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完整版L欲描述20个血清滴度资料的集中趋势,最好采用()。A.均数B.众数C.中位数D.几何均数与中位数E.几何均数【答案】:E【解析】:几何均数适用于原始资料呈偏态分布,但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 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如血清抗体滴度等。2.在队列研究中,控制信息偏倚的主要手段是()oA.在研究设计阶段利用限制和匹配的方法来控制B.提高调查诊断技术,精确测量,同等地对待每个研究对象0.1%A. 0.15%0.25%B. 40%60%【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 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20%。医院感染
2、漏报率=医院感染漏报 病例数/(已报病例数+漏报病例数)X 100%。代入数据得该医院2013 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30 + 20) X100% = 40%o(2)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oA. 0.1%0.15%B. 0.2%0.25%E.40%【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分子是观察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包括已经上报 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加上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分母为全年住院患者总 数。代入数据得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30 + 20) 20000 X100% = 0.25%o13.一个样本中包含的观察单位数是指()oA.样本含量B.样本例数C.样
3、本大小D.实测值的集合中元素的个数E.以上均是【答案】:E【解析】:样本是总体中随机抽取局部观察单位的观测值的集合。样本大小即样 本含量,又称样本例数、观察例数,是在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 前提下,确定的最少观察单位数。14.抽样调查必须遵循()oA.等距离抽样原那么B.随机化原那么C.随意的原那么D.样本量相等的原那么E.不确定样本量的原那么【答案】:B【解析】:为了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进行抽样调查时需要严格按照随机化 的原那么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15.二项分类资料的分析方法可选用()oA.二项分布检验B.t检验C. u检验D.配对t检验E.以上都可以【答案】:A【解析】:A项,对于二
4、项分布的资料,当样本量较小np5且n (1-p) 5时,可用正 态分布代替二项分布用z检验进行分析。BCD三项,t检验、u检验 和配对t检验适用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数据,不适合用于二项分布 资料的分析。16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A.统计描述和区间估计B.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C.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答案】:D【解析】: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两局部。统计描述是运用统计指 标如平均数、标准差、率等,以及统计图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 分布规律进行客观地说明和表达,不涉及样本推论总体;统计推断 那么是在一定的可信程度或概率保证下,根据样本信息去
5、推断总体特 征,它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局部,其中,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 和区间估计。17 .甲型肝炎高发区年龄分布特征为()oA.以儿童为主B.以青年为主C.以中年为主D.以老年为主E.以婴儿为主【答案】:A【解析】:人对甲型肝炎(HAV)普遍易感,在甲型肝炎低度流行区,发病年龄 后移,成人发病比例高;在甲型肝炎高度流行区,甲型肝炎的发病主 要集中于低年龄人群,年龄分布特征以儿童为主。人体只要感染了 HAV,至少在57年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已具有免疫力者再度 感染HAV可引起回忆应答,使免疫力维持时间更长,甚至终生。18.经皮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oA.化学物质分子量的大小B.化学物质的
6、脂/水分配系数C.皮肤血流和组织液流动的速度D.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E,以上均是【答案】:E【解析】:经皮途径影响化学毒物吸收的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的性质(如分子量、 脂/水分配系数)、血流量、间质液体的移动、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以 及真皮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19 .简略寿命表ex的计算公式为()。A. ex=Tx/ (nix)ex=Tx/lxB. ex = nlx/lxex=Tx/dxE.以上均不对【答案】:B【解析】:期望寿命ex是指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到X岁时: 尚能存活的平均年 数,表示为:ex=Tx/lx,其中,Tx代表生存总人年数,lx代表尚存人 数。20 .如果欲求某地正常成人血压的正常
7、值范围,那么资料应选取()。A.此地所有人的血压值B.没有患过任何病的人的血压值C.成人中没有任何高血压或低血压病史,且没有相应病症的人的血压 值D.全部年轻人的血压值E.全部老年人的血压值【答案】:C【解析】:BC两项,参考值范围中要求的“正常人”不是指完全健康的人,而 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ADE三 项,此题中研究对象为某地正常成人,既不是所有人,也不单指年轻 人和老年人。21 .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质的作用过程包括()。A.吸收和分布B.吸收和代谢C.代谢和排泄D.吸收和排泄E.吸收、分布和排泄【答案】:E【解析】: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质的作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
