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物质的概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docx
《马克思物质的概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物质的概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克思物质的概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毛新(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201620)摘要: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以及实现物质循环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变换不仅须要在消费领域、生产领域实现,也同样须要在流通领域实现。物质变换受阻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干脆缘由。当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策以及化石能源的过度依靠是造成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受阻,进而产生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关键词:物质变换;中国;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环境产业中图分类
2、号:B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2010)05 -0018 -07近些年来,中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植被削减、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的情形越来越严峻;降雨量削减,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极端恶劣气候的现象不断频繁出现等。而环境污染则表现为工业“三废”排放导致的大气、水源和土壤污染;化石能源大量运用导致的农产品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严峻威逼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动而产生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
3、化进程明显加快,从而使得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这样的一些特点:产业结构中其次产业过于突出;区域经济中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外贸易中产品出口大于进口,资源外流情形比较明显;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较大,大气污染比较严峻。由于环境意识薄弱,发展观念落后,生态没有得到有效的爱护,再加上一些未经处理的大量工业污染排放严峻超越了环境的净化实力,从而导致各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能源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没有得到有效实现,促使生态环境不断地恶化。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主动利用我国对外开放之机,将资源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生产型企业大举向中国转移,从而加剧了中国的生态环境
4、问题。中国则利用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加大了资源型低端产品的对外出口,从而形成了外向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物质交换严峻失衡,环境问题愈加严峻。环境问题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能否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要正确相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寻到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还须要从哲学角度进行探讨。对此,马克思有着深刻的论述,其自然观和发展观的思想是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理论和观点的集中体现。这些理论对于指导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其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以及实现物质循环的物质变换理论,是相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物质的概念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 物质 概念 变换 理论 中国 生态环境 问题 成因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