)12月,周瑜随从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攻破城后得了桥公的两个女儿,都是 绝色美女。其中年龄较小的被周瑜所纳。当时孙策对周瑜开玩笑说:“桥公二女虽经 战乱流离,有我们两个人作丈夫,她们也应该感到满足了。”建安十五年(公元210 年)周瑜35岁英年早逝,算来,周瑜得小乔只有24岁。美女衬英雄,“雄姿英发”, 为后文“谈笑间”张本。【细节12羽扇纶巾“羽扇纶巾”是指谁?羽扇纶巾是形容儒雅沉着,举止潇洒。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 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戎服治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索舆葛巾, 自持白羽扁指
13、摩,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日:真名土也。”这是当时儒者的装束, 既可以是指诸葛亮,也可以是指周瑜。本词主要是突出周瑜的儒雅沉着,以及苏轼对 这份儒雅沉着向往和喜爱。【细节13】多情应“笑”我“多情应笑我”该是“应笑我多情”,可是谁在笑呢?又在“笑”什么呢?一说是作者自嘲,一说是“国故神游”中的周瑜在嘲笑。前者透着旷达,进而转 入下文抒情。后者有想象力,虚实结合,有穿越历史的对话感。从揣摩情感角度讲, 当是自嘲更好一些。诗歌不同于小说,是以“我”为主的,但是两解并存那么别有玩味 的妙处。“笑”什么?笑我多情。至于是多的什么“情”,对谁“多情”,那么要充分发挥 想象力了。也许是多情于功名利禄?多情于
14、成败得失?多情于是非曲直?多情于才干 性情?多情于一己之见?还是多情于对周瑜的艳羡?对时局的关切?对壮志难酬的苦 涩、无奈、不甘?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五味杂陈,都在其中吧。有一版本作“多情应是笑我”,哪一个好? “多情应笑我”简洁明了,后者语音 舒缓,不如前者显得洒脱明快。【细节14】“橘橹灰飞烟灭另一版本作“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哪一个更好?“橘橹”借代简明具体,有想象空间,可以跨越古今,有超越性和勾连性。“强 虏”仅指当时的曹军,强调胜利不易,突出周瑜的英雄形象。两者都能凸显周瑜的指 挥假设定,风流潇洒的特点。从诗歌整体看,“橘橹灰飞烟灭”更恰当,也更耐得咀嚼。【细节15人生如梦“人生如梦”
15、与“人间如寄”(另一版本)两者比拟,还是前者更妙。“人生如梦”重点讲作者自己历尽沧桑,有庄周化蝶之感。“一切有为法,如梦 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人间如寄”重点讲世间,有 浮萍之意,境界浅小,过于消极。“人生如梦”有佛教禅宗的勘破,有道家逍遥的超 脱;有庄周的梦蝶之感,有“色” “空”的转换之谜。此外,另一版本的“人间如梦”那么有对现世的厌倦与怀疑,不那么明朗阳光,显 得消极厌世。【细节16 一尊还“酹”江月“一尊还酎江月”酹什么?可以“酹”历史的淘洗,也可以是怀念英雄的业绩, 还可以是凭吊理想的难以实现或人生的起起伏伏。“酹”这个动作是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这是一个极
16、其庄严的动作,它不是 “洒” “浇” “倾” “倒”“泼”。这个动作中沉稳而有所寄托,也许是要将自己托 付于历史和自然。从整体看,全词描摹刻画,虚实相生,前呼后应,怀古抒情。语言自然晓畅,用 词精当,情真意切。【细节17用典本词为怀古诗,写作手法.上也使用用典。但是感觉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又不同。苏轼在用典上和写法上不拘一格。主要表现为“用典如描”和“以诗为词”。本 词中的语言,自然晓畅,无论是景物、历史还是人物描写都给人栩栩如生之感。这关 键在于他用典不是浓缩的,而是描绘的一一如画卷,有细节。苏轼是在用整首词来描 绘赤壁之战一个典故,且只是聚焦周瑜一人,感情真诚、自然、炽烈。本词
17、为念奴娇的变体,在填词体式上有苏轼“以诗为词” 一说。从审美角度 讲,该词可谓不破不立,旷达洒脱。表达了诗人卓尔不群的形象和“词达而已”的语 言态度。诗歌语言清新奔放,流传甚远。词借此冲破了音乐的束缚,有了新的生命力。【细节18苏轼苏轼为什么会写这首词呢?他想表达什么?下面是摘录的有关苏轼的一些基本信 息,可以帮助我们窥探一二。一一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 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 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 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
18、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 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本节蓝色字为摘录)苏轼在这首词中灌注了丰富的情感,又不点破,以景做结,令人回味无穷。余秋 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说他于此“脱胎换骨” “真正地成熟了。我的理解是该 词褪去了所有喧嚣和乖戾,将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掩埋,为历史留 下一个月夜弯下腰去的侧影。这个侧影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所以,这最后的一 “爵” 也是与生命和世界孤独地和解。此词豪迈中有羡慕和忧郁,深沉中有胸襟和抱负,喜悦中有孤独和落寞,劲健中 有孤独和感伤,平静中有惊恐和苦涩,无奈中有信心和洒脱,庄严中有旷达和通透。 以江始,
19、从江结,回环往复,妙趣横生。活动3:再回首一一巩固提高【2017年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2题。送子由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沏山应梦武林春。单于假设问君家世,英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 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 李揆,安肯来邪? ”1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念奴娇 永遇乐 声声慢 高中语文必修上: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必修 声声 阅读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