8、和排泄。吸收是 化学毒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分布是指 化学毒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细胞的过程;排 泄是指化学毒物经由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22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选定检验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B.对统计参数作出区间估计C.建立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D.直接算出P值E.作出推断性结论【答案】:B【解析】: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计算检验 统计量;确定P值,作出推断。这一过程中不涉及对统计参数作出 区间估计。23.评价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常用效果指数,其计算方法是()。A.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B.接种组发病率
9、/对照组发病率C.(对照组发病率一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D.(接种组发病率一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E.(对照组发病率一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答案】:A【解析】:疫苗保护率和效果指数是评价疫苗免疫预防效果常用的指标。其中效 果指数=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24.(共用题干)C.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D.严格按规定的标准选择对象E.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信息偏倚指在研究实施过程中,获取研究所需信息时产生的系统误 差。一般来自于研究对象、调查者、测量的仪器、设备、技术与方法 等,针对信息偏倚的来源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有效的控制信息偏倚。3.两组资料的秩和检验要求资料()
10、。A.为等级资料B.两个总体为正态分布C.两组样本例数要足够大D.两总体之差相等E.无要求【答案】:E12名男性乙肝患者,按照病情和年龄相近配成4组,甲组3人,乙 组3人,丙组3人,丁组3人,再将每一年龄组的3人随机分配到3 个治疗组,测得每名患者治疗后的GPT下降量。病情和年龄对治 疗效果产生影响,欲比拟三种药物降低乙肝患者血液中GPT量的效 果。最好的方法是()oA.多个样本率比拟的x 2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配伍组方差分析D.配对秩和检验.4*3歹厥表2检验【答案】:C【解析】:宜采用配伍组方差分析理由是:该考题的资料是计量资料;按照 病情与年龄这两个因素相近配成组,再将每组内的患者
11、随机分配到治 疗组。配伍组设计又称随机区组设计,通常是将受试对象按某属性(如 动物的窝别、性别、年龄等非实验因素)相同或相近者组成b个区组 (又称配伍组),再将区组中每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k个处理组中 去。假设a =0.05,那么界值为()ox 20.05, 4A. F0.05, 2, 9F0.025, 2, 5B. F0.05, 2, 6x 20.05, 6【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要求,v处理=k 1 = 3 1 = 2, v配伍=b 1=41 = 3, v 总变异=n 1 = 3X41 = 11,那么v误差=v总变异一v处理一v配伍=11-2 3 = 6。因此,假设a =0.05,那
12、么方差分析F的界值为F0.05, 2, 6o25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法进行抽样的方法称为()o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分层抽样E.机械抽样【答案】:C【解析】:C项,简单随机抽样是在总体中以完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局部观察单 位组成样本。常用的方法是先对总体中全部观察单位编号,然后用抽 签、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等方法从中抽取一局部观察单 位组成样本。ABDE四项,均不符合题中方法的表述。26 .临床试验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其目的是()。A.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实验组B.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对照组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相等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
13、组的作用E.去除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扰【答案】:D【解析】:随机分组可以将原本存在的混杂因素平均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从 而最大限度地防止了混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7 .关于毒性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毒性的大小和外源性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途径有关B.剂量是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关键C.毒物毒性的大小与半数致死剂量LD50值成反比D,是指外源性化学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E.以上均正确【答案】:E【解析】: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其大小与LD50值 成反比。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对机体造成一 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需要较大的剂量,才呈现毒效
14、应。化 学物引起毒效应的关键是机体的接触量,其次还与接触的途径和频率 有关。28.寿命表指标的准确性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各年龄组死亡率B.人口数和死亡数CA、B均对D.人口出生率E.人口再生育率【答案】:C【解析】:影响寿命表准确性的因素有年龄组人口数,年龄组死亡数,各年龄组 的死亡率,资料完整性和可靠性。29 .当样本例数相同时,计量资料的成组t检验与配对t检验相比,一 般情况下为()oA.成组t检验效率高一些B.配对t检验效率高一些C.二者效率相等D.大样本时二者效率一致E.与两组样本均数的大小有关【答案】:B【解析】:由于配对t检验在设计时按照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了配对,因而防止 了
