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docx
《2022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昆明市2022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瘟疫绝对是一个恐怖的名词。瘟疫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 总称”,从古代就已有记载的鼠疫、天花、疟疾,到现代的“非典”“新冠肺炎”等,给社 会造成了
2、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在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作为明清两朝人民深重 的集体历史记忆,具有大规模传染性与较高死亡率的瘟疫不断地在文学作品里有所反映,这 些作品折射了当时的文化背景。首先,蕴含道教医学文化。明清时期是道教医学蓬勃发展的时代,出现过急救仙方 仙传外科秘方等道教医学专著。明清文学中对病因的认知很多源于道教学说。如“鬼神 致病”的观念,治瘟箓中详细描述了主四季瘟疫的东南西北中五方瘟鬼,认为他们可使 人类在不同时令里害上瘟疫;道医和道士经常作为抗疫主力出现,如水浒传开篇的京师 大瘟疫,仁宗钦差洪太尉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朝祈禳;故事里的抗疫方法也颇具道教特色。 如药符治病法,三国演义中
3、的张角就是使用此种方法,且在多数故事里,药符被赋予了 宗教神力,能够轻松治愈瘟病。其次,融入因果报应理念。在先秦时期,中国本土便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 家必有余殃”这样的报应思想。佛教传入后,又与“因果报应”的思想相结合。这种思想在 明清小说尤其是话本小说中十分盛行。鲁迅认为它们的作用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 以劝善为大宗”。抗疫故事主要体现了 “善有善报”的思想,特别是福报阻疫型故事突出了 这样的观念。这种宣扬美德的内容不仅出现在小说中的抗疫故事里,还存在于民间抗疫故事 以及文人笔记中,例如浙江海盐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棋盘石。再次,反映群众对瘟疫的认知水平及传统祛疫习俗。瘟疫缘何突
4、然袭来又为何渐渐平息, 这才作罢。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联名拥戴曹操晋封国公,秘密地征询荀或的意见。荀或 说:“曹公发动义兵以匡扶振兴汉朝,虽然功勋卓著,还是保持着忠贞之节。君子爱人要合 于道德,不应该这样。”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曹操心里难以平静。等到南征孙权,曹操上 表奏请把荀或留下来,荀或因病留在寿春,曹操赠送他食物,打开一看,却是空盒,于是荀 底服毒而死。当年五十岁。皇帝为他难过痛惜,祭祀之日因此而不奏乐。谥号为敬候。第二 年,曹操终于称魏公。(-)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寒日区大相霜林无一叶,寒日复多风。硕果犹存否?危巢本易空。诛求三户尽,杼轴
5、万家同。白石南山曲,悲歌夜未终。【注】孔融被收,其子语,“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杼轴”,亦作杼柚,即 织具。南山曲,即宁戚饭牛歌。其中有词句:“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才至肝。从昏 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一 “无”、一 “复”,一静、一动,渲染了寒日的单调、凄凉与死寂。B.颔联起句设问,看似笔势宕开,然鸟巢倾覆,累累果实又怎能安然枝头呢?C.颈联从自然写到人事,残酷的索取盘剥,使得家家户户都只剩下织布工具。D.本诗多处用典,但诗句圆融晓畅,使诗人的情感表达具有直接鲜明的效果。15 .请从“首尾照应”的角度赏析诗歌的
6、首联和尾联。【答案】14. D 15.诗一开端,入眼是凄凉肃杀之景,秋日山林片叶不见,只有寒风 呼啸不停:这是寒日的自然之象。诗歌尾联,入耳是百姓的呼号,汇成一曲悲壮的长歌, 随风激荡在黑沉沉的夜空,无休无止:这是寒日之世相。诗歌由视觉入题,以听觉收束, 看似不同的感官,但皆是“寒日”的真实写照,两者虚实相应,强化了诗歌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比喻与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月光与水波荡漾闪烁着金光 的句子是“,。(2)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通过写蛟龙和寡妇的反应,从侧面表现洞箫声的悲凉。(3)韩愈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
7、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句子是“【答案】.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国美学的“灵魂”。无论是创作 还是传播的过程,书法艺术都体现出 的文化价值。在艺术上,书法强调审美意境和艺术情境的和谐统一;在文化上,书法艺术表现出多重的文化内涵。书法不仅有书写规律和法则,还有着独特的语言意义。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依 靠的是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审美水平决定的。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结构与章法表现得越好, 就越
8、能体现出作品的意境。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书写的轻重、快慢、强 弱在纸上留下浓淡、干湿、刚柔等 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书法的和谐美和动态美。书法家通过线条把真挚、强烈的感情 到作品中去,使观赏者感动,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因此,蕴含着作者深厚感情的作品,深受喜爱,备受 O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估量五花八门A.不可估量五花八门贯注 青睐B.不可限量 千变万化灌注 青睐C.不可限量五花八门贯注 推崇D.不可估量千变万化灌注 推崇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丛书”的头一本是论语,我永远不会忘记。B.霍金被科学界公
9、认为用手指“说话”的天才巨人。C. “木叶”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作者最钟爱的艺术形象。D.南仁东因突出贡献被授予“人民科学家”的荣誉称号。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巧妙运用,是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审美水平决定的B.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依靠的是书写者的审美水平与娴熟的技巧C.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巧妙运用,依靠的是书写者的审美水平与娴熟的技巧 D.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运用巧妙,是由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审美水平决定的 【答案】17. D 18. B 19. C(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视眼的发生
