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模拟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模拟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模拟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全国n卷语文模拟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一、【2022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等四校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 面小题。(20分)魏文帝黄初四年春三月,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汉主谓亮日: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 泣日:“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日:“人五十不 称天,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 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谥日昭烈。五月,太子禅
2、即位,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 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土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 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土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 诸夷皆从之。群柯太守朱褒、越嵩夷王高定皆叛应闿。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 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六年秋七月,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誉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廉降都督益 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群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余众以拒亮。 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蜀军,且问日:“此军何如? ”朝向者不知 虚
3、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日: “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群柯、越属四郡皆平,亮即其 渠率而用之,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 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获日/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 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B.获日/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止匕/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 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C.获日/向者
4、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 /而亮犹遣获/获上不夫/D.获日/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 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嗣子,指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后也泛指嫡长子。在文中是指蜀汉政权【答案】CAC1. (1)到如今统军治国的政务/政事,无论大小全都委托给太子处理决断,这以后才上奏皇 帝使他听闻/知晓。(2)隐太子(竟然)凭借平庸低劣位居其上,处在嫌疑之地,为形势所逼迫,一定容不下 他。2. 材料一更偏向李世民的正义性,
5、认为太子之位本应属于李世民;材料二更为客观,展现 李世民在屡遭冤害的情况下一步步夺取权力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建成有胡马,膘肥体壮,但是喜欢泡蹶子,李建成将这匹胡马交给李世民说: “这匹马跑得很快,能够越过几丈宽的涧水。弟弟善于骑马,骑上它试一试吧J李世民骑 着这匹胡马追逐野鹿,胡马忽然尬起后蹶,李世民跃身而起,跳到数步以外立定,胡马站起 来以后,李世民便再次骑到这匹马上,像这样连续发生了三次。“肥壮而喜蹶”说的是“胡马”的特点,而“以授世民”说的是“建成”的行为,所以 两句应断开,排除AD。“起”的主语是“马。而“复乘之”的主语是“世民”,且“复”是“乘之”
