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合力构建课后服务课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校馆合力构建课后服务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馆合力构建课后服务课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校馆合力构建课后服务课程摘要:“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探索校馆合力开发课程,丰富 课后服务内容。通过合力共树,使课程目标一体化,明确校馆合力的 时代价值;合力共融,使课程内容工程化,构建素养提升的统整方式; 合力共创,使实践策略生本化,削新外联内蓄的课程模式;合力共促, 使成果表达多元化,建立综合评价的激励机制。关键词:校馆合作;课后服务;综合育人中图分类号:G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 (2022) 04B-0072-0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1 一语 道出文化场馆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文化场馆与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合力作用,日渐成为社会共识
2、。随着社会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 文化场馆的教育功能日渐凸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2022年,“双减”政策下的“5+2”课后服务育人空间放大。作 为农村小学,实施课后服务至少存在以下三个瓶颈:一是专业辅导教 师的短缺,二是教育教学场域的局限,三是服务课程资源的匮乏。而 通过对校馆合作的审视与反思,探讨校馆合作的课程内容,指出未来 着力方向,必将为农村小学课后服务提供思索路径和课程探究的开展 方向。一、合力共树:课程目标一体化“为一个馆,赴一座城。”近年来,高品质的文化场馆日益融入 群众生活,成为很多人的“打卡地”,更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二课 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教育功
3、能,“学校+场馆”是大势所趋, 大有可为。但农村小学,在客观上,远离城市,地理位置偏远者居多; 在主观上,家长育人理念滞后,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要使时下的“场 馆热”不单单成为城镇家长之“热”,也成为农村学校可持续育人平 台和教育资源,成为农村教育的必要补充,挖掘其对社会开展进步所 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须明确校馆合作课程对于课后服务不可替代的 时代价值。(一)社会价值:有利于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2022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 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明确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 办学必须上接天气,下接
4、地气,不仅局限校园场域,它应该有更远阔 的边界,创设无限的可能。在课后服务中开拓校馆合作课程,就是坚 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推进社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将服务学生成长、 实现教育均衡作为学校办学及整个社会的重要使命。(二)文化价值: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开展的成果早在2022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曾联名建议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2年9月30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 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主旨是馆校合作。除博 物馆之外,美术馆、艺术馆、科技馆等文化类场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 的缩影,沉淀着民族和世界的文化精华,记录着人类文明进阶历程, 是儿童青少年成长中重要的文化资源,理应
5、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延伸。(三)育人价值:有利于塑造新时代少年的精神风貌少年强那么国强,现在的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凭借校馆合作的育人 平台,让身处农村的少年儿童也能感受熠熠生辉的人类文化,探索科 学与自然的神奇奥秘,领悟艺术与历史的博大精深,教会他们刻苦学 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的重要性,在 校馆合作的课程中实现全面开展。二、合力共融:课程内容工程化场馆教育资源是一个不可估量的能量场,如何把浩瀚如海的资源 为学校所用,发挥其最大的育人功能,依据场馆功能的差异,学校根 据自身需求,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课后服务 课程工程体系。通过整合各个场馆的育人资源,大
6、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知识类课程:指向完整学习文化场馆中图书馆、博物馆、特色陈列馆之类的场馆如一座座知 识宝库,蕴含极为丰富的知识,课后服务课程开发要关注此类场馆的 学习价值。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资 源,可研发历史探究类、主题故事类等学习拓展工程。例如“家乡名 人主题系列课程”:学校根据需要确定探究学习的名人“美术大家徐 悲鸿”“和平天使钱秀玲”“教育先驱蒋南翔”等,将一系列家乡名 人进行归类梳理,由图书馆整理、提供相关名人传记类的书籍送 至学校阅览室,学生根据阅读需求到阅览室进行借阅。学校在课后服 务时间开辟主题读书时段,在图书馆、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助 力
7、下,定期组织开展人物故事会、名家说名人专场、寻访名人故居等 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对家乡名人全面认知,从而厚植浓浓的爱 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二)体验类课程:培育实践能力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此类场馆属于体验类场馆,也是学生乐意 去的地方,原因就是其具备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等特点。学校准 确定位、适当取舍,设计构想体验类课后服务课程工程,学生在参与 此类工程时,在学习意识、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都会有显 著的提高。例如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环保”主题的“科普加油站” 课程,围绕“水”开展系列一 “水之密”,由科技馆专业教师进行科 普秀,了解水神秘的物理现象;进行“水的张力”“水的净化
8、”等科 学小实验竞赛;系列二“水之奇”通过阅读、网络资料,了解水 对人类万物的奇特作用,进行彩色水培植物实验,探其奥秘;系列三 “水之爱”,在系列实验操作体验之后,感知“水是生命之源”,水 的珍贵与伟大,并用观察日记、植物成长图鉴等形式加以展现。在这 一系列课程的探究中,学生逐步感受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极大地激发了求知欲和探索欲,实践能力得到开展。(三)鉴赏类课程:提升审美素养2022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化美育育人功能,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这是国家推进美育的出发点和初衷, 而美术馆、音乐厅、博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力 构建 课后 服务 课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