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差异之探讨_张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差异之探讨_张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差异之探讨_张玲.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差异之探讨 张 玲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福建 福州 350004) 摘 要:关于专题片和纪录片,有人说专题片就是纪录 片,有人说专题片从属纪录片,也有的说专题片和纪录片是 两码事,更有的说专题片是国外纪录片在中国的变种等等, 我用近三十年从事电视专题片编导工作的认识与朋友们交 流,现在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多样化,专题片与纪录片制作 真没有很严格界限,如果要说有区别的话,只能是在于文学 性与纪实性二者倚重的比例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美学观念不 同,专题片是先立题偏重情感主宣传教化,纪录片是后立题 注重纪实偏人文价值,所以我想就美学观念,谈谈电视专题 片与纪录片的差异,与大家一
2、起做个探讨 。 关键词:主题先行 表现叙事 呈显现实 再现 叙事 DOI:10.13556/35-1274/j.2016.12.038 在当下我们经常会在电视里看到一些自称 “ 纪录片 ” 的 专题片,实际上应该不能称为是纪录片,因为这种以纪录片 风格制作的专题片,虽然会以纪实方式,甚至用 “ 伪纪实 ” 方 式进行叙事,但这些 “ 纪录片 ” 并没有脱离专题片主题先行, 表现叙事,对现实的营造的美学特点 。 这里说的 “ 伪 ” 没有贬 义的意思,只是认为或是称谓模糊,或是为了强调事件的真 实性而用了含糊的概念,我们从美学观念上看电视专题片和 纪录片之差异,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节目形态分为纪录片
3、和专 题片,并不能说那种好或那种不好,只能说什么样内容 、 什么 样的题材更适合什么样形态去展示,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是 告诉人们不要刻意去在乎称谓,要注重的是专题片或纪录片 的内涵 。 一 、 概念辨析 什么是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片顾名思义重点就在于 “ 专题 ” 二字,这意味着它必须要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先行 于制作之前,所反映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与先前之主题有关 。 当今电视制作方式多样性,可能让每个人对电视专题片 的理解都有所不一样,而电视专题片向人们表达的主题思想 始终是非常明确的,因为电视专题片是制作者在开始制作前 就针对某一问题 、 现象 、 人物或事件,进行前期的文案准备, 加之制作
4、者个人感情,运用多种电视表达手法,围绕要表达 的一个主题进行专门制作和报道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这样 的创作特点就是 “ 主题先行 ” 。 1962 年 纪录 片 大 师约 翰 格里尔 逊 把他的 老 师 、 纪录 片 之父罗 伯 特 弗拉 哈 迪的那 种 不同于 摄 影棚 里 制 作出来 的 影 片叫 做 “ 纪录 片 ”( docum entary) , 纪 录片最早 可追溯 到 1895 年电影 诞 生的那 天 , 它是从 电 影的母 体 中脱离 出 来 的 , 是 以 真实事 件 再现叙 事 方式讲 故 事的一 种 影片类 型 。 100 多年 前 “ 巴 黎咖 啡 厅 ” 里的 卢 米
5、埃尔 兄 弟所放 映 的 “ 火车 来 了 ” 、“ 工 厂 大 门 ” 等 , 就 是 后来被 称 为电影 的 片子 , 从 事 实意义 讲 , 它 们就是最初的纪录片,镜头里所呈现的内容也有主题,只是 重点在 “ 记录 ” 现实 。 二 、 美学观念不同的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比较 差异在于美学观念,电视专题片是主题先行,表现叙事, 对现实的营造;纪录片是呈显现实,再现叙事,对现实的记 录 。 (一)电视专题片制作中的纪录片叙事风格 我们说所谓主题先行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特点, 制作者会在制作前对题材做人文性的广泛研究,对主题做深 入的挖掘后进行集中报道,注入制作者情感,具有一定的文 学性
6、,这是专题片的创作特点 。 而纪录片就不一样了,具有视 听形象的纪实性,以非虚构的现实通过艺术提供真实内容, 是取材于现实生活 、 运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主题思想,再现 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的艺术类型 。 美国人埃里克巴尔 诺这样说,纪录片作者 “ 和故事片艺术家不同,他不专心于创 作,他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范本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 己 ” ,在实质上不作任何变动,通过艺术创造性地记录并阐释 这个世界,这些 “ 纪录片 ” 风格的电视专题片是先立意再通过 营造现实表现叙事,传达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这样 纪录片风格制作的专题片实际上是纪实型的电视专题片 。 如:福建台专题片 一个残瘫孩
7、子的百岁妈妈 ,是纪实性专 题片,铁路与小溪之间的狭缝中依溪搭建的小木屋是母子俩 生活的家,四面透风, 真实人物,平淡而艰辛的日子 。 有故事 但在他们嘴里却没了生动,母亲为了不撇下那无法独立生存 的孩子,用朴实的 “ 活下去孩子才能活 ” 信念,带着本只有几 年活命的孩子顽强走过 60 多年残瘫生活,让生命有了百岁 的奇迹 。 我作为母亲望着这位满脸刻着辛劳的百岁妈妈,心 颤得流下泪,开车回市区买了生日蛋糕 。 想通过这个残瘫孩 子给这位伟大的母亲过生日,因为感恩,因为这位寿星从来 没有过过生日,因为 风烛残年的老人与风吹着蛋糕上摇 曳的生日蜡烛,那首 “ 烛光里的妈妈 ” 哭花了现场的所有
8、人, 虚构中的真情流露,像是纪录片有纪实性,但我知道我做的 是一个关于生命主题的电视专题片 。 (二)同样的叙事结构,纪录片再现叙事形态注重感性认 知 我们以央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为例,故事在 “ 就地 取材 、 就材而食 、 就食品人 、 就人化文 ” 的思路中,制作者把审 美情趣从人的本性上要求做到艺术回归本真,用外国佬一句 “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 )英文来说,颇有地球村互 通的饮食文化内涵,说到底就是呈现人类用味觉审美去体验 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特有文化,让西方人去观照我们东方人的 生活价值观 。 片子不仅 “ 墙内开花墙外香 ” 在国外受追捧,而 且
9、在 “ 墙内 ” 也很接地气,没有 “ 高大全 ” 的英雄人物,没有高 高在上故弄风雅的解说,而是用镜头记录再现故事里的小人 2016 年 第 12 期 ( 总 第 148 期 ) 东南传传播 特别推 荐 比较传 播 122 较 物,用小人物的朴素情感,以不同区域的空间线索集纳各式 的 “ 地方风味 ” 。 片子里所探讨的并不只是 “ 吃 ” 这么简单,而 是用复线并行麻花辫式的非线性叙事风格把潜藏人们心底 “ 吃 ” 的情感通过现实记录再现主题,片子少了 “ 烹饪大师 ” “ 美食专家 ” 的专业讲解,多了小人物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让我们普通人从故事里得到了真正感动 。 把片子中就在身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视 专题片 纪录片 差异 探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