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十章 语言学的发展及流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言学概论》第十章 语言学的发展及流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第十章 语言学的发展及流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言学概论第十章语言学的开展及流派第一节语文学的成就-印度的语文学研究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波尼尼在汇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一 本古典梵语语法八书经,计3996条,非常简练,成为当时的人们, 尤其是教徒们乐于记诵的著作,被称为波尼尼经,后世称为波尼 尼语法或梵语语法。内容:这部著作对梵语的词形变化和词的结构、对词类和句子都进行了 精密的分析,对梵语的语音结构和语流音变(即所谓联音变化)都 作了周详的描述。评价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称这部著作“是人类智慧之丰碑之一O二希腊和罗马的语文学研究在希腊时代(公元前334 公元前31),希腊的语文研究(公元前2 世纪)形成了亚历山大里亚语法学派。他们
2、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对语言 现象的分析,促进了语文学的开展,并从语文学中别离出语法学。我们 今天所说的传统语法(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语言论( 1933 ),是这一学派的奠 基性著作。他认为,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收集语言材料,然后对它们加 以描写分析和归类。描写语言学家主张收集可以观察得到的语言材料。他们比拟重视口语, 常常亲自到社会中去收集活生生的口语材料。描写语言学家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语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 所处的情景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响,要确定语义非常 困难,所以他们在三个平面的研究中回避了意义才巴分析秩序建立在“分 布概念上。优点:1描写语言
3、学致力于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跟历史比拟语言学等孤立的 原子主义相比,是一个进步。2它所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如比照分析、替换分析、分布 分析、直接成分分析”等有重大影响。3特别是对濒于灭亡的印第安语的调查和描写有不可抹煞的功劳。缺乏:1只注重语言形式,排斥了语义,这无疑是一种极端的表现。2这个学派用它的一套分析语言的程序来分析复杂的长句,框架层次纷繁复杂,不便于理解主要的结构关系。第四节转换生成语言学一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 1957 )是第三次转折,它标 志着语言的研究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转换生成语言学的 时期。他认为:一本语法著作决不应该是已然话语的目录集
4、,而应该注意到未 然的话语;语言学家关心的应该不是人们的语言行为那是杂乱无章 的语言材料,而是人们的语言能力一人脑中先天具有的一种能够认知 和生成无限多合格的话语同时又能识别正误句子的能力。语言学就是要 寻找语言的这种普遍规律。乔姆斯基主张从两个方面去探索语言的普遍规律:1应该寻找一个能适用于各种语言的语法框架(这就是他所谓的转换语 法)。2在这个语法框架里,应该集中注意力去探索那些适用于各种语言的要 素和结构(数量不宜过多),不管他们是否运用过;而不要去所有 语言实际存在的语言要素和结构。他认为,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发现人类语言所运用的普遍 性制约。他认为人类语言有一个共同的语法框
5、架,这就是他所谓的转换 语法。二转换生成语言学在对语言结构的认识方面有新的开展1区分了 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能力:指所有说本民族语的人可以理解和说出从来没有听过或 说过的句子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天赋的。”语言行为:指某一语言所有话语的基础的代码在使用语言实际情况 中的实现,是潜在知识的实际运用,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即话语本 身。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探索语言能力,而不是描写语言行为。2区分了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深层结构:也叫深层语法,人们理解为指短语或句子成分之间的 内在语法关系,而这种语法关系是不能直接从它们的线性序列上看出来 的。表层结构也叫表层语法,是指实际上构成句
6、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 关系,这些句子是对这些成分进行线性排列的结果。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3认为语言受规那么支配主张用严谨的数学模型加以类比和推导,作出预测,建立起一整套形式 化的演绎系统对句子的结构作出描写,并解释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和语 义的分歧性。4提出了一套高度形式化的规那么系统短语结构规那么描写该语言的基本结构;转换规那么描写更复杂的结构,把 这些结构描写成基本结构的转换式。三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是描写语言学)的不同1对象与目的不同前者以话语素材,即语言行为为描写对象,旨在描写与研究语言事实; 后者那么以造成语言事实的原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
7、语言能力。2理论性质不同前者是分类性质的理论;后者是解释性质的理论,因为他认为理论的目 的不在于描写“全部事实更何况语言事实是无限的,要把它描写出 来,既不可能也无必要。3侧重点不同 前者侧重于语言个性研究;后者那么把重点放在寻找语言的共性,探索语 言的规那么性和普遍特征。4研究方法不同前者是经验性的,即依靠经验的归纳法和比拟法对语言现象直接进行观 察,能观察到什么就研究什么,它提供的发现程序;后者的语言能力是非经验性的,是观察不到的,所以转换生成语言学采 用假设、演绎法,它提供的是评价程序。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狄奥尼修斯司拉克斯在总结前人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于公元前100年写出了第一
8、部系统的希腊语语法语法 术。语法术:把词分为名、动、分、冠、代、介、副、连八大类,并指 出了它们的语法范畴,如名词有性、数、格,动词有体、时、态、人称 等语法范畴。这部语法专著的篇幅虽然只有短短的400行,但他的研究 成果后人除了做些个别的调整外,一直沿用到公元15世纪,而其影响 至今仍在。迪斯科勒斯配套地撰写了一部希腊语句法论:1分出了主语和谓语 两大类;2已经有了句法中的层次概念,认为语言是具有规律性和系统 性的错综复杂现象。他的这一见解成了后人建立系统语法学的基础,被 誉为最伟大的语法权威。罗马时期最伟大的语法专著当推普里西恩斯在5世纪末写的语法学, 是罗马语法著作的代表,整个中世纪拉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第十章 语言学的发展及流派 语言学 概论 第十 发展 流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