6、的状语, 所以“起”和“复”之间断开,排除B。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 太祖则是对历代开国皇帝的尊称错误,太祖作为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 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 “劝谏李建成”错误,由“建成、元吉与后宫日夜谐诉世民于上。元吉密请杀秦王曰: 但应速杀,何患无辞可知,应是劝谏李渊。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庶事”,各种政务政事;“无”,无论;“悉”,都;“委”,委托;“然后”,这以后;“闻”, 使知晓。(2)“以”,凭借;“居其右”,位居其上;“地嫌势逼”,处在
7、嫌疑之地,为形势所逼迫;“相”, 偏指一方,他。1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评价观点态度的能力。由材料一“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可知,材料一认为李世民对大唐的建 立有不可磨灭的功勋;由“及取天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高祖屡许以为太子” 可知,材料一认为是高祖把太子之许给李世民;由“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 未发”可知,材料一认为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谋害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才带兵发动玄武门之 变;由“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可知,是高祖把皇太子之位授给李世民。由这些信 息可知,材料一偏向李世民,认为李世民的即位是正义的。由材料二来看,材料二先写李建成的诬蔑陷害离间了李渊和
8、李世民的关系,接着写李建 民毒害李世民,李元吉等人诬告李世民,之后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共同劝说李世民诛 杀李建成、李元吉,最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夺得皇位。由这些信息可知,材料二更为 客观,把李世民逐步走向皇位的过程展现出来。【参考译文】材料一:刚开始,唐高祖在太原起兵,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出于太宗的想法。等到夺取了天 下,击败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势力,高祖多次许诺让太宗成为太子。太子李建成害怕 被废黜,和齐王李元吉密谋陷害太宗,没有动手。武德九年六月,太宗率军进入玄武门,杀 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高祖非常惊恐,于是把太宗立为皇太子。八月甲子日,太宗在 东宫显德殿登上皇帝位置。
9、材料二:皇帝在城南打猎,太子、秦王、齐王都跟从,皇帝命令三个儿子骑马射猎角逐胜负。李 建成有胡马,膘肥体壮,但是喜欢尬蹶子,李建成将这匹胡马交给李世民说:“这匹马跑得 很快,能够越过几丈宽的涧水。弟弟善于骑马,骑上它试一试吧。”李世民骑着这匹胡马追 逐野鹿,胡马忽然尬起后蹶,李世民跃身而起,跳到数步以外立定,胡马站起来以后,李世 民便再次骑到这匹马上,像这样连续发生了三次。李世民回过头来看着宇文士及说:“他打 算借助这匹胡马杀害我,但是生死是命运主宰着的,难道他能够伤害我什么吗? ”李建成听 到此言,于是让嫔妃向高祖诬陷李世民说:“秦王自称:上天授命于我,怎么会白白死去呢!” 高祖非常生气,把
10、李世民叫来,责备他说:“天子自然会有上天授命于他,不是人的智力所 能够谋求的。你谋求帝位怎么这般急切呢!”适逢有关部门奏称突厥前来侵扰,高祖这才改 变了生气的脸色,转而劝勉李世民,让他戴上王冠,系好腰带,与他商议对付突厥的办法。 每当发生敌情,高祖总是命令李世民前去讨伐敌人,但在战事平息以后,高祖对李世民的猜 疑却越发严重了。李建成夜里传召李世民,喝酒来毒害他,李世民剧烈心痛,吐了几升血,淮安王李神通 扶着他回到西宫。李建成、李元吉和后宫嫔妃日日夜夜在皇帝那里诬陷告发李世民。李元吉 私密地请求杀死秦王,说:“只应该赶快杀了他,哪里担心没有借口呢!”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共同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
11、成、李元吉。庚申日,李世民在玄 武门埋伏军队。李建成、李元吉到了临湖殿,发觉变故,立即调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自己的 宫府。李世民跟在后面叫他们,箭射李建成杀了他。尉迟敬德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 身边的将士将李元吉射下马来,李元吉打算步行前往武德殿,尉迟敬德追着射他,将他射死 了。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来到高祖所在的 地方。癸亥日,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又下诏说:“从现在开始军队和国家的所有事务,无论 大小都委任太子处理决断,在这之后才上奏皇帝。”八月,下诏传位给太子。材料三:立长子为嫡嗣,这是礼法的正道。但是高祖拥有天下的原因,都倚仗了太宗的功勋;李 建凭
