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下古诗词诵读《登快阁》(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
《高中语文选修下古诗词诵读《登快阁》(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下古诗词诵读《登快阁》(同步习题)(解析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快阁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 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 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 己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 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飞【答案】I)【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在看标题、看作者、 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
2、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特色,然后 逐个选项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概括不准等错误。 D项,“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 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 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应选I)。2.以下各项文学知识表述中有误的是()A.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开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B.史记与汉书虽都是纪传体,但二者在体裁上也有差异,史记是“通史”,而 汉书是“断代史”。C.鲁迅先生
3、一生著述其丰,他的小说作品相对集中地收集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三册之中。D.词牌是我们识别词的格式、音韵、节奏的重要依据,词牌与词的内容往往并不相关,如 “桂枝香”“登快阁”“望海潮”都是如此。【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在平时就要对一些经典文学常识知识做好积累,如文学体裁、代表人物、作家作品、情节内容、思想主旨等。只有平时积累得丰富,识记得准确,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准确答题。D项,“登快阁”不是词牌名,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写的七律诗。应选D。3 .我国有“四大文化名楼”,以下对联与名楼对应的一项为哪一项()祢衡洲上千年恨,崔浩楼头一首诗。高楼出云千里目,黄
4、河入海一蓑翁。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A.鹳雀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B.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C.黄鹤楼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D.岳阳楼鹳雀楼滕王阁黄鹤楼【答案】C【详解】此题考杳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的内涵,然后具体分析词句,运用联想加以确定。句由“崔浩楼头一首诗”提示可知登黄鹤楼,故是黄鹤楼:句由“黄河入海”可知是鹳雀楼,因为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由“云梦”想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即联想到岳阳楼;由“水天一色”想到“秋水共
5、长天一色”,即滕王阁序,得出滕王阁。应选C二、古代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小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楚。朱弦己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4 .以下对登快阁中诗句的理解,不止建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写了作者公务之暇登快阁眺望。“痴儿”是作者的自喇,但显示出一种兀傲的神情。 “倚”字用得好,含有倚阁及赏晚晴两重意思。B.颔联描写出自己登快阁后的所见。这一联描写了 “落木”、“千山”、“天”、“江” 和“月”等景物,气象阔远,寄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大自然的向往。C.尾联不说自己“想弃官归隐”
6、,而是用了 “归船”、“长笛”、“白鸥”等词语,这是 将“想弃官归隐”这种抽象的思想感情用形象的东西表达出来,增加了诗歌的形象之美。D.诗人在结尾处为排遣烦忧的“归船”、“白鸥”之想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 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5 .分析诗歌颈联运用典故的作用。【答案】. B4 .颈联中前一句用伯牙、子期知音的典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典故。青眼看人表示对人的 喜爱或重视、尊重。因为知音不在,便弄断琴弦,不再弹奏,只有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 喜色。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只能用清樽美酒聊以解忧,获得丝慰藉。【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7、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 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 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 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寄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 厌恶”错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清楚”,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 辽远阔大。朗朗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月光下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 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 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句中并未抒发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应
8、选B。4 .此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 题干要求,如此题主要考查用典的作用。需要理解典故的意思,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 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委婉含蓄,防止平直;品评历史, 借占论今;抒情言志,说明心迹;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简洁精练,内涵丰富等。五、六二 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诗人这 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 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快阁 高中语文 选修 古诗词 诵读 同步 习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