10、和发展与近距离用眼关系非常密切。阅读、书写等近距离工作。容易造成 近视。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 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人们一直认为,视力减退是“悄悄”降临的,直到发现视物模糊时,则木已成舟。其实, 在视力减退之前,O有些学生看书时间一长,字迹就会重叠串行,抬头再看面前的 物体,有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有些人在久望远后再将视线移向近处物体,或 ,眼前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这些都是眼睛睫状肌调节失灵的表现,有 了这些状况,。早期的近视有真假之分,错过最佳治疗期,往往就要背负一辈 子近视眼的烦恼。20 .在上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
11、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 .请结合上述材料,用三个四字短语简要概括近视眼的防治方法。【答案】20.近视眼的发生是有预兆、有信号的;久视近后再移向远处物体;就应该去医院 及早检查治疗.科学用眼合理饮食及早治疗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回顾赛程,31岁的苏炳添刷新亚洲男子百米纪录,创造历史; “四朝元老”巩立姣用“统治级”表现拿下中国奥运史上第一块田赛金牌;体操名将丘索维 金娜第八次站上奥运会赛场,纵身一跃,传奇谢幕即使已经不再处于参与竞技体育的黄 金年龄段,这些老将们仍然选择为国
12、出征,依然奋力拼搏在赛场上。他们对职业永不褪色的 热爱、对个人生命极限的不断突破、对国家荣誉的执着捍卫,终将镌刻在历史的苍穹,熠熠 生辉。你对这段话有怎样 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略在清末西方现代医学传入之前并没有科学系统的解释,所以对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的古人来 说,这一切都是无解的。于是大众便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想象去解释这一灾难,由此还衍 生出许多民间祛疫习俗。有的人认为瘟疫爆发的缘由与瘟鬼痘神有关,甚至将瘟疫与天人感 应联系起来,像三国演义开篇的中平元年(184)瘟疫。
13、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无道, 外戚宦官专权为患,因此四方灾异四起,汉灵帝中平元年的瘟疫便是一大异象,它成了张角 兄弟鼓动农民起义的正当借口。如红楼梦第21回描写巧姐出痘,短短几句话杂糅了医 药治疗、清淡饮食、供奉痘神、冲喜讨吉等习俗。不过,明清时期的医学也并非对瘟疫一无所知,比如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温病派代表人物 吴有性就撰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关于瘟疫的专书温疫论,他提出“厉气说并认为“时 疫能传染于人”,即瘟疫具有传染性。明清小说中的抗疫题材故事是那个瘟疫频发年代集体历史记忆的反映。一如现实之残 酷,抗疫故事里的广大人民总是首当其冲地成为大瘟疫的受害者。时代在进步,当下的医学 发展水平与明清时期相
14、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科学的抗疫措施早已系统化,全民抗疫的理念 也深入人心。而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人类文明与瘟疫的斗争过程是曲折漫长的,也是不断 进步的。(摘编自杨雨秋明清小说中抗疫故事的类型与文化背景分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大规模瘟疫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留下难以愈合的集体伤痛。B.水浒传中京师大瘟疫,天师张真人受命祈禳抗疫,这个方法颇有道教特色。C.福报阻疫型故事突出了 “因果报应”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明清小说中十分盛行。D.古人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因此对瘟疫进行了唯心的解读,这也是无可非议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15、.文章采用引证法和例证法,从三个方面论述抗疫故事中蕴含道教医学文化。B.文章论述抗疫故事的文化背景,多次引用经典小说,具有典范性和说服力。C.文章对于群众对瘟疫的认知和当时的医学水平的论述,能体现议论的辩证。D.文章紧扣“文化背景”这个核心,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有理有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清两朝的文学故事反映当时的瘟疫情况,这是文学作品的现实性的体现。B.三国演义中张角兄弟借助瘟疫鼓动农民造反,“天意”使他们师出有名。C.我国在清朝初年就有了第一部关于瘟疫的专著,这是古人抗疫智慧的结晶。D.文章末尾今昔对比,广大人民的地位完全不同,意在传达抗疫必胜的信念
16、。【答案】1. A 2. B 3. D(-)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阅读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党的 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更是连续5年写 入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全民阅读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然而,现实生活 中,与物质生活的丰富相伴而来的并不一定是精神的充盈,焦虑似乎与现代人的生活如影随 行。好好阅读一本书,一本超越功利色彩的作品,对于很多人来说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正 因如此,推进全民阅读,也就显得越发重要与紧迫。有报告显示,全民阅读背景下
17、,国民阅读在阅读广度和购书频次上均明显增加。全民 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大力促进少年儿童阅读,完 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组织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 等任务。社会力量无疑是一支推进全民阅读行动、推动阅读深入基层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尤 其是互联网平台已深刻嵌入民众日常生活,其触角已延伸到了最广阔的社会角落,在推动全 民阅读观念深入人心,更好地连接图书与读者方面发挥着细微而深远的作用。(摘编自杨三喜助力全民阅读企业力量不可忽视) 材料二:20162020国民阅读率统计图(单位:)图书阅读率期刊阅读率 口数字媒介阅读率综合阅读率(数据来源中
18、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次国民阅读调查)材料三:近来,图书涨价再次被推上微博热搜。据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图书价格出现 了一波明显上涨,文学、社科类新书的平均定价,惹得网友纷纷慨叹:知识改变命运,但我 读不起书。书价涨还是不涨,有着深刻的市场因素作用,但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图书又跟 其他商品明显不同,不能视之为纯粹的买卖。我们固然不能用几十年前的书价水平来比对现 在,但要让图书成为一种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精神食粮,就必须将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 阅读,是一个人的体验;而全民阅读,则与政策导向有关。全民阅读,重在全民,也难在全 民。我们看到,面对新书的层出不穷和书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云南省 昆明市 上学 摸底 检测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