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串串:古代文化常识串一串常忆常新.docx
《知识串串:古代文化常识串一串常忆常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串串:古代文化常识串一串常忆常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串串:古代文化常识串一串,常忆常新新 学问串串:古代文化常识串一串,常忆常新 一、人名称谓 布 高考考点分布 名 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称唤。字 男子 0 20 岁(成人 )实行加冠礼时 取字 , 女子 5 15 岁 许嫁举 行笄(j j )礼 时取字,以示敬重或供挚友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敬重。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系 名与字的联系 。名与字词义相近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敞平坦的意思。名与字意思相反曾点,字皙白 。点指小黑点,皙指肤色雪白 号 又称
2、别字,号又叫别名、表号。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字以上的。(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自称 以显示某种志趣感 或抒发某种情感 称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注: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分:名、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直称姓名 (1) 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2) 用于 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 称所 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名、字、号常见考点清单:1.何时、何地、何人取 诞生取名由父亲,成年命字与之同 号多由己心情定,称名表谦字号尊 2. 名、字之间有(正/ / 反的)联系 3
3、. 重要人物(名、字、号)要记清 称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依据他们的生平行为赐予一种称号以褒。善贬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常见考点清单:1.谥号意含褒和贬 2.朝廷不给平民赐 3. 帝王谥号辩圣愚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表扬性 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惠、昭、宣、元,成、穆 平、明、桓、献、康、穆 批判性炀 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 表怜悯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m m n n)称庙号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
4、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称年号 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号 尊号、徽号 尊为尊称,徽为美妙。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 7 27 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皇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事实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庙号、年号、尊号、徽号常见考点清单:1. 庙号典型用祖宗,唐宋死后才能称2. 年号始于汉武帝,明清多用年号称
5、3. 年号也是纪年法,协作干支要记清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称籍贯】 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上联合肥指李鸿章( ( 安徽合肥人) ) ,下联常熟即指诞生江苏常熟的翁同龢(h h。é)。称郡望 韩昌黎 (韩愈本是河河阳人,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苏赵郡 (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因苏氏是赵郡的望族,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称官名】称爵名寇准→爵号:莱国公→寇莱公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兼称 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
6、人兼称籍贯、姓名及; 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特别称谓在姓氏后加上行第( ( 或再加上名号、官爵) ) 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 白二十二 舍人 职业+ + 人名 庖丁解牛中 庖丁 , 庖是厨师 ,丁是名。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 师旷 , 师为乐师 。优,亦称优伶、伶人, 古代称以乐舞戏曲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柳敬亭传中 优孟。,是名叫孟的艺人。师庖优字要记牢,遇题能够迁移好。1. 帝王称谓是重点, 朕字需记秦始皇。2 2 、谦敬、得体比照记, 妾是女子称自己。姓+ + 之+ + 人名 烛之武 封地+ + 人名商鞅 姓卫,商为其封地 谦称 (1 1 )
7、表谦逊看法,用于自称。愚、鄙、敝、卑、窃、臣、妾(女子自称)、仆。(2 2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孤( ( 小国之君) ) ;寡( ( 少德之人) ) ;不谷( ( 不善) ) 敬称 称君王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称庙号,称 已死的皇帝。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特别称法常见考点清单:1. 从是叔伯堂关系。2. 先字活人要远离。3. 百姓黎、黔、氓、布衣。4. 孺人原是大夫妻。称师长 夫子。哂之。称挚友、尊长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贱称 竖子 不足与谋!特定称法加从表示 叔伯 关系。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加太表示 长一辈母 太公太母 加先表示 已经逝世的尊长。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指已故的母亲
8、。百姓称谓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生民、庶民、苍生、氓等 等 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对妇人。的尊称。年龄称谓常见考点清单:1.总角不分男和女。2. 弱冠与冠是同义。3. 古文没有十八岁。4. 豆蔻女子十三四。5. 黄发人老垂髫小。6. 悬车七十退休了。7. 拄杖八十去上朝。8. 年龄依次要记好。9. 女子三十徐娘老。年龄称谓 时 汤饼诞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襁褓 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童 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齿龀/ /)龆龀童年的代称。(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总角/ / 垂髫童 指幼年儿童 金钗之年女子 2 12 岁 豆蔻年华岁
9、女子十三四岁 舞勺男子 3 13 岁5 15 岁左右笄(j j )年女子 5 15 岁 岁 束发/ / 成童男子 5 15 岁 舞象男子 5 15 岁0 20 岁 岁 碧玉年华女子 6 16 岁 加冠/ / 弱冠指男子 0 20 岁 岁 桃李年华女子 0 20 岁 花信年华女子 4 24 岁 岁 而立 之年,指 0 30 岁 不惑之年 ,指 0 40 岁 岁知( ( 天) ) 命/ / 半百/ / 知非之年,指 0 50 岁艾,指 0 50 岁 岁 花甲/ / 耳顺/ / 耆指 0 60 岁古稀/ / 悬车/ / 杖围指 0 70 岁 岁 杖朝之年指 0 80 岁耆耋 ,指八九十岁期颐指 指
10、0 100 岁 岁二、古代官职 三省六部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六部制从隋唐起先实行,始终持续到 清末。中书省 决策 长官 ↓宰相 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 门下省 审议 侍中→门下侍郎→给事中 尚书省执行 尚书令→ 左、右仆射吏部 官吏( ( 文官) ) 的任免与考核等 长官:尚书 →( (副) ) 侍郎→ 郎中 员外郎 主事 户部 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礼部 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 管军事(武将)等 刑部 管司法刑狱 工部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三省六部常见考点清单:1. 隋唐→清
11、末2. 三省职能:中书决策,门下审,尚书六部管执行 3. 六部长官要记清:尚书、侍郎与郎中 4. 六部主事要分明:文官吏部,武将兵;科举礼部,屯田工。户部户口财税征;刑部司法定狱讼。授予官职 1 1 、征辟 :征 ,由 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 ,由 中心官署 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2 2 、荐、举 :由 地方官向中心。举荐品德端正的人,任以官职。3 3 、授予官职:拜、选(举荐或科举选拔)、除、授、赏(皇帝赐给官职或爵位)、封、起、察(考察后予举荐,选举)、仕、。仕宦、仕进(进身为官)。罢免官职 罢 免去,解除官职。绌、黜。废掉官职。免 罢免。夺 削除。提升官职 升 升官
