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教学目标】1 .了解这篇文章的特点是: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情文并茂。2 .学习运用课文主次勾连、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把零碎的材料结构成篇,使文章自 然熨帖,紧密严谨。3 .学习革命先烈的高贵品格和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与坚持对敌斗争、坚信革命必 胜的精神。【重点】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难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一、导入1926年3月18日的那一幕,令鲁迅先生铭心刻骨,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 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又一次失去了好朋 友,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好青年。试想,鲁迅先生会怎样?是沉默还是高声呐喊?1
2、 .了解作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 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 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 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 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 .相关背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配合其军事“围剿”,疯狂地进行文化“围剿他们一
3、 方面利用其御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大肆逮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1931 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 海龙华的特务机关松沪警备司令部。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被捕的 危险境地。鲁迅先生没有畏惧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 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 等文章,深刻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7日至8日, 鲁迅先生怀着无限的悲愤写下这篇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3 .了解“左联五烈士1931年2月7日,左联作家有柔
4、石、胡也频、殷夫、冯铿及尚未加入左联的李伟森与 其他18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牺牲的这5位年轻作家,史称“左联 五烈士“左联五烈士”就义后,左联即刻发表了抗议和宣言,指斥国民党暴行,国内外 进步力量也声讨这一暴行。4 .解题“为了”,表明目的;“忘却”,即忘记;“记念”,即“纪念”,有深切怀念之意。二、研读1 .理清层次结构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6段),写“我”与白莽的三次交往。第二部分:(第7T7段),写“我”与柔石的相处。第三部分:(第18T9段),合写柔石、白莽。第四部分:(第20-33段),写五位青年作家遇害的经过以及“我”的处境和心情。第五部分:(第3
5、4-36段),写“我”对烈士的怀念,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控诉,对革命 胜利的信心。2 .如何理解第14段“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 己背起来。”这句话?“旧道德”指旧有的,在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道德;“新道德”指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损己利人”指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是作者 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3 .第16段中作者连用三个“疑心”,分别指的是什么?第一个“疑心”是指作者对冯铿的印象;第二个“疑心”是指柔石可能受到冯铿的影响,但这个“疑心”又被第三个“疑心” 否定;第三个“疑心”是作者以自己的“偷懒”来反衬柔石的“斩
6、钉截铁”,突出了柔石不畏 艰难的精神。4 .文章第三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内容上:简叙白莽和柔石是“左联”的成员,表明作者和他们的密切关系。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对烈士被捕前情况的介绍转到对烈士被捕遇难的记叙。5 .如何理解第21段结尾处的“逃走” 一词?鲁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的是中国的脊梁。可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只有“逃走”, 才能得以继续奔走、呼告,这足以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6 .鲁迅先生为什么给北斗选送珂勒惠支夫人的木刻?柔石之母的遭遇与该版画的内容相似。作者无法明确地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只好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控诉了当时无言论自由的社会。7 .请简要分
7、析文中柔石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把柔石比作方孝孺的用意。柔石单纯、善良、忠厚,为人随和,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尚缺乏清醒的认识, 这体现了他性格中的“迂他对革命工作热心执着,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 所不惜,这又体现了他性格中的“硬气”。所以柔石是一个天真单纯、勤勉执着、坚毅刚强、 才华横溢、追求光明的进步青年作家。作者把柔石比作方孝孺,是因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 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所敬仰和赞颂;同时,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这是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和控诉。8 .课文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忘却”与“记念”
8、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作者为 什么把它们放在一个标题里?作者把“忘却”与“记念”这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放在一个标题里,看似 矛盾,实际上作者在这一标题里寄寓着深刻的意义。首先我们看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文章开头就写道:“我早己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 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 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 们忘却了结尾又写道:“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 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从这两部分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所谓 的“忘却”,实际
9、上就是“摆脱”“搁置”的意思,也就是将“战友”的牺牲而带来的悲痛 暂时搁置一边,使思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脱离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 战斗纪念死者。8.怎样理解作者引用三个典故的用意?作者在叙述柔石的“硬气”和“迁”的特点时运用了明代方孝孺的典故。作者用这 一典故是为了更鲜明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与“迁”。方孝孺坚决不肯为朱棣起草即 位诏书,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了宗族亲友,实在是“迂”,但他威武不屈、舍生 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被后人敬仰和称颂。作者将其与柔石相比,突出了柔石的 “硬气”与“迂”,同时也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 的罪
10、行,是对反动派暴行的深刻揭露与控诉。作者在写柔石被捕、自己逃走时运用了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作者 用这个典故暗示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没什么两样,更为 深刻的是,作者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像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 实力,继续战斗。作者由自己纪念战友“没有写处”而想到向子期的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逸事。 作者用这一典故,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和向子期相比,以揭露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 夺手段建立晋朝一样,政治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偶有不慎,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没有 写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为了 忘却 教案 2021 2022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