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护理对策_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docx
《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护理对策_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护理对策_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护理对策_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 R 473 A 16723783(2011)11018001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9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经停用损害肝脏药物,护肝治疗和合理护理对策等综合措施。结果:本组198例患者,经半月至两个月的治疗护理综合措施195例治愈好转出院,治愈好转率达98.48%。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上屡有所见,重在预防,早发觉、早诊断、早治疗及供应合理护理,能为患者争取更有利的治疗时机,亦是规避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药物性肝损害;预防对策;护理对策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
2、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疾病。为使药物性肝损害早期诊断、治疗、护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本文将我院5年来收治药物性肝损害患者198例,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预防和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药物性肝损害患者198例 ,男性129例(占65.15%),女性69例(占34.85%);年龄小于17岁2例(占1.01%),18岁40岁45例(占22.73%),41岁65岁91例(占45.96%),大于66岁60例(占30.3%)。 1.2 临床表现 : 本组病例有不同程度发热、皮疹、皮肤瘙痒、胃纳下降、恶心、呕吐乏力、肝区不适及隐痛、肝肿大、
3、皮肤、巩膜黄染、尿液浓茶样。试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初期嗜酸性细胞增多(0.06),血清谷丙转氨酶、谷氨酸转移酶上升,血清总胆红素上升,以间接胆红素上升主要表现,有肝内胆汁淤积病理损害者,也可出现干脆胆红素上升,严峻病例可出现肝凝血功能指标异样,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 1.3 临床诊断 :我国常用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包括: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害;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06;有肝细胞损害或肝内胆汁淤积的病理变更和临床表现;药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均阳性病毒性肝炎血清标识物均为阴性;有药物性肝损害史,再次误用相同药物。具备上述第1条
4、再加上其它条件中任何2条即可诊断药物性肝损害1。 2 治疗和结果 本组198例患者均停用原用损害肝的药物,并进行护肝治疗;运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爱护并修改肝细胞;硫普罗宁爱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凋亡;熊去氧胆酸利胆、爱护细胞膜及调整免疫;以及甘草酸制剂,促肝细胞生长素等,还要留意水、电解质的平衡、热量、养分的供应。195例患者经半月至2个月肝功能复原正常,3例因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治愈、好转率达98.48%。 3 探讨 3.1 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对策 3.1.1 避开滥用药物或长期大量用药,选择药物时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副作用较小药物,对于有过敏吏、肝肾疾病、新生儿和养分障碍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性 损害 预防 护理 对策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