15、此混杂因素的干扰。样本量相同的情况下,配对t检验效率更高。30 .有关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的描述,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二者都是单峰分布,以U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B.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者分布一致C.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答案】:D【解析】:A项,t分布是以0为中心的左右对称分布。BD两项,当样本含量无 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C项,t分布曲线下中间95%面 积对应的分位点与自由度有关;E项,t分布中心位置为0,无论总体 均数如何变化,t分布的中心位置均不变
16、。31.直条图可用于()。A.相互独立资料B.构成比资料C.连续性资料D.频数表资料E.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A项,直条图用相同宽度的直条长短表示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的数值 大小和它们之间的比照关系。适于分析、比拟独立的或离散型变量的 多个组或多个类别的统计指标。B项,构成比资料可用百分条图或圆 图。C项,连续型变量可用线图、直方图、箱式图等。D项,频数表 资料可用直方图或直条图。32 .散点呈直线趋势,当x增加y减小时,可初步判断两变量为()o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不相关D.还不能确定E.非线性关系【答案】:B【解析】:x增加y减小,可初步判断x与y的相关系数rVO, x与
17、y呈负相关。33 .以下关于生存概率和生存率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oA.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大B.二者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生存概率是生存率的累积D.生存率是生存概率的累积E.生存概率一定小于生存率【答案】:D34.变量变换的目的是()。A.使方差齐B.使资料正态化C.使曲线直线化D.使资料满足方差分析和t检验的需要E.使要比拟的资料有差异【答案】:D【解析】: 方差分析和t检验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个体间相互独立;各组均 服从正态分布;各组间总体方差相等。对于不满足条件的资料首先 需要进行变量变换,假设变量变换后仍不满足条件可采用非参数检验。 35.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期限,依不同受试物,可以是以
18、下时间,除了()。A. 36个月13个月B. 90 天20 天C. 30 天【答案】:D【解析】:一般认为在环境毒理学与食品毒理学中所要求的连续接触为36个 月,而在工业毒理学中认为13月即可。现有学者主张进行实验动 物90天喂饲试验为亚慢性毒性试验,即将受试物混合物饲料或饮水 中,动物自然摄取连续90天。相应地主张呼吸道接触可进行30天或【解析】:秩和检验属于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相比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不受资 料的分布类型的限制。非参数检验适用于分布类型未知、一端或两端 无界、出现少量异常值的小样本数据以及以等级做记录的资料分析, 定量资料假设不适合用参数检验,也可考虑用非参数检验。4.评价一
19、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A.医院感染发生率B.医院感染漏报率C.医院感染患病率D.医院感染续发率E.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答案】:B【解析】:医院漏报率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要求漏报率不应超过20%o90天试验,每天6小时,每周5天。经皮肤试验进行30天。36.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oA.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B.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平安系数C.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D.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的阈剂量E.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答案】:E【解析】: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外来化合物的毒性下限,即长期接触该化 合物可以引起机
20、体危害的阈剂量和无作用剂量。为进行该化合物的危 险性评价与制定人接触该化合物的平安限量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如 最高容许浓度和每日容许摄入量等。37.四格表资料Fisher精确概率计算法的条件是()。A.T5B.T1 或 n40C.TV1 且 nV40D. 1WTV5 且 n40E.TV5 或 n40【答案】:B【解析】:对于四格表,当n,40, T25时可以用原始公式进行计算;当有一个 格子理论频数1WTV5且n240时需要进行连续性校正;当有一个格 子的理论频数T1或者n40时需要用精确概率法。38.在两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中,事先估计并确定合适的样本含量的 一个重要作用是()oA.控制I型
21、错误概率的大小B.可以消除I型错误C.控制II型错误概率的大小D.可以消除I型错误E.可同时消除I型错误和II型错误【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I型错误是人为规定的一个标准,在I型错误不变的情况 下,通过获得足够数量的样本量可以提高检验效能(1-P)的大小, 即可控制II型错误概率的大小,但II型错误不可消除。39.回归分析是要求两个变量()。A.均符合正态分布B.有一个变量符合正态分布即可C.因变量必须符合正态分布D.自变量必须符合正态分布E.对两个变量无限制要求【答案】:C【解析】:回归分析中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任意给定X值,其对应的随机变量 Y均服从正态分布,Y为因变量。40.何种分
22、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A.对称分布B.左偏态分布C.右偏态分布D.对数正态分布E.任意分布【答案】:A【解析】:均数用于描述对称分布的集中位置,中位数是将一组观察值按从小到 大的顺序排列后位次居中的观察值,是第50百分位数。A项,对称 分布资料,集中位置在中间,左右两侧的频数基本对称,此时均数等 于中位数。B项,左偏态分布,图像呈现左侧拖尾的非对称分布,集 中位置偏向数值较大的一侧,均数大于中位数。C项,右偏态分布, 图像呈现右侧拖尾的非对称分布,集中位置偏向数值较小的一侧,均 数小于中位数。D项,对数正态分布属于右偏态分布。E项,对于任 意分布的数据,均数与中位数关系无法判断。41.
