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中的琵琶意象 .doc
《《琵琶行》中的琵琶意象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中的琵琶意象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中的琵琶意象 ?琵琶行?中的琵琶意象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唐代诗人白 居易的诗歌可谓是难得的珍品之一,其中?琵琶行?尤为历代后人所传诵。在这首诗中,作者用饱含真情的笔触,描写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并结合自己仕宦失意,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除了情感描写之外,作者还运用优美的语言,结合语言与音乐的特点,借助琵琶这种乐器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无法用单纯的语言来描述的美感。 关键字:?琵琶行? 白居易 意象 音乐性描写 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可谓是众多珍品之一,而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两句诗不但说明这两篇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且脍炙人口,更说明了白居
2、易在叙事诗上的地位与成就。其中?琵琶行?尤为后人所传诵。这篇抒情兼叙事的优秀诗篇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广为流传,是因为作者用饱含同情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善于弹奏琵琶的不幸歌女的形象,不仅写了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深沉丰富的内心活动,而且很巧妙地把歌女的不幸与自己在宦途失意很自然地联系起来,因而显得真挚动人,意境深远。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在元和十年以前白居易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
3、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 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那么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权贵,因此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 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专门安置犯罪官员,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消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表达琵琶女的高超技巧和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诗人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
4、,结合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二、士与妓的结合 为什么白居易要将琵琶女和自己的身世联系在一起呢?这不得不说说士子与歌妓舞女的渊源。 在古代中国,妓女继承着音乐的传统,比之家庭妇女妓女反而能受到更高的艺术教育。她们较能独立生活,更较为熟习于男子社会。其实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她们可算是唯一的自由女性。她们能操纵高级官吏,亦能掌握某种程度的政治实权,妓家的繁荣,与社会经济相始终,妓家形象作为社会经济产物,在农业社会几千年的文化中变化不
5、大,但最终由于和文士的结合而提升至一种高雅的境界,成为诗曲文艺音乐的传播者,表现为风雅的、性灵的、音乐的、诗酒的社会形象,在艺术的传承中与社会经济相始终。上流社会的妇女为礼教所束缚不出闺门,妓女们那么酬酢适应于贵族和知识分子之间,上至宰相节度使,下至小吏逸少、诗文缙绅。开科取士使得素门寒士可以攀附北里妓家,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希望借名妓的引汲提携以晋见高门巨族的权要。妓与士唇齿相依、互为消长。唐代诗人的名句如无妓家为之歌唱那么名不彰显,妓女的侑酒歌唱使诗人的价值得以实现,士人揄扬歌妓 ,歌女依附名士。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
6、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因此 白居易才可以借琵琶女之口来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三、琵琶行中的音乐性描写 ?琵琶行?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且富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造成一种凄寒清冷的气氛。 在中国的音乐里,琵琶是最宜于抒发幽怨情感的乐器。?琵琶行?中的歌女在琵琶弦上所抒发的忧郁凄苦的心情,引起了远谪异乡,忧愤深广的白居易的无限感慨,于是把听到的音乐用美妙的诗的语言写下,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音乐的描写之所以成为?琵琶行?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
7、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善于从各个不同角度,把歌女的动作,音调的变化,演奏的场景,当时的环境,人物的感情恰当地糅合在一起加以细致的描写,写 出了琵琶音乐的复杂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其一,作者运用了许多新鲜的比喻,使语言具有听感,令人读后如闻其声。如以骤然而至的急雨比喻大弦的声势,乐器的繁密;以款款而谈的私语比喻小弦声韵的幽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两句话形象地表现了琵琶多变的音响。以珠落玉盘比喻清脆圆滑,两弦齐奏的和谐,好似听到了琵琶抑扬顿挫,清脆动听的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句诗用珠玉相碰击的声音,来模拟交错拨动粗弦、细弦这种弹奏乐器的声音效果,非常恰切。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声音的婉转,这
8、里大珠小珠落玉盘亦给人以圆滑之感。 其二,作者善于运用语言的声音,直接模拟音乐。如茫茫声声续续嘈嘈切切等重字。嘈嘈切切大珠小珠无声有声等叠词,间关幽咽等双声词, 明快而富有音乐美感的语言的运用,都加强了悦耳的听觉或韵律的节奏,表现了诗歌的音乐美,使这首诗的声调、音韵、节奏、旋律组合得异常完美,到达了非常和谐的境地。 其三,这首诗在精彩动人的音乐描写中不但写了有声,而且写了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就在这万籁俱静的时候,琵琶女的隐恨幽愁却在潜滋暗长,无声的间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甚至比有声的演奏还要丰富、动人。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演奏过程中,诗人迷于乐曲忘记观察环境。
9、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这时他举首四望,只见周围聚集着层层大船小舫,人们仍然沉浸在乐曲之中,毫无声响,月白江清,更给这绝妙的音乐增添了无穷的诗意。这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音乐休止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这种虚中见实的表现方法,具有中国古代艺术的传统特色。 四、白居易对于歌唱也有着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如他在?问杨琼?中曾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向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此即主张凡演唱者,不仅要具有悦耳的美感音质,更重要的是要在声中寄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方可完美,反对为歌唱而歌唱的无病呻吟。此说对后世的唱
10、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琵琶行?中琵琶女正是通过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平生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冲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琵琶行?就是凭着对音乐淋漓尽致的描写,感情浓郁,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明畅,形象生动传神,因而感人至深,成为千古绝唱。 五、?琵琶行?的艺术性之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合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表达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表达身
11、世后,琵琶女那么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那么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 其二,诗中写景物、写音乐,手法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气氛里。 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同情人民疾 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优美的音乐语言塑造了一个动人的风尘女子琵琶女形象。三十年后唐宣
12、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平安隐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高校周边 平安隐患 创新 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开展又产生影响。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行 琵琶行中的琵琶意象 中的 琵琶 意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