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衡水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按要求在规定 处贴好条形码。2、选择题按题号涂卡,主观题一定要答在相应题号方框内,答错位置不给分。考生注意: 考试中途一律不更换答题纸。3、主观题必须按规定分条作答,否那么零分;有错误要按规定涂改,否那么每处扣2分。4、名句名篇默写,每句每字必须正楷书写,不许连笔,否那么不给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 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在文化全球
2、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 己的文化道路。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 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表达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 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 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 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开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 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 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
3、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表达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 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 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 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 促进了人们的感情。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 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 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 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
4、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 效果并不理想。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 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 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 容海水。10 .以下对诗歌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脚底一声雷”和“顽云拨不开。既写出了雨中的景象,又衬托出有美堂位置之高。 B.颔联用动词连缀意象,摹写风雨在空间的纵横之状,给与读者强烈的立体感
5、和动态感。 C.尾联上句想象用雨水唤醒醉酒的谪仙李白,此为虚写;下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大雨如注,实中有虚。D.诗歌以雄奇的笔调描写有美堂所见,骤至之雨由远而来,横跨大江,呼啸奔来。11 .本诗颈联暴雨的描写很传神,请赏析。【答案】10. A 11. (1)暴雨降临,西湖竟如金杯中斟满的酒高出了杯面,雨声竟如羯 鼓被千枝鼓杖赶着打击。(2)运用比喻和想象。把雨后西湖比作盛满美酒满溢的酒杯,把雨 声比作敲鼓之声,生动形象传神。(3)视听结合。诉诸听觉视觉,多角度结合突出了雨的暴, 生动传神。【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A. “既写出了雨中的景象”错误,不写雨中景
6、象,写的是暴雨来临之前的景象。应选Ao1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题目指出本诗颈联暴雨的描写很传神,要求进行赏析。赏析诗句首先明确诗句所写内容,然 后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对诗句运用的而手法技巧进行分析。本诗颈联“十分激涌金樽凸,千 杖敲铿羯鼓催”,具体描写暴雨。雨落在西湖里,水汽蒸腾,西湖像一只盛满水的金樽,几 乎要满溢出来;雨声急促激切,又如羯鼓声,敲打着这世界。这两句从高处着眼,气势充分, 绘声状形,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而用夸张的手法,把巨大的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 比作羯鼓声,想象都很奇特。同时是运用视听结合多角度结合突出了雨的暴。“十分激熊金 樽凸”是写雨势的大,属于视觉。
7、“千杖敲铿羯鼓催”是写雨声的急和响,属于听觉。所以 本联采取视听结合以及比喻想象等手法形象写出了暴雨的“暴二具体作答时,先指出运用 的手法技巧,然后再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2 .名句默写。(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J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 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3)韩愈在师说中,用“, ”揭示了 “弟子不必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
8、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须臾”“受”“术业”。五、课内知识考查(每题2分,共计24分).以下有关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变宫、变羽称为七音。B.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C.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高级的音乐。所以后来用“阳春 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D.乐师是古代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J【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 “变羽”错误,应为“变徵”。应选A
9、o14.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瘦削(xid。) 歌B.弄堂(long) *C.包扎(ZQ)牒D.内疚(jiu)粟【答案】cA.瘦削(xid。) 歌B.弄堂(long) *C.包扎(ZQ)牒D.内疚(jiu)粟【答案】c砥砺(di) *博闻强识(shi)双簧(huang) *情谊(yi)复辟(pi) 叱咤(zhd)引亢高 菲(fi)薄开花结果(jio)文恬武嘻 接载(zdi)即将(jl)通关文 参与(yu)艰苦卓绝(zhu6)不寒而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 “瘦削”的“削”应读作“xuV; ”复辟”的“辟”应读作“bi”;
10、“引亢高歌”的“亢”应写作“吭&“博闻强识”的“识”应读作“zhi”; “菲薄”的“菲”应读作“文恬武嘻”的“嘻”应写作“嬉二D. “内疚”的“疚”应读“不寒而粟”的“粟”应写作“栗二应选Co.以下句子停顿不正确为一项为哪一项()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吾从而/师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朗读断句能力。D.结合句意断句。“从”,跟随;“而”,连词,无义;“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句意: 我跟随他然后向他学习(以他为师)。正确为“吾从/而师之二 应选Do.在以下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会分析句子成分结构;然后 熟知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其语法特点,常见标志;最后准确理解句意,结合语境进行 判断。此题要求选择“以下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A项,判断句,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B项,定语后置句,调整“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 健的筋骨。C项,被动句,介词“于”表被动。句意: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时俗的拘束。
12、D项,宾语前置句,否认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调整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句意:古人 没有欺骗我啊!应选Do.以下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天长日久,人们对报刊杂志上的错别字也就习以为常了。B.在很多城市,泥水匠月收入已经超过万元,虽然钱多,比刚毕业的大学生高,但新生代 农民工除了看收入外,更注重工作的环境,未来建筑业将面临劳动力更加短缺的局面。C.目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D.全长8公里的襄樊大道,是连接襄阳古城、樊城旧城和城市窗口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全 线将设计11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
