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3琵琶行并序 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3琵琶行并序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3琵琶行并序 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并序一、教学目标1、理解表达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2、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丰富内容;3、描写音乐的艺术二、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邦(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 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 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那么 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
2、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 成就大不如前。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H一卷。代表作:?白牡丹?买花?暮江吟?长恨歌?琵琶行?观游鱼?鸟?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 宫词?知识点:“元白(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刘白(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并称)“元轻白俗-苏轼?祭柳子玉文?: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二人在诗歌革新中取 得杰出成就,但白诗过于强调通俗平易,元诗还流于轻佻淫靡.后人”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 靡于元稹,故苏轼讥之为“元轻白俗。白居易生平与创作:A、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话,名词)凡六百一F六言(字,名
3、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2、数: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3、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答复,动词)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4、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6i)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Ci)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Oi)5、轻: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商人中立轻别离(轻视,动词)6、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B、古今异义词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阑干:古:参过失杂,纵横散乱。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向前:古:从前、刚刚。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老大:
4、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颜色:古:神态、脸色。今:色彩。C、文言句式歌以赠之(宾语前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送客(于)溢浦口(省略句,于,在)感斯(于)人言(省略句,于,被)沉吟放拨插(于)弦中(省略句,于,在)四、探究与思考讨论话题:1、你喜欢?琵琶行?一诗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2、你喜欢白居易其他诗篇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3、唐代三大诗人,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的诗?为什么?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
5、“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秦中吟?,?新乐府?后期(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 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 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2解题(1)关于歌、行、弓I:?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 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 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关于小序: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
6、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 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3)?琵琶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另外还有一篇非常有名的 长篇歌行体叫?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 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所以白居易用这种手法很自如。?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 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 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表达的层 次清楚,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说明白 诗语言确实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境地。琵琶行(原文)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留神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
8、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 .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 马。期间送客流浦口,唐宪宗元和十年, 马。期间送客流浦口,白居易任谏官,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 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4.疏通字词贾(g。)人荻(di)花管弦(xidn)六幺(yGo)钿(diGn)头呕哑(6uyG)嘲帆zhGozhd)虾(hG)蟆陵5.琵琶行并序(原文朗诵录音)对照课本6 .课文详解小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答: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
9、基调。本诗是一 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2)全文结构与内容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局部:A、第一局部:第一诗段: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潺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在 远离京都的潺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 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助兴的音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层: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 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
10、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 最后借用秋江月影,衬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 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第三层:概括写出主客对突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 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 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B、第二局部:第二诗段: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 愁暗恨。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 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第一层:写
11、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 ”问 ”移 ”添 ”回 ”开宴 ”呼 “唤 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 “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 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 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 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消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
12、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 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表达。)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 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 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的比喻比照在不同弹法下产 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 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3琵琶行并序 教案 2021 2022 学年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三 单元 琵琶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