23、LD50的概念是()o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D.在一个实验组中使50只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E.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实验组剂量【答案】:C【解析】: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 是依据实验结果经统计学计算得到的数值,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 小。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强,反之LD50数 值越大,那么急性毒性越低。42.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o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现况调查D.动物实验E.实验性研究【答案】:E【解析】:实验性研究在研究中随机分组,平行比
24、拟,因此能够较好地控制研究 中的偏倚和混杂,且为前瞻性研究,研究中能随访从处理到效应的全 过程,论证强度高,故实验性研究是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43.以下关于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皮肤是较好的屏障,但不少外来化合物可经皮肤吸收引起毒效应B.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主要经表皮细胞,经皮肤附属器吸收的较少C.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可分为穿透阶段和吸收阶段D.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机理有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E. 一般来说,脂/水分配系数较高,分子量较小的外来化合物易通过 皮肤吸收【答案】:D【解析】:皮肤是将机体与环境有害因素分隔开来的主要屏障,但不少外来化合 物可经皮肤吸收引
25、起毒效应。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肤附属物(毛 囊、汗腺和皮脂腺)构成。由于皮肤附属物的总截面积不到皮肤总面 积的1%,故对化学毒物的经皮吸收影响不大。化学毒物经皮吸收的 过程可分为穿透阶段和吸收阶段。穿透阶段是指化学毒物通过被动扩 散透过表皮角质层的过程,一般认为,非极性物质透过角质层的能力 与脂溶性成正比,与分子量成反比;吸收阶段是指化学毒物通过表皮 深层(颗粒层、棘层和生发层)和真皮层并经静脉或毛细淋巴管进入 体循环的过程。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的主要机理是简单扩散。44.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 为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A.危险因素B
26、.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D.无关因素E.以上均不是【答案】:B【解析】:RR的95%的可信区间不包含1且小于1,说明该暴露因素为保护因素。45.有关脂/水分配系数以下哪条的表达不正确?()A.脂/水分配系数指化合物在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B.一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说明其易溶于脂C.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与其毒性密切相关D.脂/水分配系数低的化合物易通过生物膜E.脂/水分配系数与化合物的吸收、分布、转运、代谢及排泄有关【答案】:D【解析】:脂/水分配系数指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到达平衡时, 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一般情况下,化学毒物的脂/水分 配系数越大,脂溶性越高,经简单
27、扩散转运的速率也就越快,越易通 过生物膜。46.相对数应用中易犯的错误是()oA.将构成比当作率B.将率当作构成比C.将率当作相比照D.将构成比当作相比照E.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应用相对数时要注意不要混淆构成比和率。构成比反映某事物内部各 局部占全部的比重;率反映了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一般来说, 同一事物内部各局部的多个构成比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其他各局部 构成比也必然发生变化,而率不会。47 .病例对照研究在进行配比时,哪一项的统计效率最高?()1:1A. 1:21:3B. 1:4E. 1:5【答案】:D【解析】:在样本量有限的情况下1:R匹配,R越大效率越高,随着R值的增加
28、, 效率逐渐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而工作量却显著增大。因此, R值不宜超过4,否那么将得不偿失。48 .以下指标属于相对数的是()。A.均数B.比数C.构成比D.发病数E.测量值【答案】:C【解析】:5.关于毒性上限参数(致死量)中,最重要的参数是()oA.绝对致死量B.大致致死量C.最小致死量D.半数致死量E.最大耐受量(最大非致死量)【答案】:D【解析】:致死剂量(上限指标)包括:LD100 (绝对致死剂量)、LD50 (半数致 死剂量)、LD01 (最小致死剂量)、LDO (最大非致死剂量)。其中以 LD50是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用以表示 急性毒性的大小,是
29、最重要的毒性参数。6.估计样本含量的目的是在一定精度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A.确定较多的观察单位数B.确定最少的观察单位数C.确定有效的观察单位数c项,相对数指标包括: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比照。其中构 成比属于频率型指标。a项,均值用于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相对数 指标用于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均值不属于相对数指标。B项,比数 是数学中的用语,不属于统计指标。DE两项,发病数与测量值均是 通过调查直接获得,不属于相对数指标,是计算相对数指标所需的数 据。49.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在于()oA.前者为随访研究,后者为横断面研究B.前者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是即时的,后者
