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证通关模拟题24.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证通关模拟题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全国高校教师资格证通关模拟题2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品德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一种()。A.心理现象B.社会现象C.生理现象D.管理现象【答案】 A2. 【问题】 按照迁移的内容,学习迁移可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答案】 D3. 【问题】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集体D.正式群体【答案】 C4. 【问题】 “没有语法或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内完成”,这告诉我们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的要素是( )。A.具体B.
2、客观C.标准D.条件【答案】 C5. 【问题】 “活泼好动、行为敏捷”是下列()的表现。A.能力B.气质C.兴趣D.性格【答案】 B6. 【问题】 被称为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答案】 C7. 【问题】 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高尚的道德思想B.渊博的知识C.师生的平等交往D.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答案】 C8. 【问题】 测验的()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B9. 【问题】 用多种感觉通道识记时效果最显著的智力类型是()。A.视觉型B.听觉型C
3、.动觉型D.混合型【答案】 D10. 【问题】 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B.锻炼师德意志C.坚定师德信念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 D11. 【问题】 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答案】 D12. 【问题】 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 )。A.澄清技术B.具体化技术C.提问技术D.面质技术【答案】 A13. 【问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哪种形态的陈述性知识( )。A.有关事物名称或符号的知识B.有关简单命题性知识或
4、事实性知识C.有多个命题构成的组合性知识D.获得性知识【答案】 C14. 【问题】 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A.皮格马利翁效应B.“自己人”效应C.威信效应D.“名片”效应【答案】 D15. 【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 A16. 【问题】 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大势力”的流派是()。A.人本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认知心理学派D.行为主义学派【答案】 A17. 【问题】 为了使学生顺应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反思所谓
5、“应试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推进( )。A.通识教育B.素质教育C.人文教育D.实践教育【答案】 B18. 【问题】 效度是( )。A.绝对的B.相对的C.惟一的D.随机的【答案】 B19. 【问题】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未发现能支持其学说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证据的是()。A.形式训练说B.同化迁移说C.概括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 A20. 【问题】 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学术诚信的三项简单而有效的原则为( )。A.当你声
6、称自己做了某项工作时,你确实是做了B.当你发表言论时,你应该就熟悉的领域陈述真实的想法C.当你介绍研究资料时,你应该公正真实地介绍它们D.如果你使用了别人的工作,你要公开准确地引注它【答案】 ACD2. 【问题】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个基础工程涉及到( )。A.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B.深化教育改革C.加快教育现代化D.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案】 ABCD3. 【问题】 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点包括( )A.自发与组织并存B.理性与激情并存C.行为目标可大可小D.易被暗示利用【答案】 ABCD4. 【问题】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主要表现在( )。A.把党的思想建设摆
7、在首位B.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C.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D.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答案】 BCD5. 【问题】 作为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应提倡的功利意识是( )。A.见利忘义B.急功近利C.义利兼顾D.见利思义【答案】 AB6. 【问题】 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一般有以下形式( )。A.直线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平衡型组织结构E.矩阵式组织结构【答案】 ABC7. 【问题】 高校培养目标在性质上具有( )。A.主观性B.客观性C.具体性D.多样性E.抽象性【答案】 ABCD8. 【问题】 促进大学生认知发展的教育对策是( )
8、。A.加强多边协作,形成大学生认知促进的合力B.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C.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D.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答案】 AC9. 【问题】 山西真题:我国学校教代会的职权有( )。A.评议奖惩权B.审议建议权C.审议通过权D.评议监督权E.审议决定权【答案】 BCD10. 【问题】 教师的道德理想内容包括( )。A.崇高的理想信念B.教书育人C.以人为本D.为人师表【答案】 ABD11. 【问题】 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
9、是师德教育的任务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 AC12. 【问题】 学生不得转学的情形有( )。A.入学未满一学期的B.有1门以上科目考核成绩不合格C.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D.应予退学的【答案】 ACD13. 【问题】 我国最早的一批近现代大学包括()。A.太学B.书院C.京师大学堂D.天津中西学堂确认答案【答案】 CD14. 【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A.适时原则B.完整原则C.经济原则D.实践原则E.量力和满足原则【答案】 ABCD15. 【问题】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严厉整治“四风”问题,“四风”是
10、指( )。A.形式主义B.官僚主义C.享乐主义D.拜金主义E.奢靡之风【答案】 ABC16. 【问题】 以下关于应用伦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用伦理学是对规范伦理学的实践B.应用伦理学诞生于古希腊时期C.应用伦理学从根本上说是现实需要推动产生的D.应用伦理学不是一门单一独立学科【答案】 ACD17. 【问题】 科技伦理的现实意义在于( )。A.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B.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成果被随意滥用或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的可能性C.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意识D.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消极层面上的负面作用【答案】
11、 ABCD18. 【问题】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有(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E.加大投入和创新管理机制【答案】 ABCD19. 【问题】 品德具有如下特征:个体性、道德性和( )。A.整体性B.主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答案】 ACD20. 【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品位( )A.美化校园物质环境B.倡导正确办学理念C.促进师生和谐的文化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案】 AB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大学生李某平时在校学习成绩一般,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他都认为这类考试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全国高校 教师 资格证 通关 模拟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