12、借平低劣的资质处在太宗之上,位置尴尬形势紧张,必定互不相容。如果高祖有周文王 那样的英明,隐太子有泰伯那样的贤德,太宗有子戒那样的节操,叛乱怎么还会发生呢?已 经不能像这样,那么太宗开始的时候想等对手先行动手,这样以后再应敌,这样的话,则是 事情并非出于本意,还可以宽宥。最终秦王被群下所催逼,终于到了喋血玄武门的地步,手 刃兄弟,引起后世人的嘲笑,多么可惜啊!开创基业的君主是子孙后代效仿的楷模,后来中 宗、明皇、肃宗、代宗传承之际的情形,不是都以玄武门之变做借口吗?四、【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海南省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 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0分)十四年春正
13、月,陕西地震。兵部尚书马文升上言:“祗畏变异,痛加修省。”劝上:“积 金帛以备缓急,罢斋醮以省浪。,将陕西织造绒褐内臣,早取回京,以苏军民之困。”上嘉 纳之。礼部尚书傅瀚率九卿疏得灾、时政三十一事,不报。瀚复言:“民心易感,在结之以 恩。属者所陈,当如拯教,犹恐不及。而侧听弥月、未赐宸断,何以为理? ”疏入,从之。 时南北九卿上疏言事,俱报可。三月,保定抚臣献白鸠以为瑞,礼部尚书傅瀚劾其不当,奏 诏斥遣之。冬十月,改马文升为吏部尚书。十五年正月,大计天下吏。上召马文升至暖阁。 谕之日:“天下觐吏毕集,卿其用心采访,毋纵毋枉,以彰黜纱。”文升顿首日:“陛下图 治若此,宗社福也,敢不仰承。”自是,
14、法不职者二千余人,皆当。召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 部尚书。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先是,大夏在广东、西,一岁再求去, 皆不许。既廷谢,上御帷殿,召问之曰:“朕素用卿,而数辞疾何也? “大厦对日:“臣老 且病,今天下民穷财尽,万一不虞,责在兵部。臣自度力不足办。故辞耳。”上默然。居数 日,复召问:“征敛俱有当,何至今而独言民穷财尽也?“大夏因旦以逍基至生百遗史嵋 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杳药费固以万计上日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上一日问:“诸 卫所卒强勇可用否? ”对曰:“向者臣固言民穷,而卒殆甚焉,何以作其锐! ”上曰:“在卫有粮,戍征有行 粮,何乃穷也?“对曰:江南困转漕,江北困
15、京操,他困又不止此。且所谓月粮、行粮者, 半与其帅共之,能无穷耶?”上叹息曰:“联在位久不能知,何称为人主!”乃令九卿大臣, 各以其职言军民弊政,而择行之。(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夏对日/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 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B.大夏对日/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 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C.大夏对曰/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 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
16、D.大夏对日/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 上日/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斋醮,一般指请道士设斋坛进行祈祷,借以求福免灾。B.九卿,中国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各代九卿官职不一。C.兵部,又称武部,主要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事宜。D.转漕,占时陆运称转,水运称漕,转漕专指为军队转运粮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陕西发生地震后,马文升建议皇帝及时省察朝政,应积累金帛,减少浪费,早日召回去 陕西监督织造绒褐的内臣,以缓解军民生活困扰。B
17、.傅瀚率九卿进言拯救时弊三十一件事,被皇帝扣留不予答复,后傅瀚再次进言,皇帝才 采纳了意见,之后九卿大臣提出来的事情,皇帝均同意。C.皇帝告诫时任吏部尚书的马文升一定要认真执法,宽严有度,肃清吏治;马文升不辱使 命,依法裁汰不称职的官员两千多人,个个都处置适当。D.刘大夏认为国家民穷财尽,主要是因为朝廷征收徭役税赋没有一定之规,百姓生活贫困, 旦将帅克扣兵卒粮饷致兵卒生活困难。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而侧听弥月,未赐宸断,何以为理? (4分)(2)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4分).刘大夏曾请求辞去职务告老还乡,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答案】B
