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融入STEM理念的设计与实践案例:《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教学融入STEM理念的设计与实践案例:《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融入STEM理念的设计与实践案例:《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五下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的核 心概念是时间测量。“根据滴漏实验理解水能用来测量时间”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在于发现实验过程中水流速不均匀的特点,寻找原因,尝试改良,从而了解 古人是如何设计水钟来计时的。本课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两种类 型的水钟,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利用流水来计时的。第二部分:滴漏实验,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器材选择:选用有刻度的100毫升注射器,注射器头上加上不同孔径的 针头控制流速大小。二、探究实验:测量从100毫升水流出30毫升用时,通过推理并且测量70 毫升水流出3
2、0毫升和40毫升水流出30毫升所需的时间,明白水流的速度是不 均匀的。【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了,已经知道太阳 钟之所以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他们开始意识到 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那 晚上和阴天怎么计时?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学生并不陌生,但对其认识并不全 面,在学生潜意识里,水流的速度可能是等时性的,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 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教学目标】1、在一定的装置(水位、漏孔等不变)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
3、钟用来计时。2、多次观测、记录一定容器中(相同水位、不同水位)流出一定量的水需 要多少时间,并分析水流速度的变化。3、认识到实验中准确观测、默契配合的重要性;保持探究用水计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用流水计时的原理难点:发现实验过程中水流速不均匀的特点,寻找原因,尝试改良。【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小组实验一套、水钟。小组:铁架台、注射器(有针头)、100毫升量筒1个,秒表,杯子(装水), 一次性杯子、滴管、毛巾、记录单1张、记号笔1支。【教学过程】课前:反口令游戏及秒表训练一、聚焦:揭示课题1 .提问: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古代的人用日号来测量时间,太阳为 什么可以用来计时?2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用水测量时间 小学 科学 教学 融入 STEM 理念 设计 实践 案例 测量 时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