13、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报刊杂志”并列不当,不合逻辑,“刊”包含“杂志”,应改为“报纸杂志”或“报刊”;B.语序不当,将“虽然钱多”与“比刚毕业的大学生高”换顺序;C. “过于溺爱”成分赘余,“溺爱”就是“过分宠爱”,因此应删掉“过于”。应选D。18.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绝江河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惑矣 C.孰能无惑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D.那么耻师焉不耻相师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绝:横渡/停止;B项,惑:疑难问题/糊涂;C项,无:没有/无论;D项,
14、耻:以为耻应选Do19.以下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为哪一项()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古之学者必有师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木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的能力。A项,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B项,先后:先和后,早与晚;C项,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D项,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数人。应选Bo20.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非生而知之者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或师焉,或不焉【答案】A【
15、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掌握通假字 能力。B项,“有”同“又”,又;C项,“受”同“授”,传授;D项,“不”同”否。指不从师学习。应选Ao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而耻学于师(耻辱)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族人)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普遍) 而闻者彰(彰显) 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而耻学于师(耻辱)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族人)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普遍) 而闻者彰(彰显) 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而耻学于师(耻辱)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族人)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全面、普遍) 而闻者彰(彰显) 21.对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A.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知
16、晓)B.善假于物也(借助)C.金就砺那么利(接近)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知道,懂得)【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就智慧通达而行为没有过失了”。知:通“智”,智慧。”而 耻学于师”意思是“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二耻:意动用法,以为耻。B.“士大夫之族”意思是“士大夫这一类人二族:一类人。D. “而闻者彰”意思是“却听得清清楚楚”。彰:清楚。应选Co22.以下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早几年,在延安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 这个标语的意思并不坏。B.俗话说:
17、“到什么山,唱什么歌J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 看情形办理。C.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着你,你会不会觉得 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D.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 “又说”后面要加冒号,因为这是直接引用。应选B。23.以下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喜爱)B.而今安在哉?(哪里)C.身被十余创(表被动) *D.旧庙祭用牛,世宗晚年欲以他牲易
18、之(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有一个楚人,他疼爱自己的孩子,虽然他吝惜钱财,但孩子的请求他都容许。爱: 吝惜。C.句意:身上受了十几处伤。被:受、遭受。D.句意:过去举行庙祭用牛,世宗晚年想用别的牲畜代替。易:代替。应选Bo24.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循声而望,如血的夕阳下,青白色的蒙古包茕茕孑立。而蒙古包外,一群雄壮的骆驼闲步 于戈壁滩:好一幅落日骆驼图!出生于四川阿坝的歌手云朵,独创“云端音”,高音音域跨越三个半八度,她演唱成名曲爱是你我时穿云裂石,令听者为之一振。 中方因不满韩部署“萨德”导弹
19、防御系统而实行“限韩令”,这已经让朴槿惠头痛不已,“闺蜜门”事件的出现更让她感觉好像如芒在背。 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孙杨真正的成熟起来,面对霍顿的狂喷与挑衅,他却充耳不闻,最 终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法国的企业早在多年前就进入波兰,在今天的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比比皆是,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尽人皆知。 对于刚刚起步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登高自 卑,决不能好高鹫远,妄想一步登天。A.B.C.D.【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那里,形容孤单无依无靠。此处使用对象是“蒙古包
20、”,用 错对象。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嚓亮。此处用来形容歌手云朵的歌声瞭亮, 正确。如芒在背: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极度不安)。此处“好像”与“如” 语义重复,错误。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意见。此处语境指孙杨对霍顿的狂喷与挑衅 置之不理,使用错误。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语境指法国的企业的广告常见,使用正确。 登高自卑:登上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语境是对刚 刚起步开始创业的大学生的告诫,正确。应选Bo六、语言运用题(25题-30题,每题3分,31题6分,共计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武侠小说大师古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如果,就放他去菜市场,他会重新 萌发对生活的热爱。作家雪小禅对菜市场,她说:“我有一个癖好,就是每到一个地 方都会去菜市场逛逛,因为那里充满了烟火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古龙先生所见大 抵相同。走进菜市场,你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生龙活虎的世界:迅速收钱、找零、装袋、过秤,摆 摊者在整个过程中橹起袖子,大声吆喝,极富节奏感。买菜的大都是主妇,为一日三餐的性 价比,她们使出,在这里“斗智”一番。就连平素较弱的女性,为了准备一桌丰富 可口的饭菜,一进菜市场,便也仔细地挑拣蔬菜,麻利地装进大袋小袋菜市场蕴含着无穷的生活哲理。姜昆的相声段子就巧妙地拿“菜市场”说事:“
22、生活就 是大白菜,(),内容丰富,层出不穷。”通俗易懂,又让人 O.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迅速装袋、过秤、收钱、找零,摆摊者在整个过程中搭起袖子,大声吆喝,极富节奏感。 B.摆摊者橹起袖子大声吆喝,迅速收钱、找零、装袋、过秤,整个过程极富节奏感。C.摆摊者橹起袖子大声吆喝,迅速装袋、过秤、收钱、找零,整个过程极富节奏感。D.迅速收钱、找零、装袋、过秤,摆摊者在整个过程中大声吆喝,搭起袖子,极富节奏感。25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种了一茬又一茬B.吃了一顿又一顿C.品了一遍又一遍D. 扒了一层又一层2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
23、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穷途末路B.走投无路C.走投无路D.穷途末路A.穷途末路B.走投无路C.走投无路D.穷途末路A.穷途末路B.走投无路C.走投无路D.穷途末路一见钟情 情有独钟 一见钟情 情有独钟浑身解数 浑身解数 绞尽脑汁 绞尽脑汁叹为观止 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 叹为观止【答案】25. C【答案】25. C【答案】25. C26. D 27. B【解析】【2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迅速收钱、找零、装袋、过秤”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是先“装袋、过秤”之后,再“收 钱、找零”,可排除BD; “摆摊者在整个过程中极富节奏感”搭配不当,应是“整个过 程极富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2021 学年 河北省 衡水市 第二 中学 高一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