18、D1. D(1)可我等待您的裁决满一个月了,您还没有下达决断,这是什么道理呢?(2)刘大夏一向把安定内部、排除外患当作自己的应尽职责,所以这道命令一下,朝廷内 外的人们都心悦诚服。2. 年老体弱多病。对朝廷中存在民穷财尽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应对今后国家 可能产生的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刘大夏回答:“我只是说现今征收税赋,征用徭役,没有一定之规。至于其他的 臣还没有说到。就拿臣在两广来说,朝廷每年向广西要铎木,又在广东收购香药,光这两项 费用就在万钱以上J皇帝说:“那是过去的事情,现在这些征敛都已停止J“止谓其不尽有常耳”,“其不尽有常”是
19、“谓”的内容,不可断开,排除AC;“若向者言之”,“向者”是“言之”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 “转漕专指为军队转运粮饷”错误,“转漕”也可指国家常规的粮食运输。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理解并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且将帅克扣兵卒粮饷致兵卒生活困难”并非是对“民穷财尽”的解释,而是对后文 兵卒是否强悍勇猛的回答。故选Do.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侧听”,侧身而听,表示尊敬;“弥”,满;“宸断”,皇帝的裁决、决断。(2) “素”,一向;“翕服”,顺服,悦服。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20、由“臣老且病”可知,刘大夏年老体弱多病。由“今天下民穷财尽,万一不虞,责在兵部。臣自度力不足办。故辞耳”可知,刘大夏 对朝廷中存在民穷财尽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应对今后国家可 能产生的问题。【参考译文】十四年(1501年)春正月,陕西发生地震。兵部尚书马文升上疏说:“神祇最怕灾异之 事,陛下应痛加修省。”他劝皇帝说:“积储金帛以备缓急之需,罢止斋戒供奉以避免浪费。 将去陕西监督织造羊绒粗衣的内宫官员早日召回京师,以苏省民力、缓解军民生活困扰 皇帝采纳了这个意见。礼部尚书傅瀚率领九卿大臣,就消弭灾祸和时政提出三十一件事,不 予答复。傅瀚再次提出说:“民心最容易感化,在于要
21、对他们施以恩泽。陛下所属众臣提出 的三十一件事,都是拯救时弊的当务之急,现在提出就办犹恐来不及,可我等待您的裁决满 一个月了,您还没有下达决断,这是什么道理呢? ”傅瀚第二次提出奏章之后,皇帝才采纳 了九卿大臣们的意见。从这以后,凡是南北府九卿大臣提出来的事情,皇帝均批日“可 三月,保定抚臣献上白鸦以为祥瑞,礼部尚书傅瀚上疏弹劾,认为这不合适,皇帝看过这道 奏章以后,降诏指责并命令把白鸦送还保定。冬十月,马文升改任吏部尚书。十五年(1502 年)正月,考课天下官吏。皇帝在内宫暖阁里召见马文升。告诫他说:“把全国凡是可以朝 觐皇帝的官员名单,全都要汇集编制成册,爱卿你要留心逐个访查,既不要放纵太
22、宽,也不 要苛责冤枉,该提升的便提升,该罢免的就罢免J马文升叩拜说:“陛下这样励精图治,这 是祖宗社稷的福分,臣怎敢不遵命!”从此开始,朝廷裁汰不称职的官员两千多人,个个都 处置适当。把两广总督刘大夏召回京师,任为兵部尚书。刘大夏一向把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当作自己的应尽职责,所以这道命令一下,朝廷内外的人们都心悦诚服。在这以前,刘大夏 在广东和广西,一年之中两次乞请退休离职,皇帝都没有允准。这次调回京师,他在朝堂上 面谢圣恩,皇帝把他召入内殿,问刘大夏说:“朕一向重用爱卿,而爱卿多次以有病为由加 以推辞,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大夏回答说:“臣已经老了,而且有病,现今天下民穷财尽, 万一有什么不可
23、预料的事情发生,责任就在于兵部。臣自我揣度力有不足,所以推辞。“皇 帝默然不语。又过了几天,皇帝又召见刘大夏,问道:“现今征收税赋,征发徭役,都比较 适当,你为什么还说民穷财尽? ”刘大夏回答:“我只是说现今征收税赋,征用徭役,没有 一定之规。至于其他的,臣还没有说到。就拿臣在两广来说,朝廷每年向广西要铎木,又在 广东收购香药,光这两项费用就在万钱以上。”皇帝说:“那是过去的事情,现在这些征敛都 已停止J有一天,皇帝又问刘大夏:“各个卫所的兵卒是不是都很强悍勇武,可以调用呢?“刘大夏回答:“前几天我是说了民穷,而兵卒生活贫困更甚于百姓,至于强悍勇武那就 更谈不上了。”皇帝说:“兵卒在卫所有月粮
24、,戍守征伐有行军粮饷,怎么能说兵卒生活很苦 呢? ”刘大夏答道;“江南困于漕粮转运,江北困于京团营的操练演习,其他地方的困难还 不止这些。而且,所谓月粮、行军粮饷,有一半都被将帅克扣,兵卒的生活怎么能不困难呢?” 皇帝听后,深为叹息,说:“朕在位已经很久,可是这些事情都不知道,怎能称得上是为民 做主啊!,皇帝命令九卿大臣,各以其主管的职事,说说在军民百姓中朝廷的弊政,尔后加 以改革,选择可以推行的,再加推行。五、【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海南省学业水平诊断(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 文,完成各题0 (20分)冬十月戊申,魏主亲告太庙,使高阳王元雍、于烈奉迁神主于洛阳。辛亥,发平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高 全国 语文 模拟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