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总第3课时)倍数和因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docx
《第3课时(总第3课时)倍数和因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时(总第3课时)倍数和因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时(总第3课时)倍数和因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一、教材分析【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p8586页“练习与实践” 1014题.【知识要点】1 .倍数和因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 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小数、百分数的互化;2 .探索数的排列规律,体会小数和分数的稠密性,体会有限与无 限的辨证统一;.估计数的大小;3 .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回忆和整理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进一步明确奇 数和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的联系
2、与区别,加深对整数 及其性质的理解。2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小数、百分数 的互化的认识。3 .培养学生探索数的排列规律的能力,体会小数和分数的稠密性、 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4 .使学生在估计和验证的过程中锻炼估计数的大小的能力,进一 步开展数感。5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以及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 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方法价值。A、a是b的倍数B、b和c都是a的倍数C、a和b都是c的因.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A、300X89B. 3004-109C. 3004-893 .某种商品降价10%后,售价是90元,这种商品原来的售价是 ()元。A、 10B、 100
3、C. 80四、走进生活.1 .用给出的数填空,使下面这段话清楚地表达一件合理、完整的 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12.5100640860张老师带()元去买()本书,每本书的定价为()元,实际按 。折的折扣买了这些书,花了 ()元,找回()元。2 .星星矿泉水标注的容量是550ml,在抽检中测得实际容量超出 了 2ml,记作+2ml,那么-2ml表示什么?矿泉水作了以下标牌“550ml (土 5ml)”,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3 .数字游戏:(1)用0、1、2、3四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2)在0、1、2、3和它们组成的两位数中:;素数和合数各有哪些?奇数和偶数呢?
4、61570;哪些数有公因数2?哪些数有公因数5?哪些数有公因 数3?;2、3、5的公倍数有哪些?(编写单位:张桥镇中心小学责任编辑:朱正祥参加编写人员:朱正祥张磊黄春荣常泽群)【新旧教材差异】1 .旧教材“数的整除”知识以一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在第10册教 科书里,而新教材分别编排在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和五年级(下 册)第3单元,课题改为“倍数和因数”、“公倍数和公因数”。2 .旧教材中“整除”、“互质数”的概念新教材已删除。“约数”、 “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等概念换说成新教材中的“因数”、”公因 数”、“最大公因数二“质数”在新教材中侧重说成“素数”。最简分 数的意义那么变成
5、“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3 .旧教材中“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变 成新教材中“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难度 也比旧教材降低了很多,即只要求学生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 倍数和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只在“你知道吗”中作一介绍,但一般不要 求学生掌握这些方法,更不能作为考试要求。4 .扇形统计图在较早的版本中就有这一教学内容,后来删除了, 新教材又增设了这一内容,不过要求降低了许多,只要求对扇形统计 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 会扇形统计图
6、描述数据的特点,不要求学生制作扇形统计图。二、教学建议1 .本节课侧重练习数的性质、规律、大小估计,以及有关倍数和 因数的知识。复习倍数和因数时,注意结合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适 当整理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并注意适当比拟倍数与因数、奇数与 偶数、素数与合数的含义,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 .复习第11题时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指名学生说说填空时的思 考过程,进一步明确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并适当总结分数、小数和 百分数互化的方法。3 .第12题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填空和思考,认识到:第(1)题中 的小数,后面的总比前面的大,而且越来越接1;第(2)题中的
7、分 数,后面的总比前面的小,而且越来越接近0。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数 的排列规律的能力,体会小数和分数的稠密性,体会有限与无限的辩 证统一。4 .复习第13题时,学生估计是有一定的难度,也比拟容易产生 分歧。教学时不必急于提示答案,可以让学生先把自己的估计结果在 图中标出来,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5 .复习第14题时,先让学生说说小华家的几项支出中最多的是 什么?排在第二位的是哪项支出?如果用分数表示,该项支出占总支 出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在图中标一标。三、知识链接.倍数和因数(教科书四下p7081)1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科书五下p2230).分数的基本性质(教科书五下p60)2 .百分数的意义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课时总第3课时倍数和因数、奇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 课时 倍数 因数 奇数 偶数 素数 合数 公因数 公倍数 教案 优质 公开 获奖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240364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