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口语习作园地八.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口语习作园地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口语习作园地八.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21杨氏之子语文要素阅读: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2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人文主题感受杨氏之子机敏善对的聪明形象。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幽默的故事内容。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 .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2 .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3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1
2、.出示罗斯福的故事。故事:罗斯福在中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 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 友:“你能保密吗? ”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2 .学生默读故事。教师提问:大家看懂了吗?罗斯福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1)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让学生边读边伸出大拇指演示。师生共同归纳: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寥寥几语便使大拇指的 姿态跃然纸上。追问:你脑海中浮现出的大拇指的形象是怎样的?预设:憨态可掬、老实敦厚小结: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
3、的人物。通篇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幽默的语言风格。(2)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 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 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揪电铃。引导学生关注字词。提问:“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这些词 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学生通过实际做动作体会。预设:这三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用的力气大,突出说明大拇指肯吃苦。引导学生关注标点。提问:作者在这段话中举了几个事例?你是怎么看出 来的?预设:作者连用五个分号,举了六个例子,写出了大拇指的任劳任怨、吃苦 耐劳。引
4、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特点:虽然大拇指形状不美,但做起事情来可是 尽心尽力。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续用了六个“叫他”写大拇指最肯吃苦。让学生朗读这段话,读出排比的节奏感和“死力抵住” “拼命按住”等词语 的力量感。(3)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 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设计意图:细读描写大拇指的段落,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了解大拇指的特点,感 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随后进行拓展,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可谓水到渠成。 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把大拇指不会讨巧写具体的?预设:作者通过“招呼人”和“给人搔痒”两件事把大拇指不
5、会讨巧写具体To追问:从这两件事又可以看出大拇指具有什么品质?预设:默默无闻、不 好大喜功。5 .联系生活,展开联想。(1)提问:大拇指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2)出示句式,引导学生交流。大拇指让我联想到了,因为 o预设: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矿工(3)小结:这些劳动者就像大拇指一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默默地为社会 贡献着。6 .引导学生体会写法。(1)让学生再读一读写大拇指最肯吃苦的局部,想一想:这局部在写法上有 什么特点?预设:先概括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几个例子说明。(2)教师小结写法:作者在描写大拇指姿态和作用的内容时,运用的是先概 括后举例的方法,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的。四、学习第3
6、自然段,了解食指特点设计意图:通过比拟,让学生了解课文2、3两个自然段在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和修辞 手法上的相同点,为第二课时拓展写五官做了写法上的渗透。1.学生默读第3 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2 .全班交流。预设:(1)这两个自然段都是从姿态、作用两方面具体展开的。(2)这两个自然段都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3)这两个自然段都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3 .布置学习任务:作者是怎么把食指写具体的呢?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呢? 先试着画出有关的句子,圈一圈关键词,再和同桌交流。4.组织全班围绕文中语句展开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预设:(1)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
7、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引导学生理解“窈窕”的意思。让学生查字典,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文 静而美好”;再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窈窕”是指如中 指、无名指和小指那般曲线优美、体态秀丽。学生齐读句子,感受食指的形态特征。(2)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 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 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 “机敏”,打 、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 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引导学生交流食指的特点。教师相机归纳。(板书:工作复杂机
8、敏)指导学生理解“秽物”的意思是肮脏的东西。提问:大拇指是吃苦耐劳的,那食指工作的“复杂”表现在哪儿?预设:食指不光出力,还敢于探险,不怕受伤、牺牲。指导朗读:“全靠”“都要” “最多”等要加重语气,略显夸张地表现出食 指的勤奋卖力。5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语言的幽默。6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联想。出示句式:食指让我联想到了 ,因为O预设:消防员、军人五、小组合作,归纳其他三指的姿态和作用1 .教师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第4、5自然段。(1)默读第4、5自然段,找出写其他三指姿态和作用的内容,在文中圈出来。(2)圈出作者的观点,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观点说清楚
