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2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宣城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说明:全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考前须知:1 .答题前,请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 条形码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2 .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
2、持答题卡的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以道观之之道,是“遍在”于万物之道。不仅蛟蚁中有道,稗草、瓦砾中也有道。道的“遍在”,在本 体论层面赋予了事物以“平等”的地位。所以以道观之对道的重视,隐含着对平等的推崇。在中国哲学中,以道观之最初是与“物无贵贱”联系在一起的,它反对两种态度,其一是“以物观之”, 其二是“以俗观之”。“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J以俗观之 把贵贱视为命定的差异而成认之;以物观之强调“我”贵而“他”贱;以道观之那么认为,万物没有高低贵 贱的差异一一从道的角度看,不仅
3、美人与丑人、健全的人与不健全的人、做官的人与编草鞋的人没有高低 贵贱的差异,庭柱与草茎、大鹏与小鸟也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异。千差万别的事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因为万物之中都有道。为什么有了道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因 为道能沟通对立的属性。存在于每一事物中的道,可以使事物兼具相反对立的属性。庄子认为,大联系着 小,小联系着大;生联系着死,死联系着生;有用联系着无用,无用联系着有用;知联系着不知,不知联 系着知。如果每一事物都兼具A属性与非A属性,那么,任何事物都不会因某种特殊的性质而“贵。因为 它还具有相反的性质。同样,任何事物也不会因某种特殊的性质而“贱”,因为它也具有相反的性质。兼具 A属性与非A
4、属性,意味着每一物都可以自足于其性,到达一种圆满一一“苟足于其性,那么虽大鹏无以自贵 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J就任何事物都没有贵贱之分,都可以 自性圆满而达于逍遥之境来说,万物是平等的。以道观之所肯定的“平等”,是本体论层面的平等。这种抽象的平等性,在道家那里得到了突出强调。 儒家讲爱有差等、以人为贵,似乎有异于道家。但是,在涉及本体之维时,在讲“性” “理” “道”这类概国丛亲以挨秦秦必丕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那么伯业成矣!,赵王乃封苏秦为武安君,饰车百乘,黄 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节选自战国策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10.以下对文中画
5、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按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那么伯业成矣B.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挨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那么伯业成矣C.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挨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那么伯业成矣D.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推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那么伯业成矣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五伯,即五霸,指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文中的赵王不属于五霸。B.山东,指梁山以东。战
6、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梁山函谷关以东,故又称六国为“山东”。C.朋党,又称集团、派别,多是指为争夺权力、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结合起来的集团。D.百乘,即一百辆兵车。春秋战国时期常用“百乘之家”称拥有百辆兵车的士大夫之家。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苏秦对赵王说,只要赵王真的听从他的忠言,就能得到别国土地,并使父兄外戚等得以封侯。B.苏秦告诉赵王,如果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国必然消弱楚国,楚国被消弱,赵国就孤立无援了。C.苏秦认为,如果秦国东向的想法一旦施行,就必然会举兵攻打赵国,占领邯郸,赵国就会灭亡。D.苏秦认为,如赵王使六国缔结盟约,全力抵抗秦国,秦国就不敢危害
7、六国,赵王霸业就可完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大王垂拱而两有之,是臣之所以为大王愿也。(2)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渲水之上,通质刑白马以盟之。【答案】io. B 11. B 12. C13. (1)如今大王不费气力就可以拥有这两个好处,这是我希望大王得到的东西。(2)让天下的文武大臣,一齐在泡水之上集会,交换人质杀白马来缔结盟约。【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诸侯中有先背弃盟约的,其他五国就共同讨伐他。六国合纵结成联盟来抵抗秦国,秦国一定不敢从函谷关发动军队来危害六国了!这样大王的霸业就可以完成了!“有者为固定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8、“出兵于函谷关”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应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 “梁山”错误,山东,指靖山以东。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嵋山函谷关以东,故又称六国为“山东”。 应选Bo【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占领邯郸,赵国就会灭亡”错误,原文为“秦欲已得行于山东,那么必举甲而向赵。秦甲涉河瑜漳,据 番吾,那么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意思是“假如秦国的想法在六国得到了施行就必然会举兵进攻赵国。秦军 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据番吾,那么两国军队必将在邯郸城下交战力是“在邯郸城下交战”不是“占领邯 郸”;秦赵会交战,不是“赵国就会灭亡”。
