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中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ocx
《统筹城乡发展中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筹城乡发展中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筹城乡开展中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比拟研究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Vocational Agricultural Education for New Generation of Fam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Regions 王东强/田书芹作者简介:王东强,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田书芹,重庆文 理学院经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重庆402160)原发信息:教育开展研究(沪)2015年第20159期 第70-77页内容
2、提要:目前,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明显,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妇 女化现象不断扩展,新型职业农民正走向结构性短缺,“农民荒”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开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 因素。在统筹城乡开展中,基于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的开展态势,本文从实施原那么、适用条件、难点阻力和配 合机制等方面对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学分制银行、城 乡统筹、校企深度合作、区域协作等四种典型模式进行了 比拟分析,并提出推进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实施的现 实路径。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Vocational Agricultural Education for New Gener
3、ation of Fam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Regions关键词: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the new generation of farmer/vocational agricultural education 育间实现学分互认,目前还缺乏普遍公认的折算方法。因此,该模式实施 过程中加强学员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学分互认机制就成为提高 新时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城乡统筹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可能存在 城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断裂。该模
4、式虽然外表上看是城市职业教育 培训机构和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两者共同的责任,但是如果缺乏明确的 分工和有效的配合,要么导致两者都不去做或做不好的职业教育培训空 白地带,要么造成政出多门、相互推诿、权责交叉、重复培训等问题。 二是可能存在政府买单,新生代农民不买账”问题。如果不能统筹 新生代农民的多层次的培训需求,可能会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和城市职 业教育培训、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两张皮现象。因此,如何打破城 乡职业教育培训二元管理体制和城乡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的条块分割,强 化中职和高职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有效对接,成为 该模式有效实施的难点和重点。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校企
5、深度合作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可能 会存在“简单化现象。很多人简单认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就是为企业定 向培养人才,这可能导致很多新生代农民对订单企业不感兴趣,甚至出现 签约后违约,与订单企业产生劳动纠纷。二是校企深度合作可能因为利益 的异化导致外表化现象。由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可能存在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为自己储藏人力资源甚至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思想。因此,该模式 的有效运行有赖于新时代农民和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需要职业教育培训 机构和企业之间各要素全面而有效的整合。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区域协作模式一方面区域协作对象选择难 度大,可能造成模式实施过程中暂时中断。在实践中,该模式的协作对象 选择往往依赖
6、于个人的人脉关系,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果缺乏全面的调研 和统筹的考虑,可能存在区域协作模式不固定、合作松散、缺乏制度约束 等问题。二是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区域协作模式比拟复杂,操作繁 琐,可能会增加实施难度。该模式不仅要考虑区域之间新生代农民人力资 源构成、区域文化、师资力量、教材选用、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实践教 学等协作要素的全面对接,还要考虑政府、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新 生代农民等主体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尤其是区域各主体的利益协调。 因此,建立区域之间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实现区域协作 主体的有效衔接不仅是该模式有效实施的难点更是重点。4.配合机制的差异纵观新生代农民职
7、业教育培训的学分制银行模式、城乡统筹模式、校 企深度合作模式和区域协作模式,其操作过程中的配合机制,都以提高职 业教育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完善四大机制”牵引的保障体系,以此推动 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有效实施。一是动力机制。主要是推进新 生代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二是衔接机制。建立政府、企 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新生代农民等多元主体有效衔接的互动机制。三 是平衡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城乡、校企和区域 之间资源共享机制、利益提供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四是支持机制。加强 政府统筹,完善其在职业教育培训立法、政策制度、城乡一体化体制、区 域协作机制的支持体系。教育部办
8、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行弹性学 制,有效学习年限为26年,允许学生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 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显然,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学分制银行 模式允许学员打破学期制的约束,可能导致学员管理难度加大,因此,需 要健全的学员导师制度和辅导员制度以及完善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学分 制银行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式既可以理论教学,也可以实践教 学;既可以课堂教学,也可以远程教学;既可以集中性地采取课堂讲授、 小组讨论、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也可以分散性地利用慕课资源、 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就需要
9、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 评培训的学分既可以是课程学分,也可以是相应的从业经历、职业技能和 学习培训经历、表彰奖励而获得的认定学分。因此需要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具备完备的招生录取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间学分转换制度、 认定学分折算制度、网络选课制度作为学分制的配合机制。在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统筹城乡模式中,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 构了解新生代农民的特征,掌握区域农业产业开展的实际,容易采取符合 新生代农民喜闻乐见的教育和培训方式。城市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不仅具 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体系和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而且
10、拥有坚 实的产业基础和成熟的劳动力市场,更有利于拓展新生代农民的农业产业 经营能力、农业企业管理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因此,城乡职业教育培训 资源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但要提高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必须鼓励民间投资,健全以政府财政为主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 配置和增长机制,创新新生代农民城乡之间的中职和高职的衔接机制,健 全正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的衔接机制。在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职业教育培训机 构拥有丰富的实训基地、先进的实验设施、精干的职教师资、大量的科研 成果、科学的教学模式等职业教育资源,农业企业拥有充足的生产车间、 技术精湛的研发人员,经验丰