30、是过去的C.前者为由因及果的研究,后者为由果及因的研究D.前者设立对照组,后者不设立对照组E.前者有失访,后者没有【答案】:B【解析】:历史性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 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状况的历史材料做出的,研究 开始时研究的结局已经出现,不需要前瞻性观察。在历史性队列研究 中,虽然研究是现在开始的,但研究对象是在过去某个时间点进入队 列的。50.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A.一次B.屡次C.长期D.短期E.一次或24小时内屡次【答案】:E【解析】:急性毒性指机体一次或24小时内屡次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毒物后在 短期内发生的损害作用和致死效应。经口
31、和注射途径染毒时一次” 是将受试物瞬间给予实验动物;经呼吸道与皮肤染毒时,“一次”那么 是指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使实验动物持续接触受试物。而“24小时 内屡次接触”是指当受试物的毒性很低或溶解度很低时,对实验动物 一次最大容积染毒仍不能观察到明显的毒性作用,且未到达规定的剂 量,故需要在24小时内屡次给予。51.秩和检验和t检验比拟,秩和检验的优点是()oA.检验的效率高B.计算方法简便C.公式更为合理D.不受分布限制E.易于学习掌握【答案】:D【解析】:t检验与秩和检验相比,在满足t检验的条件下,t检验的效率更高, 而秩和检验不受分布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52.WHO建议的结核病病例发现途径是
32、()。A.普查B.因症就诊C.筛检D.定期体检E.抽样调查【答案】:B【解析】:考虑到结核病控制的本钱效益,WHO建议遵循因症就诊的被动发现 原那么,建立通畅的因症就诊渠道是发现结核患者的主要途径。因症就 诊、转诊和因症推荐是实施DOTS策略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现的主要方 式。53.两个地区某病发病率比拟时,一般来说()。A.要考虑性别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年龄构成B.要考虑年龄构成的影响,不必考虑性别构成C.不必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D.要同时考虑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E.以上都不对【答案】:D【解析】: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性别、年龄很可能为其混杂因素,进行发病率 比拟时需要考虑年龄、性别对结果造
33、成的影响。54.(共用备选答案)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E.健康寿命损失年(YLD)在反映人群中慢性病流行水平和疾病负担的全球和国家报告中,最不常见到的频率指标是()o【答案】:B【解析】: 发病率是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发病率高说明疾病对人群健康危 害大。通过比拟不同特征人群的发病率,可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讨 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由于慢性病一般难以治愈,病程较长, 因此反映慢性病流行水平一般用患病率而不用发病率。在慢性病病因研究中,优先使用的频率指标是()o【答案】:c【解析】: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还可为卫 生设施、
34、人力和费用的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55.(共用备选答案)A/散核试验B.显性致死试验C.细菌回复突变试验D.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E.程序外DNA合成试验检测化学毒物的基因突变作用选用()o【答案】:C【解析】:基因突变试验包括: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SLRL)、转基因动物致突变试验。检测化学毒物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选用()o【答案】:B【解析】:染色体畸变试验包括: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显性致死试验, 其中只有显性致死试验属于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化学毒物的原发性DNA损伤作用选用()。【答案】:E【解析】:DNA损伤相关试验包括:姐妹染
35、色单体交换试验、程序外DNA合成 试验(UDS)、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试验。56.(共用备选答案)A.特异度B.灵敏度C.可靠性D.一致性E.真实性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判为患者的能力称为()。【答案】:B【解析】: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 为阳性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筛检试验发现病人的能力。一项筛检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非患者的能力称为 ()。【答案】:A【解析】: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即实际无病按该筛检标准被正确地判为阴性的 百分比。它反映了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57.使用大鼠对一农药进行长期致癌试验,每组的动物数至少应为 ()。