9、应选Co【1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垂拱”,不费气力;“是也”,这是,判断句;“愿”,希望。(2)关键词:“通质”,交换人质;“刑”,杀;“会于渔水之上”,状语后置句,在泡水之上集会。参考译文:苏秦游说赵王说:“请您屏退身边的人,我来说明选择邦交利害不同的原因。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忠言, 燕国一定会把盛产毡裘狗马的土地献给您,齐国一定会把海边盛产鱼盐的土地献给您,楚国一定会把盛产 橘柚的云梦之地献给您,韩魏两国也都可以使其献上自己分封的土地和能够收取赋税的私邑,大王的内外 亲族和父兄都可以被封拜侯爵。别国割让土地以显示诚意,是五霸不惜军队覆灭、将领被擒也
10、要追求的; 使内外亲族得以封侯,是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诛杀殷纣王而去争夺的。如今大王不费气力就可以拥有这 两个好处,这是我希望大王得到的东西。大王亲附秦国,那么秦国必然会削弱韩、魏两国;亲附齐国,那 么齐国必然会削弱楚、魏两国。魏国被削弱就会割让河外的土地,韩国被削弱就会献上宜阳。献上了宜阳, 通往上郡的路就会断绝,割让了河外之地,道路就不畅通。楚国被削弱赵国就孤立无援。这三项计策,是 不能不仔细谋划的。秦国攻下轨道那么南阳就会动摇,胁迫韩国包围周室那么赵国就会自行削弱,占领卫 地、夺取淇水那么齐国必然会到秦国称臣。假如秦国的想法在六国得到了施行就必然会举兵进攻赵国。秦 军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
11、据番吾,那么两国军队必将在邯郸城下交战。这就是我为大王担忧的原因。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杜绝猜疑远离谗言,摒弃流言的痕迹,堵塞为私利相互勾结的门径,这本来是尊 贵的君主扩大疆土、强大军队的计策,我才能在大王面前陈述忠心。所以我私下为大王谋划,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赵,使六国合纵结为联盟,以此抗拒秦国。让天下的文武大臣,一齐在沮水之上集会, 交换人质杀白马来缔结盟约。盟约可以这样写:假如秦国攻打楚国,齐、魏两国各自派出精锐的军队来援 助楚国,韩国军队负责切断秦军运粮的通道,赵国军队渡过黄河、漳水,燕国军队守卫常山以北地区。假 如秦国攻打韩、魏两国,那么楚国军队切断秦军的后路,齐国派出精锐的军队
12、来援助韩、魏两国,赵国军 队渡过黄河、漳水,燕国军队守卫云中。假如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军队切断秦军的后路,韩国军队守 住成皋,魏国军队堵住纵横交贯的要道,赵国军队越过黄河、漳水、博关,燕国派出精锐的军队来援助齐 国。假如秦国攻打燕国,那么赵国军队守住常山,楚国进军驻扎武关,齐国军队渡过渤海,韩、魏两国各 自派出精锐的军队来援助燕国。假如秦国攻打赵国,那么韩国进军驻扎宜阳,楚国进军驻扎武关,魏国进 军驻扎河外,齐国军队渡过渤海,燕国派出精锐的军队来援助赵国。诸侯中有先背弃盟约的,其他五国就 共同讨伐他。六国合纵结成联盟来抵抗秦国,秦国一定不敢从函谷关发动军队来危害六国了!这样大王的 霸业就可以
13、完成了! ”赵王于是封苏秦为武安君,赐给他一百辆有装饰的兵车、一千镒黄金、一百对白玉璧、 一千纯锦绣,让他用这些财物与其他五国诸侯缔结合纵之约。(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寒食都门作唐胡曾二年寒食住京华,寓目春风万万家。金络马衔原上草,玉颜人折路傍花。轩车竞出红尘合,冠盖争回白日斜。谁念都门两行泪,故园寥落在长沙。注寒食: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两天。在唐代,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胡曾:邵阳(今属湖南) 人,生卒年不详。咸通年应举进士,不第而滞留长安。轩车:有屏障的车。古代大夫以上所乘。14.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交代
14、自己居住京华的经历,以“寓目”总领全诗,以凸显亲眼目睹的京华寒食节日盛况及其观后心 情。B.颌联呈现两个特写镜头:显贵们的骏马头戴金络,衔草而行;颜美如玉的女子采折着路旁的花朵,花人 交映。C.颈联中以“轩车竞出”与“冠盖争回”前后呼应,描绘出京华的达官贵人们郊游的热闹场景与勃勃兴致。 D.前三联描写京华一派繁华热闹的节日场面,尾联抒写自己心中复杂的感慨,乐景与哀情相衬映,极具感 染力。15 .这首诗尾联意味隽永,请简析其中蕴含的情感。【答案】14. A 15.思乡念亲之情。目睹京华节日热闹的景象,落第客居的诗人悲从中来,两行热泪 不禁而出,倍加思念远在邵阳的故乡与亲人。孤独寂寞之情。目睹京华
15、节日一派热闹景象,而自己却客 居困守,内心充满孤独寂寞之感。落拓失意之情。诗人两年京城的求取功名之路不遂人意,内心充满落 拓不平的失意之绪。【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A. “以寓目总领全诗,以凸显亲眼目睹的京华寒食节日盛况及其观后心情”理解有误,“寓目”不是总 领全诗,而是总领前三联,凸显京华一派繁华热闹的节日场面。应选A【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谁念都门两行泪,故园寥落在长沙”,诗人落第客居京城,想念远在邵阳的故乡与亲人,京华一派繁华热 闹的节日场面,越加增添了诗人的愁绪,不禁落泪,表达了思乡念亲之情。“二年寒食住京华”“谁念都门两行泪”,
16、诗人客居困守京城,热闹的是那些显贵的人,而自己却无人过问 为何流泪,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二年寒食住京华” “轩车竞出红尘合,冠盖争回白日斜”,冠盖满京华,诗人独憔悴,两年京城的求取功 名之路不遂人意,表达了落拓失意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白居易琵琶行中屡次写到月亮而作用各不相同:描写月色,从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 子是“;而“”一句那么浓缩了琵琶女的卖唱人生,感慨时光白白消磨。(2)赤壁赋中“, 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徒 有羡鱼情” 一样表达了同样的心声。(3) “铁衣” 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它可指用铁
17、片连缀而成 战衣,亦可指代战士。请写出含有此 词的一联来:“, J【答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秋月春风等闲度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例如一: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例如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例如三: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高适燕歌行)【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唯” “渺” “予” “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舞龙灯。是中国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民 间舞蹈。其鲜明的节奏、强劲的鼓点、雄
