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自测试题39.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自测试题3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自测试题39.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内容要点的探究性学习属于()。A.发现式探究B.推理性探究C.实验式探究D.启发式探究【答案】 A2. 【问题】 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解放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B.理论联系实际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D.科学性与思想
2、性相统一【答案】 D3. 【问题】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问,提高产蛋率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答案】 A4. 【问题】 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A.无子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变异B.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基因重组C.用花粉(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基因突变D.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 A5. 【问题】 某农场
3、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答案】 D6. 【问题】 教师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A.配置性评价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7. 【问题】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B.可遗传的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答案】 A8. 【问题】 教师以预先设定
4、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A.配置性评价B.效标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9. 【问题】 “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属于表述教学目标时的哪个要素()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 C10. 【问题】 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 C11. 【问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社D.个别差异性【答案】 B12. 【问题】 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
5、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答案】 A13. 【问题】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答案】 D14. 【问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社D.个别差异性【答案】 B15. 【问题】 在学习了有关真菌的知识后,可以
6、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平菇养殖场、食用菌厂,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到学校的生物园自己动手养殖平菇,明白了椴木栽培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以及代料栽培的优点。通过讨论,学生充分理解了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增强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以上教学活动体现了从哪一方面渗透STS教育 ()A.结合日常生活B.联系生产实际C.关注社会热点D.引入科技成果【答案】 B16. 【问题】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
7、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韵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 D17. 【问题】 2010年5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OsSP1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1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答案】 A18. 【问题】 重在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
8、.地方课程【答案】 B19. 【问题】 4岁的瑞瑞不小心把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段【答案】 B20. 【问题】 资料表明人参皂苷的某些成分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此研究需进行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外培养此动物细胞一般需加动物血清B.添加饲养层细胞可避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C.人参皂苷成分不能促进细胞核内的DNA复制D.可用克隆培养法培养神经干细胞【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下列活动
9、中属于体育活动的是( )A.夏令营B.春游C.文艺会演D.冬令营E.实验制作【答案】 ABD2. 【问题】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A.目的性B.确定性C.序列性D.认知性【答案】 ACD3. 【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A.知识观B.教学观C.学习观D.教师观E.学生观【答案】 AC4. 【问题】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A.传道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示范者角色D.管理者角色E.父母与朋友角色【答案】 ABCD5. 【问题】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招聘B.续聘C.解聘D.不聘E.辞聘【答案】 ABC6. 【问题】 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性
10、因素是( )。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教师的权威【答案】 B7. 【问题】 动机的功能有( ) 。A.激活功能B.调整功能C.持续功能D.强化功能E.指向功能【答案】 AD8. 【问题】 学校课程的设置直接受制于()的规定。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E.政治制度【答案】 AB9. 【问题】 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A.学生发展B.学科体系C.社会需求D.教育发展【答案】 ABC10. 【问题】 教师为人师表应做到( )A.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B.衣着得体,语言规范C.作风正派.廉洁奉公D.自觉抵制
11、有偿家教E.健全人格,身体力行【答案】 ABCD11. 【问题】 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学生主体性原则E.个别化对待原则【答案】 ABCD12. 【问题】 我国选择小学课程计划的内容有()。A.教学目标的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E.学生的课外活动【答案】 ABCD13. 【问题】 我国的教育结构确定了以下哪几种类型?()A.基础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E.成人教育【答案】 ACD14. 【问题】 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模式包括的成分有( )。A.接纳者B.处理者C
12、.加工者D.记忆E.作用者【答案】 ABD15. 【问题】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学校称为()。A.校B.塾C.序D.斋E.庠【答案】 AC16. 【问题】 想象的特点有()A.超前性B.形象性C.流行性D.独特性E.新颖性【答案】 B17. 【问题】 下列属于健康概念的有()。A.自我意识正确B.获得他人肯定C.身体健康D.心理健康E.社会适应良好【答案】 CD18. 【问题】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A.成文的正式规范B.口头约定的规范C.约定俗成的规范D.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E.潜意识遵循的规范【答案】 AD19. 【问题】 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A.一定
13、的共同生活准则B.明确的共同目标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E.一定的组织结构【答案】 ABC20. 【问题】 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A.职权结构B.角色结构C.师生关系结构D.生生关系结构E.直线职能结构【答案】 A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下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关于“比的基本性质”的部分教学内容,请阅读并据此回答问题。(1)请写出比的基本性质。(2)确定本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3)设计本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答案】(1)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2)教学难点:理解
14、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3)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提出问题“谁能直接说出80+25的商,你是怎么想的,根据是什么6/8约分后是多少,根据是什么怎样求出下列比值3:2,8:4,7:21,24:5。讲授新课教师活动:想一想,以前学习过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一下在比中又有怎样的规律将6:8和12:16这两个比找出来,向学生提出问题,两个比有什么共同特点(比值都相等)有什么不同点(前项和后项都不同),既然这样我们可以说6:8=12:16吗让学生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探讨6:8与12:16的关系。68=(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南省 教师资格 自测 试题 3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