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为什么是素质教育 [接力: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docx
《福建为什么是素质教育 [接力: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为什么是素质教育 [接力: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为什么是素质教育 接力: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以培育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为重点,接着全面实施素养教化。 摘自20032007年教化振兴行动安排 新世纪素养教化发展的蓝图就“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访教化部有关负责人 国务院最近批转了教化部2003-2007年教化振兴行动安排。在这一安排中,提出要实施“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它勾画了包括德育、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以及幼儿教化、特别教化、学校体、卫、艺等方面的发展蓝图。在新振兴安排颁布之际,记者就“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问题,采访了教化部基础教化司有关负责人。 记者:新世纪我国实
2、施素养教化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它与“跨世纪素养工程”是什么关系? 答:全面推动素养教化,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深化教化改革的根本性任务,近年来摆到了广阔教化工作者面前。素养教化思想正逐步深化人心,广阔教化工作者推动素养教化的自觉性不断增加,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仔细的探究,教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但是从总体看,素养教化的成效还不够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2000年的教化振兴安排中,就提出了实施“跨世纪素养教化工程”。我们应当看到,素养教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须要不懈的探究和不断的努力。新的教化振兴安排再次提出实施“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高度重视和坚毅决心。在新世纪里
3、,素养教化要“承上启下”,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继承以往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创优,做实做好。 记者:“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请谈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 答: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殊是2000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后,各地在提高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方面做了主动探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主要表现在: 主动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化和思想道德教化,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公民道德素养在不断提高;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工作初见成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得到加强。2000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后,修订并颁布
4、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此外,心理健康教化、法制教化和禁毒教化工作普遍加强。 记者:目前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您能详细谈谈吗? 答:中小学德育工作在适应社会发展、应对困难的社会环境和挑战方面还存在差距,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德育的期望还存在距离。主要表现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没有得到遏制;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意识还没有普遍树立;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工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记者:2004年初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
5、议,会后德育工作有什么新的动向? 答:这次会议后,教化部部署了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化为重点、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后将主要落实3项详细工作,一是颁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化实施纲要、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诚信教化的通知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重点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化、诚信教化和新守则、规范的实行工作;三是将德育工作作为今年督导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对各地的督促检查工作。特殊须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看法发表后,教化部正在部署各项贯彻事宜。 记者: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中,新一轮基础教化
6、课程改革是个重头戏和核心环节。课程改革被显明地提到了促进素养教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请您谈谈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状况。 答:1999年,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对21世纪教化振兴行动安排中提出了“实施跨世纪素养教化工程”、“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试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化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国家财政为此实际投入6000万元。 2001年,在国务院的干脆指导和前期探讨工作的基础上,教化部相继颁布了以下一系列有关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基本形成了新一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政策框架。到2003年9月,试验规模已扩大到1642个县(区、市)(新增试验区1072个),全国有350
7、0多万中小学生运用了新课程。 从两年多来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的初步收获看,试验区中小学主动参加课程改革,其预期效果逐步呈现,并正在发生着深刻、喜人的改变。如: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培育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课堂呈现出勃勃朝气;有利于老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蔚成风气。广阔试验区正在主动探究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并作为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各地教化部门课程改革的组织实力和课程建设实力显著提高。 根据基础教化课程改革试验推广的工作部署,2003年秋季,在两年多试验的基础上,组织修订义务教化阶段课程设置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有关文件;2004年秋季,仔细总结国家和省两级基
8、础教化课程改革试验区的阅历,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广泛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正式颁布义务教化阶段课程设置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义务教化阶段新课程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记者:“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涉及了基础教化方方面面的问题,请就其他重点问题做些介绍。 答:新世纪素养教化工程还提到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养和艺术素养问题,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素养教化在实施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新的振兴安排对这些工作做了说明和部署。行动安排关于素养教化工程的内容比较翔实,同志们可结合实际仔细学习领悟。(本报记者苏婷) 在新课改中全面实施素养教化 作为全
9、面实施素养教化的核心环节,基础教化新课程改革全新登场,正在各地有序铺开。课程改革为基础教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在改革过程中,有探究,也遇到了问题;有欣喜,也有困惑。 加强老师培训,努力创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师资队伍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为保证老师顺当进入新课程,全国有1.6万余人参与了教化部组织的国家级培训,有200多万人参与了地方各级教化行政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还为372个“国贫县”组织了有数十万老师参与的新课程培训。基本实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化和发展,一次性的岗前培训已远远不能满意老师学习的须要。帮助老师刚好解决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力: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福建为什么是素质教育 接力: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福建 为什么 素质教育 接力 新世纪 工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