11、富的经营管理人员。因此,要推进新生代农 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校企双方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必须构建职业教育培训机 构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共商机制,共同研究制定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培训教材等 各个环节,建立职教师资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交流机制,完善校企利益分 享和本钱分担机制,推进校企文化融合机制。一般来讲,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区域协作模式主要适用于兴旺 地区与不兴旺地区的协作,运作模式是先在不兴旺地区农村招生,然后在 当地学习1-2年的基础知识,然后到兴旺地区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并进行行业实习,最后学成后回到不兴旺地区。因此,该模式借助兴旺地
12、区的就业容纳力和优质的职业教育教育培训资源,促进不兴旺地区新生代农民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现代化农业就业能力。这有助于不同区域的职业 教育培训机构相互借鉴对方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职业教育培训质量; 师资交流等方式更进一步加强了不兴旺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 力量,有助于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因此,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必 须建立校区域协商机制,推进区域各要素之间的深度协作机制,构建区域 利益提供和风险共担机制,确保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三、推进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施的现实路径.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学分制银行模式、统筹城乡模式、校企深 度合作模式、区域协作
13、模式的实施原那么和配合机制比拟研究说明,四种模 式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政府的统筹或者主导作用。因此,新生代农民职业 教育培训模式实施,一是要加强政府统筹。根据职业教育的公益性特点,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的主导作用,逐步推进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 培训的免费模式,出台现代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善城乡统筹、校企合作、 区域协作的长效机制,健全新生代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二 是要建立社会治理体系。要提高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最 根本的是处理好政府、企业、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社会组织 等不同主体的目标协调和多元互动关系,7建立政府针对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
14、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施需要一系列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户籍、社会保 障、财政、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这些公共服务必须 由政府予以提供。1 .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比拟分析显示,学分制银行模式、统筹城乡模式、校企深度合作模 式、区域协作模式的难点阻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备导 致协作对象选择的空间有限。因此,一是要建立针对新生代农民的包括中 等农业职业教育、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和旨在提高岗位胜任力的职业培训等 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在职业教育领域,完善高职高专、职教本 科、职教硕士、职教博士等不同层次相互衔接的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体 系。在
15、职业培训领域,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建议把职业 指导和职业预备课程提前植入新生代农民中学阶段,形成职业预备教育、 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一体化的新生代农民职业培训体系。二是在职业教育 培训机构方面,形成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 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推广服务 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 基地”的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多中心格局。8三是鼓励行业协会和企 事业单位投资兴建职业院校、企业大学和培训机构,形成公办和民办并举 的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四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形成专注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
16、渔业和农业企业经营等多领域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2 .结合实践因地制宜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适用条件比拟分析说明,学分制银行 模式一般适用于区域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并且职业教育培11机构教学质 量较好的城镇化地区;城乡统筹模式一般适用于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培训I力 度比拟大的半城镇化地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一般适用于地方农业产业基 础雄厚,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新型农业产业园区;区域协作模式 一般适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开展不平衡并且区域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可以互补 的欠兴旺地区。因此,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在实践运用过程中, 应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原那么,区别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 经
17、济社会开展水平,尤其是该区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根据当地产业基 础、资源条件、教育观念和职业教育培训水平,灵活选择不同的新生代农 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绝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简单地信奉拿来主 义。3 .离不开新生代农民的积极参与在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适用条件和配合机制匕戢分析过程 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无论哪种模式都需要新生代农民有参与职业教育 培训的强烈愿望,并且需要创新新生代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激励机 制。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很多政府投入巨额经费为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 训买单,但新生代农民不买账,许多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出现叫 好不叫座、档次高而吸引力弱”的尴尬局面,使职业教育培训实效性
18、大打折扣,新生代农民得到的实惠非常有限。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新生代职业教育培训工程的吸引力。全面推进新生代农民免费职业教育制度,降低新生代农民的学习费用;推进职业院校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转变职业教育培训教学范式,提升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从而提高职业教育 培训吸引力。另一方面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衔接机制。强化就业准入 制度,使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新生代农民获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并顺利实 现就业;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新生代农民的职位晋升、职业开展和 社会保障提供不断向上的科学通道。4 .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实现最终要在农村当地解决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优劣势分析说明,无论是政府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筹 城乡 发展 新生代 农民 职业教育 培训 模式 比较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