9、的。2 .学生交流反应。3 .组织学生讨论,尝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其他三指的特点。预设:(1)中指:养尊处优、好大喜功、徒有其表(2)无名指、小指:能力薄弱、喜欢享乐六、归纳总结,布置作业1 .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大拇指和食指的姿态和作用,体会到了作者幽默 幽默的语言。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来继续学习。2 .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词语。(2)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课时目标1 .能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并能摘抄表现出幽默的语句。2 .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 理。3 .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教学过程一、交流
10、讨论,体会幽默的语言1 .小组讨论,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教师巡视指导。2 .全班交流。预设1: “曲线优美”一般是形容女子体态的,作者却用它来描写中指的样 子,而且还说中指“养尊处优”,特别形象、生动。预设2:把中指和食指、无名指之间的关系比喻成关公和关平、周仓,把手 指比作人的写法很新颖,又很贴切。预设3:写食指工作复杂时,作者用了 “全靠”“都要” “最多”等词语,语 气很强烈,有点夸张,但是读起来很有趣味。点拨:作者的语言很幽默,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描述得是否合情合理而 又新颖有趣?3 .小结:丰子恺先生不仅是文学家,也是画家,他从手指中敏锐地捕捉到 了我们没有发现的地方,他
11、幽默的语言不仅引人发笑还引人深思。二、读第6自然段,把握文章主旨1 .学生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说“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 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你觉得作者到底对五指有没有爱憎 呢?2 .布置小组学习任务:默读第25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 的心情?和同学交流你的理由。3 .全班交流。预设:(1)对拇指:“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从“最”字能体会到作者很赞赏拇指 的吃苦耐劳。从一连串的举例中能看出作者觉得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拇指,拇指出 力最多。从“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 一句,能体会到作者似乎是在为拇指打抱不 平。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排比句的节
12、奏感,试着读出赞美的语气。(2)对食指:通过“全靠他” “都要他” “最多” “必须”这些词,我感到作者 觉得食指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能耐特别大。点拨: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写食指与拇指比照的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让学生体会到这样写更能突出食指的能力强。(3)对中指:从“名义上实际”和“好像其实他只在旁略为 扶衬而已”等句子中,能看出作者觉得中指有些名不副实。“养尊处优”一词含有一些贬义,从中能看出作者对中指不像对食指、大 拇指那么赞赏。(4)对无名指和小指:从“无过于” ”只是而已”“附庸”这些词中 体会到作者觉得无名指和小指能力非常薄弱,但同时也肯定了他们在丝竹管弦等 事情上的重要性。
13、4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真的只喜欢大拇指、食指,不喜欢另外三根手指 吗?如果不喜欢,为什么还要用这么新颖、活泼、有趣的语言来描述他们呢?进 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正话反说”的调侃语气,所以作者说“手上的五指,我只 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5 .追问:作者为什么说他对五指没有爱憎?引导学生结合第6自然段的内 容说说自己的理解。预设:因为如果五指团结一致,就可以弥补缺乏,发扬所长,就根根有力量, 根根都是缺一不可的,那么就自然没有强弱、美丑之分了。6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和大拇指、食指相似的人? 全班交流。7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者写五指要成为一个拳
14、头、根根都有用,实际 上是想表达什么?预设:实际上是要表达如果生活中各有所长的人能团结起来,就会人人都有 用,在团结中获得更大的力量。8 .让学生用一个成语、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预设: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设计意图:从确定小练笔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中心,进而迁移课文的表达方法,并 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仿写活动中逐步习得方法,真正提高写作能力。三、 拓展延伸,迁移运用1 .过渡: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作者却用幽默、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 赋予了他们各自鲜明的特点,把他们写得灵动鲜活,富有趣味。除了手指,其实 我们身上还有很多器官也很有意思,比方“五
15、官”。我们也可以模仿课文的写法, 写写它们的样子和特征。2 .写前指导,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五官是指哪些器官?(2)这五个器官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如果把某个器官当作人来写,你想写它的什么特点?是想称赞它,还是嘲讽它?引导学生确定练笔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意思。(4)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中心意思,想想有哪些例子可以列举。3 .让学生选择五官中的一个,写一段话。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写小练笔时要注意用词恰当、语句通顺。4 .学生完成小练笔后,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标准:(1)中心意思是否明确。(2)举例是否合理。(3)用词是否恰当,语句是否通顺。5 .小组交流
16、,同学间互相评价。6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 .课后修改小练笔。2 .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板书设计手指总述一一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分述大拇指:形状不美吃苦耐劳食指:直直落落不怕牺牲中指:相貌堂皇略为扶衬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 能力薄弱总结一一合为拳头力量大五根手指各千秋团结一心力量大教学反思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在理解大意的 同时也了解了本文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其次,在品读环节,通过细读品析, 着重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性和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旨在渗透写作方法。 最后,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写自己的某一器官,可模