12、。擢。在原官上提拔。拔。提升原来没有官职的人。迁 一般指提升。陟 进用。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拜。按肯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降低官职 谪 因罪被降职或流放。贬降职。降职并。外放。放 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窜。放逐,贬官。左迁 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左除/ / 左降/ / 左转 降职 出宰官 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调动官职 迁 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徙 、 改 、 调 、 转。 出 京官外调。补。补充空缺官职。兼代官职 兼 兼任。领 ,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判。高位兼低职。假 临时的 ,代理的。行、署、权
13、、摄、守 代理官职。辞官 告老 , 官员年老。解官, 辞去官职 。请老。古代官吏恳求退养息老。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恳求退职为乞身。移疾 上书称病,为居官者恳求退职的委婉语。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乞骸骨。古代官吏恳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家乡。其他官职 爵旧说周代有 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三公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秦朝设置,秦朝以后多为。虚职。据说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 。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 太师
14、、太傅、太保。为三公。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 。明清两代于斗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 战后即废除。军机大臣军机处是 清代 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分设 满、汉员 ,一般由亲王,满汉高校士、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官员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 枢臣。御史本为史官 。秦 以后置 御史大夫 ,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 弹劾、纠察 官员。过失诸事。太尉 元代以前 的官职名称。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都尉 职位 次于将军的武官。节度使 唐代 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
15、设在边疆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 局面,因此世称 藩镇。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 东汉以后 成为 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都督 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巡抚 明初 指 京官 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三、教化与科举 古代选官制度 察举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
16、时考察、选取人才,举荐给上级或中心,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 科目 有 孝廉、贤良文学、茂才 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孝廉是 孝顺父母、办事廉正 的意思)征辟汉代。征,是 皇帝征聘 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 中心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举荐。科举制 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纳 分科取士 的方法,所以叫科举。从 隋代 至 明清 ,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 ( 即童生试) ) →乡试→会试→殿试 考试内容:儒家经义 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
17、格式为八股文, 说明必需以 朱熹 四书集注为准。( 由宋起先 )院试 ( ( 童生试) ) 明代由 提学官 主持、清代由 各省学政 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 县试→府试→院试 院试合格后取得 生员( ( 秀才) ) 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第一名称 案首名称 时间 别称 地点 主考官 发榜 考中者 第一名 乡试 子卯午酉年八月 秋闱 秋试 京城和各省 贡院(省城)皇帝 委派 桂榜 鹿鸣宴 举人 ( (孝廉) ) 解元 会试 乡试 次年春季 礼闱 春闱 京
18、城贡院(礼部)礼部主持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考 杏榜 贡士 会元 殿试 会试同年 春季御试 廷试 廷对 皇宫 (宫殿)皇帝亲自策问/ / 委派大臣主管 金榜 一甲 三名 状元( ( 鼎元) ) 榜眼 探花 进士及第 二甲 若干名 进士出身 三甲 若同进士出身干名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学校 校 夏代 实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 周代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化事业。序 殷商时代 国学 先秦 国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 太学 内容都是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
19、 ) 为主, 小学尤以 书、数 为主。小学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 齐国的高等学府 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当时的 儒、法、墨、道、阴阳 等各学派都汇合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 孟子( 鲁)和 荀子 (赵)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的重要园地。 太学 魏晋明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 汉魏 设太学 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改变,但都是教授王公从隋起先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化行政机构的职能 西晋 改称国子学 国子 隋 又称监 明清 国子监 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又叫贡生 书院
20、唐宋明清 一种独立的教化机构 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探讨学问的场所 宋代 四大书院 河南商丘 应天府书院 江西庐山 湖南善化 湖南衡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院 石鼓书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育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太学一词西周时已经有了,汉武帝时,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学官 主管 学务的 官员 祭酒 (高校校长) 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化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 唐代的韩愈曾任国子监祭酒 司业 (副校长) 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 帮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官学 教博士 秦汉时 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
21、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师 教授 原指传授学问、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详细事务。助教 又称国子助教 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 帮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 学政 提督学政的简称 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当。监生 国子监 学生 或由学政考取 或地方保送 或皇帝特许 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用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廪生 廪膳生员 每月由官方供应廪膳,用以补助生活 增生 增广生员 廪生数额新增加者 附生 附学生员 于额外增取廪生,附于诸生最终 例
22、生 或称饷生 清康熙时,因筹饷而特许由捐纳取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不久停止) 留意:宋代升孟子为经,并取礼记中的高校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为四书。南宋朱熹对四书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明清提倡理学,遂定朱注四书为必读书。科举八股文限制在四书词句中出题。故四书并非一起先就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而是在宋元以后才成为必读书。四、宗法、礼俗、节日 宗法 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殊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敬重。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殊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串串 古代 文化 常识 一串 常忆常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