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模考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模考预测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 D2. 【问题】 下列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答案】 B3. 【问题】 儿童计划免疫中,通过接种卡介苗防治和控制肺结核。卡介苗对于接种的人来说属于()。A.病原体B
2、.抗原C.抗体D.传染源【答案】 B4. 【问题】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A5. 【问题】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A.布鲁纳B.维纳C.苛勒D.奥苏伯尔【答案】 D6. 【问题】 下列关于HIV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侵染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全部丧失C.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D.蛋白质由自身核糖体合成【答案】 C7. 【问题】 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的是()。A.冯特B.巴甫洛夫C.艾宾浩斯D
3、.弗洛伊德【答案】 C8. 【问题】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格登的非洲爪蟾实验证明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已经分化的终端细胞恢复分裂能力,有可能是癌变的征兆C.细胞分化是一种可逆的、持久的变化过程D.通过移植骨髓可为白血病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答案】 C9. 【问题】 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A.B.C.D.【答案】 D10. 【问题】 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
4、情境导入【答案】 C11. 【问题】 由于捕猎的原因,在19世纪末北方象海豹的种群已经下降到了20只。其后,由于人工圈养该种群又回升到超过了30000只。整个过程()。A.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C.有助于种群进化D.扩大了种群的基因库【答案】 B12. 【问题】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B13. 【问题】 提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概念的研宄者是()A.加涅B.皮亚杰C.奥苏伯尔D.桑代克【答案】 C14. 【问题】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
5、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A15. 【问题】 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RNA病毒B.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减退C.艾滋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食物传播D.“鸡尾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有效方法之一【答案】 C16. 【问题】 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是()。A.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能携带、储存遗传信息,因而成为少数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B.磷脂、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脂质成分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都有膜结构D
6、.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不运动的,所需或产生的物质均通过细胞质基质运输【答案】 B17.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C.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 D18. 【问题】 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
7、研究性学习的()特点。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答案】 A19. 【问题】 李老师是二班的班主任,每次他上课或在场时,学生一个个规规矩矩的;等他一走开,纪律明显涣散。李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A.集权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兼有AB两种类型【答案】 A20. 【问题】 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C.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D.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
8、题意)1. 【问题】 下列属于非正式测验的是( )。A.观察B.谈话C.测验D.问卷E.案卷分析【答案】 AB2.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三个水平的有(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答案】 ABC3. 【问题】 优良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是( )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答案】 ABCD4. 【问题】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 )。A.集体促成B.教师促成C.学生促成D.任务促成E.自我促成【答案】 ABD5. 【问题】 有关操作技
9、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B.内潜性C.展开性D.外显性E.简缩性【答案】 ACD6. 【问题】 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针对该老师的做法,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B.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C.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答案】 ABC7. 【问题】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是()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知识的拓展C.专业能
10、力的发展D.专业自我的形成E.专业地位的提高【答案】 ABCD8. 【问题】 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答案】 ABC9. 【问题】 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A.提前调研B.了解学生C.制定计划D.组织实施E.评价总结【答案】 BCD10. 【问题】 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身体素质B.心理素质C.审美素质D.全面素质E.社会素质【答案】 AB11. 【问题】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包括( )。A
11、.人身权B.受教育权C.身心健康权D.人身自由权E.名誉权【答案】 ABCD12. 【问题】 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测验可分为( )。A.创造力测验B.认知测验C.人格测验D.神经心理测验【答案】 BC13. 【问题】 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是( )。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C.科学地进行比较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答案】 ABCD14. 【问题】 孟子中记载夏朝时期的学校种类有( )。A.庠B.校C.学D.序【答案】 BC15. 【问题】 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A.认知阶段B.动作的定向阶段C.联结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 ACD
12、16. 【问题】 教师运用模型、音像和实物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A.简洁B.与讲授相结合C.讲究展示的方法D.讲究艺术性E.模型的多样化【答案】 ABC17. 【问题】 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是为了( )。A.发展基础教育B.扩大教育规模C.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答案】 ACD18. 【问题】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强调的是( )。A.以教师为中心B.以学生为中心C.以教材为中心D.以课堂为中心【答案】 ACD19. 【问题】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 )。A.目标明确B.内容准确C.方法得当D.组织有效E.体验积极【答案】 ABCD20. 【问题】 尝
