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docx
《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古代诗歌四首2022-202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 感受诗歌。2 .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 的特点。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教学重难点:1 .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意境。2 .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3 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观沧海一新课导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话是谁 说的呢是东汉时的曹操。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 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 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 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学家的眼
2、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那么,真实的曹操是 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 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二、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 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 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远大 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人旧年将赶走 严冬。不仅写景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具有晋遍意 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同上的艺木鼓舞 力量。3.你从诗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交流点拨】思乡。从“客路”可知诗人出门在外;
3、从时间判断是要过年了,于是书信一封,却不知如何 寄回家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语将诸多愁 苦倾诉出后又留下一片茫然,很具有感染力。四、板书设计首联一一江旅之景情一一淡颔联一一江水之景景一一淡 颈联一一江春之景一交一一乡尾联一一思乡之情融第4课时天净沙秋用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 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 会。二、自主学习1、走进作者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干里, 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曾任江渐行
4、 省官吏,不久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著有破 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等杂剧共15种,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最能反 映他创作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 思最为有名。2、背景知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 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 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连在一起。这首小令就是马 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这首小令情调虽然消沉, 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3.文体知识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 和散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 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表达了独有
5、的 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 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三、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L 朗读(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提示: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学生朗读,教师点评朗读情况。2 .解题这首小令的题目是什么?你从题目中得出什么信 息?【交流点拨】“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 目。这是一位游子在秋天因思念家乡而写的作品。3 .读懂曲意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首小令所呈现的画面。【交流点拨】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 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
6、的暮鸦在树梢 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 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 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 悲从中来,肝肠寸断。(二)深层领悟1 .小令中能温示全篇主旨的词语是什么?直接 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断肠”。“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 作者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2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 “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小桥流水 人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都是扣着什 么来写的?【交流点拨】前者描绘了一幅凄凉深秋晚景图, 后者描绘了一幅温馨恬静的景象。是扣住“情”写的。3
7、 .作者为什么要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交流点拨】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出游子的孤独 和思乡之情。4 .这首小令是如何运用比照映衬手法的?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 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 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藤、树、桥、 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暴动景)动 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 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 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叫旅生活 的艰难凄苦,感情上形成鲜明对照。5 .这首小令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交流点拨】意象并列。用九种景
8、物并列在 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没有动词、关联词, 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想象自由。(2)寓情于景。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枯藤、 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古道”等景物中,充分表 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四、板书设计田心凉怅情秋悲惆之田心凉怅情秋悲惆之大净沙秋思枯藤一一老树一一昏鸦(写景触情) 写景小桥一一流水一一人家(孤独思乡)一古道一一西风一一瘦马(游子惨状)一游于之悲抒情夕阳一一西下(特定的时间环境) 一断肠人一一在天涯(点明主旨)寓羁情旅于之景思的抱负,气势雄伟,慷慨悲壮。著有诗歌蒿里行观 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2、背景知识观沧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
9、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鸟桓族及袁绍的剩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九月,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3、字音字形碣石(jie) 速峙(sbng)三、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L 朗读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学生听准字音、停顿。(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 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学生齐读,教师点评缺乏之处。2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 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 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3 .疏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歌的意思。【交流点拨】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
10、那苍茫 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 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 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 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 的志向。4 .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 容围绕“观”字展开,写登临碣石山的所见所感。(二)深层领悟L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交流点拨】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开 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 “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诗歌四首 统编 部编版 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古代 诗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