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教师资格高分提分卷9.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贵州省教师资格高分提分卷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贵州省教师资格高分提分卷9.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适当讲授()知识。A.天文B.几何C.读写D.修辞【答案】 C2. 【问题】 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C.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答案】 B3. 【问题】 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 征。这是为学生提供()。A.比较B.变式C.正例D.反例【答案】 D4. 【问题】 环孢霉素
2、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可用于()。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消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答案】 A5. 【问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答案】 D6. 【问题】 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鲁宾和卡门
3、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 C7. 【问题】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虚拟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 D8. 【问题】 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答案】 C9. 【问题】 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是()者。A.行为主
4、义B.经院主义C.科学主义D.人文主义【答案】 D10. 【问题】 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感和态度【答案】 B11. 【问题】 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实例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B.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C.用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D.用玉米种子繁殖后代【答案】 D12. 【问题】 夸美纽斯主张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A.“泛德教育”B.“泛体教育”C.“泛美教育”D.“泛智教育”【答案】 D13. 【问题】 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A.让
5、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 B14. 【问题】 ( )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A.内部反馈B.外部反馈C.方法反馈D.形式反馈【答案】 B15. 【问题】 刺绣工人不小心被针刺到了右手食指,她迅速缩回右手并感觉疼。以下对该反射的分析错误的是()。A.“针刺”是引起缩手反射的非条件刺激B.缩手反射的感觉器位于右手食指的皮肤内C.缩手反射并感觉到疼痛都是高级神经活动D.上述反射活动说明脊髓有反射和传导功能【答案】 C16. 【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掌握()的过程。A.直接
6、经验B.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为辅D.运动技能【答案】 B17. 【问题】 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是()。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 C18. 【问题】 水稻种子在萌发时,长时间缺氧会引起“烂芽”的主要原因是()。A.酒精中毒B.乳酸中毒C.丙酮酸中毒D.二氧化碳中毒【答案】 A19. 【问题】 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A.维果茨基B.加里培林C.加里宁D.赞可夫【答案】 B20. 【问题】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的特征。A.广泛性B.普遍性C.强制性D.全民性【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
7、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B.威尔逊C.孟子D.荀子E.洛克【答案】 D2. 【问题】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髙难度教学B.高速度教学C.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D.理解学习过程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答案】 ABCD3. 【问题】 教学设计的特征包括()A.指导性B.操作性C.预演性D.隐含性E.难控性【答案】 ABC4. 【问题】 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等级,下列选项中,属于的有( )。A.接受B.形成价值观念C.分析D.反应E.操作【答案】 ABD5
8、. 【问题】 教学中运用启发性原则要注意( ) 。A.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人深,由简到繁B.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C.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D.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E.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答案】 BCD6. 【问题】 下列表述符合谈话法优点的是( )。A.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C.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答案】 ABCD7. 【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道德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E.主观性原则【答案】 ABCD8. 【问题】 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是()A.效果律B.联结律C.准备律D.反应
9、律E.练习律【答案】 AC9. 【问题】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括( )等成分。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E.道德伦理【答案】 ABCD10. 【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有()A.个别指导B.开放教学C.现场教学D.小队教学E.复式教学【答案】 AC11. 【问题】 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答案】 BCD12. 【问题】 概念的结构包括( )。A.概念名称B.概念定义C.概念特征D.概念水平E.概念实例【答案】 ABC13. 【问题】 中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包括()A.认知因素B.
10、人格因素C.人际关系D.学校因素E.环境因素【答案】 ABC14. 【问题】 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B.明确的共同目标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E.一定的组织结构【答案】 ABC15. 【问题】 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答案】 AD16. 【问题】 主张教育应以社会为本,依照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有()A.孔德B.声棱C.康德D.裴斯泰洛齐E.涂尔干【答案】 A17. 【问题】 课堂教学中有交流传
11、递可分为( )。A.提问方式B.程序学习方式C.小组学习方式D.研究方式E.讨论方式【答案】 ABC18. 【问题】 教师的教育研究是 A.解释教育的研究B.改进教育的研究C.置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D.为了教育的研究E: 关于教育的研究【答案】 BCD19. 【问题】 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 )。A.国家课程B.知识性课程C.技能性课程D.地方课程E.学校课程【答案】 AD20. 【问题】 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包括()。A.现代的教育观B.现代的学生观C.现代的教学观D.素质教育观E.现代的教育质量观【答案】 AB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案例:这学期,王
12、老师计划在高一年级的教学中应用一款新的教学软件。在第一节课的导课环节,王老师并没有按照常规直接讲授“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等,而是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这款软件的基本功能和账号注册、登录步骤,然后让每个学生创建账号和密码。当同学们登录后并讨论谁登录最快时,王老师点击软件上“登录名单”面板的“登录时间”,并将结果展示在投影屏幕上,揭开谜底。同学们通过该活动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此时,王老师顺势导出本课课题。随后。王老师通过多次与学生问答、互动,启发同学们全面了解信息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作用。为巩固学习成果,王老师与同学们玩了一个“抢答游戏”,通过软件反馈的抢答结果,王老
13、师筛选出抢答最快的同学回答问题。下课前,王老师让同学进入该软件的“测试考试”模块完成“信息技术基础”测验。测验结束将结果展示在投影屏幕上。之后,王老师根据“一目了然”的结果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补充讲解。问题:(1)与直接导课相比,王老师的导课有什么不同(2)王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中利用软件支持了哪些教学活动【答案】(1)与直接导课相比,王老师采用了创设情境、设置活动任务的形式进行导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讨论、启发谈话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更直接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2)5E老师在这节课的新课导入环节的教学中利用软件创设情境开展任
14、务学习,学生从中直观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激起了学习新课的兴趣。在巩固练习环节,王老师通过软件来呈现“抢答游戏”的抢答结果,在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在小结测验环节,同学们通过软件中的“测验考试”完成了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测试题,软件及时给予反馈结果,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为王老师改进教学,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提供了参考。2. 阅读某教师“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教学设计,回答下列小题。案例:【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故乡中的人物形象,知道了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本节课我们也借鉴这种手法,探究文
15、章的主旨。【比较阅读】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回顾这段文字:“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读着这段优美的文字,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小英雄形象。说到少年,社戏中也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请大家比较社戏中的少年和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找出他们的相似点。年龄:和“我”年龄相仿,十一二岁。生活环境:离海边不远的偏僻的农村。生活状况:无忧无虑。和“我”的关系:和“我”以哥弟相称,与“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性格特征:活泼、勇敢、热情、纯真通
16、过比较,我们发现他们非常相似,我们可以把少年闰土看成社戏中那群少年中的一个。他们都是“我”在故乡亲密无间的小伙伴,是充满阳光的、美好的少年。【讨论续写】当年的小英雄闫土长大后,却变成了一个迟钝麻木的“木偶人”。二十年后,社戏中这群孩子在故乡见到“我”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讨论:二十年后,长大了的社戏中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答案】(1)题干教学设计“比较阅读”环节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温故知新。比较阅读是深入研读的重要形式之一。题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对故乡社戏中不同少年形象的比较阅读,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思考、分析、对比,发现并归纳不同少年形象所展现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贵州省 教师资格 高分 分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