36、A. 4060B. 80100C. 120【答案】:D【解析】: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一般选用大鼠和小鼠,也可用仓鼠。动物数应 满足统计学分析的要求。各组动物需求数与实验动物肿瘤自发率及受 试物诱发的动物肿瘤发生率有关。一般每组雌雄至少各50只动物, 希望在出现第一个肿瘤时,每组存活动物数不少于25只。D.确定随机的观察单位数E.确定样本的观察单位数【答案】:B【解析】:样本含量的估计是在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前提下,确定的最少 观察单位数。样本含量过小,观察指标稳定性差,用以推断总体的精 密度和准确度差,并且会导致检验效能偏低,易出现假阴性结果;样 本含量过大,会增加实际工作的困难,浪费人力
37、、物力和时间,可能 引入更多的混杂因素,从而影响数据的质量。7 .以下关于癌症病因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癌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机体发生癌症的内在原因有遗传因素C.机体发生癌症的外在原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58.标准化中,间接法的应用条件是()oA.各组内分年龄别的死亡率B.分别两个比拟组人口总数C.组内各年龄别人口构成比D.任何情况下均可用E.以上都不是【答案】:C59.进行现况调查时,要求调查时间为()。A.一年内B.连续假设干年C.短时期内或某个时点D
38、.间隔一定时间重复一次E.对时间没有要求【答案】:C【解析】: 现况研究关注的是某一特定时点上或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群体中暴 露与疾病的状况或联系。如果调查时间持续得太久,将会对调查结果 产生影响。因而,一般要求现况调查的调查时间为短时间或者某个时 点。60.疫源地消灭的条件包括()。A.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已经被彻底清除B.传染源被移走C.全部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观察均未发病或感染D. A+B + CE.上述均错【答案】:D【解析】: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 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 的病原体;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
39、伏期而未出现新病 例或证明未受感染。【答案】:D【解析】:癌症的病因很复杂,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人类癌症90%与环境 因素有关,环境致癌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化学 因素是人类肿瘤的主要病因,在环境因素引起的肿瘤中,80%以上为 化学因素所致。8.以下不能促使医院感染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oA.年龄8 .侵入性诊疗方法C.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D.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E.长期应用抗生素【答案】:D【解析】:ABCE四项,老年人和婴幼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采用侵入性 诊疗方法、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及抗生素的患者,其免疫力降低,所 以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升高。D项,医院消
40、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 是促进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而不是使患者易感性升高的因素。9 .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通常不考虑()。A.区组因素的作用B.研究因素与区组因素的交互作用C.变异的分解D.研究因素的作用E.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AB两项,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将受试对象按性质相同或相近者分为 不同区组,每个区组中的受试对象分别随机接受不同处理。随机区组 设计的方差分析考虑区组因素和研究因素的作用,但未考虑研究因素 与区组因素的交互作用,假设考虑交互作用需进行析因设计的方差分 析CD两项,方差分析将全部观察值间的变异按设计和需要分解成 两个或多个局部,然后将各影响因素产生的变异与随
41、机误差进行比 较。10.某病死亡专率常以()oA.千人为单位B.万人为单位10万人为单位D.百人为单位E.以上均不对【答案】:C【解析】:某病死亡专率是指某年平均每10万人口中死于某病的人数,反映某 类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1L某厂2024岁组工人500名,某年内2人死于肺癌,该年全 人口 2024岁组肺癌的死亡率为1%。,那么5171区为()。A. 2.52.0C. 4.05.0C. 10.0【答案】:C【解析】: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拟低时,无论观察的时间 长或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是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 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死亡)人数, 再求观察人群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此预期发病(死亡)人数之比, 得到标化发病(死亡)比。SMR =观察人群实际发病(死亡)人数/ 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即SMR = 2+ (500X1%。)=4.0。12.(共用题干)某医院2013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20000例,该年上报的医院 感染病例数为30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20例,所有医院感染病 例中当年新发生的病例数为40例。该医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o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