18、伟的气势,催人奋进。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最早始于氏族 时期崇拜的图腾,先民把它看成能、消灾降福的神物,久旱不雨时,就跳龙舞求雨露,以求, 禾苗茁壮成长。这种舞蹈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龙舞风格迥然不同。龙的形态不同,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出龙” “请龙”“送龙”“舞龙】等环节组成。龙舞中蕴含着开拓奋进、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局部。2000多,W-年来,经过劳动人民不断地创造和开展,民间的龙舞技术不仅表演上技术高超,而且在形式上也更加1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兴云布雨B.呼风唤雨C.呼
19、风唤雨D.兴云布雨风调雨顺风调雨顺风雨如晦风雨如晦天人合一 天人共鉴 天人合一 天人共鉴丰富多彩绚丽多彩绚丽多彩丰富多彩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龙的形态不同,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送 龙” “舞龙”等环节组成B.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 龙,送龙,等环节组成C.龙的形态不同,其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送 龙”“舞龙”等环节组成D.龙的形态不同,舞
20、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中国龙舞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由“请龙”“出龙”“舞 龙”“送龙”等环节组成19.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句式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7. A 18. B19.构成:“鲜明的节奏、强劲的鼓点、雄伟的气势”都是偏正短语,结构相同,作“催人奋进”的主语, 共同构成句子内部成分排比。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突出了龙舞的气势及感染力。【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兴云布雨:兴起云彩,布下雨。比喻神魔鬼怪神通广大。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有褒 义。常用来比喻为了到达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此
21、处是说先民认为龙神通广大,故而选“兴云布雨”。 风雨如晦:天色各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乱,社会黑暗。风调雨顺:指风雨及时适量,有利于 农业生产。根据语境,人们求雨是为了方便农业生产,应选“风调雨顺”。天人合一: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天人共鉴: 意思是天公、众人皆可审察。此处表达的不是审察,而是人与自然统一,应选“天人合一”。绚丽多彩: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根据前文“形式上也更加” 可见,并非指色彩多,而是内容样式多,应选“丰富多彩”。应选Ao【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
22、有二,一为成分残缺,“龙的形态不同,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也各不相同”两句之间缺乏联系, “舞蹈造型和舞蹈技法”应该是形态不同的“龙”的舞蹈造型和技法,故而应在其前加上“其”字,加强句间联系,排除D。二为语序不当,应该先“请龙”再“出龙”,接着“舞”完龙,最后才“送龙”,排除AC。应选Bo【1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题干明确指出采用了排比手法,句中“鲜明的节奏、强劲的鼓点、雄伟的气势”三个结构一致的偏正短语, 构成了排比句式,共同做“催人奋进”的主语。相同的句式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还能够增强语势, 增加感染力。此处分别从节奏、鼓点、气势三方面对舞龙的特点进行描述,
23、更突出龙舞的气势及感染力。 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经云贵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经新疆通往中亚、西亚、波斯湾和地中海的“沙漠丝绸之 路”,经蒙古和俄罗斯的“草原丝绸之路”,经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今天这四条通道 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合作通道。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更重要的是o丝绸之路作为人文 社会的交往平台,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形成 了 “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 平,共同开展”的
24、丝路精神。这也是现代国际社会交往的最基本原那么之一,是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 必然要求。这个古老的合作原那么,在今天o【答案】.古代丝绸之路主要有四条; .丝绸之路表达的“丝路精神”;.不仅不能丢弃,还应发扬光大。【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这一句后用了冒号,根据后文语境“今天,这四条通道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合作通道”,可确 定此处需要总括性的句子,且需要照应到“古代”“丝绸之路”“四条通道”,故此处可填入“古代丝绸之路 主要有四条”这样的句子。第二空,根据前文语境“不仅是,更重要的是”判断,此处应该填递进类语句;根据后文语境“丝 路精神”,可确定此句关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安徽省 宣城市 高三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