17、仿本文的写 作方式。通过学习、交流,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因此我把重点放在表 达方法的体会上。引导学生通过比拟,体会这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法。23*童年的发现语文要素1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 等问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2 .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局部,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人文主题体会儿童求知假设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局部,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要求1 .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2 .结合课后习题,默读课文。教学过程
18、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 .导入:说说在你的童年时光中曾有过一些什么“发现”。板书:童年的发现。2 .出示作者名字:费奥多罗夫。3 .全班齐读课题。二、借助学习提示,自主阅读课文设计意图: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给学生充分静心读文的机会,借助学习提示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1.出示学习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握大意。(1)提问:“童年的发现”是什么?(2)追问:对于“我”的这个“发现”,你有什么看法?2.学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我”对自己的“发现”,自我感觉 怎么样?三、指导生字1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 .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易错字。(1) “嘿”是语气词,
19、要结合语境读出它的语气。(2) “祸患”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如“祸害”“患难”。(3) “窘”是后鼻音,读的时候需要注意。3.教师点拨重点词语的意思。四、解密“发现”的过程,交流有趣的局部1 .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我”是怎样获得“童年的发现”的,和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1)提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2)让学生试着用概括的话说一说“发现”的过程。提示:如果学生概括有困难,或者说得不够简洁,教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学 生模仿。如果学生概括有遗漏,教师要提示学生再读一读课文。2 .全班交流“发现”的过程,师生共同提炼关键词语。(相机板书:梦中飞行一求教老师一大胆想象一得出结论)3
20、.追问:得出结论之后,“我”是怎样想的?因为这个“发现”,“我”遭遇 了什么?4 .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中有趣的局部。(1)学生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教师提示学生读出“我”自豪又有点儿打 趣的语气,体会课文的幽默。(2)学生默读课文,在自己觉得有趣的局部旁作批注。(3)小组交流,结合批注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觉得这局部有趣。教 师巡视指导。5 .全班交流体会,教师相机点拨。预设:(1)关于梦中飞行的描述特别生动、具体,好像真的飞起来了一样,很有意思。(2) “我”被老师轰出教室的时候,心理活动特别丰富,一会儿想到同学要 是知道了自己的“发现”一定会哄堂大笑,一会儿想到自我抚慰的理由,充分体
21、 现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追问:“还不笑塌房顶”表达了 “我”怎样的心理?进一步追问:“我”是怎样自我抚慰的? “我明白了一一世界上的重大发现, 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点拨:在科学事业开展过程中,因有重大发现而被驱逐、迫害的科学家为数 不少。“我”把自己和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放在一起说,是一种夸张、自嘲的表达, 这也是幽默幽默的一种表达。6 .让学生比赛朗读课文中自己觉得有趣的局部,看谁更能读出“我”的语 气与心情。7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在你的童年时光里,有没有过什么“发现”?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L总结:“童年的发现”,让我们了解了 “我”童年时的一件趣事
22、。通过交 流,我们发现,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课文都显示出一份童真、童趣。8 .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概述发现一一胚胎发育规律发现过程梦中飞行,产生疑惑询问老师,加重好奇观察思考,得出猜测证实猜测一一发笑受罚求知假设渴大胆探究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充满童趣,贴近学牛的生活。课题中的“发现” 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我 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本课的学习任 务。在教学中,我为了突出重点,从“发现”入手,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把握“发 现”是什么,进而围绕“发现”精读课文。在设计环节时,总体思路为“总一分 划告诉朋友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9 .过渡:对,罗斯福
23、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从正面拒绝,而是采用了 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表达了罗斯福语言的艺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 “语言的艺术”。像这样表达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刚才大家 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齐读课题一一杨氏 之子。10 引入课题,解题。提示:“杨氏”是指姓杨的人家,“之”是“的”的意思。“杨氏之子”就是 杨家的儿子。11 简介世说新语。杨氏之子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世说新语全书共分36 篇,主要记录了汉末魏晋期间那些名人的言行轶事。里面的故事很多,篇幅短小, 读来生动有趣。(板书:世说新语)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1 .让学生借助注释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八 单元 教案 教学 设计 口语 习作 园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