13、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习得律【答案】 AB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1)教学目标的四要素是什么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为该课时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3)为操练阶段设计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必须是意义性操作;第二个必须是交际性操作)。【答案】(1)教学目标的四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行为条件和行为表现程度。行为主体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行为目标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指通过学习,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能做什么”和“知道什么”。行为条件说明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它是完成行为的前提,表示学习者完成行为时所
14、处的情境。行为表现程度或标准是规定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的行为的程度。(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使用Whatsforbreak-lastlunchsupperWheresWhereareTherebe+n.prep.phr.(3)ActivitylLookandSay(意义性操练活动)两个学生一组,进行对话交流。一个学生在纸上画各种各样的食物,另一个学生把所画出来的食物用英语说出来。然后两人互换角色,进行练习。Activity2Roleplay(交际性操练活动)两个学生一组,分别扮演餐厅的服务员和顾客进行会话。例如:S1:WhatsforyourbreakfastS2:Abottle
15、ofmilkWhereisthemilkS1:Itsonthetable然后两个学生互换角色,进行对话练习。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笑的价值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笑因何而起,我们几
16、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
17、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犹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恐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_
18、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_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问题:(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答案】(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
19、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3. 目前。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购买和更换手机的人也越来越多,而这一影响也到达了中学校园。近期,随着苹果手机iPhone6S发布,这一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某校同学在探讨这一问题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甲同学:“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它有个性,够反叛、跟我有feel,我就要它!”乙同学:“我的手机要向广告、向父母、向名牌、向明星看齐。”丙同学:“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请运用相关经济知识回答:(1)甲、乙两位同学的见解分别受到哪种消费心理的影响(2)你认为中学生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哪
20、些原则【答案】(1)甲同学:求异心理;乙同学:攀比心理。(2)量人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爬山虎的脚学校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长满了。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jun)匀(yun),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kong)隙。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荡起波纹,好看得很.之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
21、爬。今年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ing)上。茎上长叶柄(bi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像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下,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祥一脚一脚的往上爬的。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缩小的脚,你会发现它像蛟(jiao)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
22、根茎。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试题。(1)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10分)(2)如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让学生写连续性观察日志。(20分)【答案】(1)这篇讲读课文,依次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观察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这样的文章结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意愿,激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全本课的11个生字
23、。正确读出“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中的叙述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课文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态度,陶冶美的情操,帮助学生热爱生活,做个有心人。(3)1、课题:观察植物(绿萝)生长过程教学活动方案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依据重要特征记录,呈现植物生长的过程。通过比较不同植株之间的差别,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知道事物的特征可以反映事物,也就要学全利用特征来认识事物。爱护植物,懂得利用物的美化和环保作用改善生活。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
24、点:利用特征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发现植物生长中的问题,并通过比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历史必修1中对辛亥革命的教学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片段:教师: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国内。各省的代表到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孙中山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谈谈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学生分小组讨
25、论5分钟,各组代表发言5分钟。最后,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问题:(1)你认为在辛亥革命一课中安排这样的讨论主题是否得当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内容体系说明理由。(10分)(2)教师拟定课堂讨论的主题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6分)【答案】(1)不得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该教师的讨论主题“谈谈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中所起的历史作用”是围绕孙中山个人的影响进行的小组讨论。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从课程内容体系来看,孙中山个人的历史作用并非该课内容的重难点部分。不应该选为讨论主题。(2)从主题自身的内容考虑:注意主题内容的综合性;加强主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注意主题的目标性,要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内容体系,能够完成课堂目标。从学生角度考虑:注意主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能力,既能引发学生思考,又要保证学生认真思考后能够解决这一主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