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5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机械振动第5节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知识点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1、实验原理【重点1】单摆在偏角很小(不大于5)时的摆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由此可得,揭此,只要测出摆长和周期T,即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实验器材铁架台及铁夹、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约1m长的细线、停表、刻度尺、游标卡尺。3、实验步骤(1)让线的一端穿过小球上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做成单摆;(2)把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让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标记;(3)用米尺量出悬线长(精确到mm),用米尺和三角板(或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精
2、确到mm),然后计算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即为摆长;(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5),然后放开小球让它摆动,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单摆的振动周期;(5)改变摆长,重做几次;(6)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出每次实验的重力加速度;求出几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即是本地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7)将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数值加以比较,如有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4、注意事项(1)实验所用的单摆应符合理论要求,即线要细且弹性要小,摆球用密度和质量较大的小球,并且要在偏角不超过5的情况下进行实验;(2)
3、要使单摆在竖直的平面内振动,不能使其形成圆锥摆,方法是将摆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释放;(3)测量摆长时,要测出悬线长和小球直径;(4)测单摆周期时,应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且采用倒数到0开始计时的方法,4、3、2、1、0、1、2、3、在数“0”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计数;(5)要注意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5、误差分析(1)本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是单摆还是复摆,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以及测量哪段长度作为摆长等。只要注意了上面这些问题,就可以使系统误差减小到远远小于偶然误差可忽略不计的程度。(2)本实验的
4、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即单摆周期)的测量上。因此,要注意测准时间(周期)。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并采用倒数计时计数的方法,不能多记或漏记振动次数。为了减小偶然误差,应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3)本实验中进行长度(悬线长、摆球的直径)的测量时,读数读到毫米位即可(即使使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也只需读到毫米位)。时间的测量中,秒表读数的有效数字的末位在“秒”的十分位即可。例题: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 )(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a.长度接近1m的细绳b.长度
5、为30cm左右的细绳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d.直径为1.8cm的铁球e.最小刻度为1cm的米尺f.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2)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 s。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周期二次方-摆长)图像,并根据图像拟合得到方程。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
6、加速度g= m/s2。(取=9.8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能力拓展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的数据处理1、计算法平均值法为了减小误差,改变摆长,重复几次实验,计算出每次实验的重力加速度值,最后求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其中n表示测量的次数。2、图像法【重点2】(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得,通过改变摆长重复几次实验,分别记录和计算出和分别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出函数的图像,它应该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这条线的斜率,则,根据这条直线求出斜率k,则,则,如图甲所示。(2)根据可得,分别以和为纵坐标和横坐标,作出函数的图像,它应该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根据这条倾斜的直线可以求出斜率,进而可求出重力加速度。根据直
7、线求出斜率,则同样可得,如图乙所示。例题: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得到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和运动周期T,作出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1)造成图象不过坐标点的原因可能是 。(2)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9.87)(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D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易错防范:(1)甲、乙两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甲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物理精品专题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解题指导 高中物理精品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240452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