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秦皇岛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皇岛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前言实习地点:河北秦皇岛市石门寨地区柳江盆地实习时间:2021年7月10日2021年7月19日实习目的: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最根本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根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根底。实习任务:掌握本区的地层层序及实习地区各时代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地层分界标志及接触关系,掌握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识别标志和判定方法。熟悉和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及根本技能,学会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学会画地层刨面图。实习方法: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带着下,观察各个实习路线中的各年代地层、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等。实习工作量
2、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观察了鸡冠山教学路线、东部落-潮水峪教学路线、亮甲山-瓦家山教学路线、黑山窑教学路线、上庄坨-傍水崖教学路线、义院口教学路线、潮水峪教学路线、祖山教学路线的地层及构造特征。实习评价:本次实习是我们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地质实习,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着下顺利完成各个教学路线的学习,圆满完本钱次实习任务,通过在野外徒步、爬山,深入自然当中,真切的观察到以往课本上学习过的地质构造现象、不同岩性的岩石以及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使我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二实习工区概况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
3、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实习工区石门寨地区距秦皇岛市北为28公里,行政区划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镇。秦皇岛市交通兴旺,水陆、陆路皆通,是连接东北
4、与华北的交通枢纽。京哈、京秦、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天然不冻港,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由秦皇岛码头乘轮船,可直接抵达烟台、青岛、大连和上海等地,并有通往国内外的航线;山海关机场与全国主要城市通航;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等各级各类公路更是四通八达,乡、镇之间均可直通汽车。秦皇岛地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清楚,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年气温差较大,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是避暑的理想场所。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在400mm至1000mm之间,且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受海洋气候影响,沿
5、海一带气候清爽宜人。秦皇岛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由于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旅游业十分兴旺。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采矿业也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煤矿的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出的一般为无烟煤;石炭二叠系的铝质粘土,作为耐火材料开采;下马岭组石英砂岩为玻璃原料;奥陶系亮甲山组及寒武系张夏组的灰岩是烧制石灰、水泥的优质原料。滨海地区水产资源亦十分丰富。三地层1、中元古界Pt2主要分布于盆地外围,即南部和东部,零星见于北部。绝对年龄为17.8亿年左右。主要出露的是混合岩化钾长花岗岩及混合岩化片麻岩,呈基岩产出,因主体分布在辽宁绥中一带,故通称绥中花岗岩。绥中花岗岩:岩石呈灰白色、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6、,浅色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暗色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岩石成分分布不均,结构构造变化大,有混合岩化的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虏体。2、 上元古界青白口系Qn龙山组Qnl本组是晚元古代最大一次海侵形成的,具浪成波痕,发育交错层理。岩性为一套砂、砾岩和页岩组合,分上、下两段。上段为紫红色、黄绿色页岩夹薄层海绿石细砂岩;下段由砾岩、不等粒含砾石英砂岩和粉砂岩构成,砂岩内普遍含海绿石。属滨海相沉积。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之上,与上覆景儿峪组整合接触。分布于张崖子、鸡冠山一带,厚91m。景儿峪组Qnj一套紫红、紫灰、灰绿和蛋清色薄-中厚层含泥白云质灰岩,最底部常有一层含海绿石粗粒长石砂岩或细砾岩与下
7、伏地层分界,顶部与昌平组白云质砾岩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本组岩性由粗到细、由碎屑岩到粘土岩到碳酸盐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反映该期水体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主要分布于工区东部,出露最好的剖面在李庄北沟,厚度约28m。3、古生界寒武系昌平组1c为一套灰色、灰黑色厚层块状豹皮状粉晶-微晶白云质灰岩、厚层细粉晶-微晶灰岩及灰质白云岩,与下伏景儿峪组杂色薄层含泥灰岩和上覆馒头组紫红色页岩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属浅海相沉积,含大量有机质,假设保存条件好,地温适宜,有生油能力。在工区内标准剖面在东部落北,厚度146m。馒头组1-2m岩石组合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夹灰岩、白云岩、云泥岩和砂岩。厚284m,可分为上、
8、中、下三段。下段以砖红色泥岩、页岩为主底部具角砾岩和砾岩,顶部已砖红色块状无层理的泥岩与中段分界;中段以紫红色页岩为主,页岩含少量白云母碎片,颜色较暗,俗称猪肝色;上段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暗紫色粉砂岩和细砂岩夹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沉积环境由潮间泻湖向正常海变迁。由于本组岩石质软层薄,抗风化剥蚀的能力弱,地貌上多表现为相对低洼的地形,厚度为284m。张夏组2z底部以页岩或砂岩为主,以出现大套鲕粒灰岩为界,与馒头组整合接触;顶部以厚层藻屑鲕粒灰岩结束,薄层砾屑灰岩夹页岩出现划界,与崮山组整合接触。由于馒头组的岩性较张夏组的岩性抗风化能力弱,所以两组的分界出在地形上也有明显反
9、映,即张夏组底部为一陡坎。本组厚130m,水下浅滩为其主要沉积环境,海底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波浪作用强烈,海侵到达高潮。崮山组3g以黄绿色页岩、灰色薄层疙瘩状-链条状灰岩、竹叶状灰岩互层为主,夹蓝灰色薄板状灰岩和砂屑灰岩。以薄层砾屑灰岩夹页岩出现为其底界,与张夏组整合接触;以页岩结束为其顶界。本组厚120m,形成于浅海潮间堤坝沉积环境,沉积物间歇性暴露地表,砾屑形成紫红色氧化圈,说明已出现明显的海退现象。炒米店组3c由薄层灰岩、砾屑灰岩夹中厚层灰岩组成,厚92m,没有紫红色氧化圈,形成于浅海与水下浅滩交替沉积环境,与崮山组沉积环境比拟,其水体有所加深。4、 古生界奥陶系O冶里组O1y岩性由灰色厚
10、层-中厚层状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少量黄绿色页岩组成,下与炒米店组薄层灰岩整合接触,其上被亮甲山组含燧石结核灰岩整合覆盖,厚126m,属浅海较深水沉积。亮甲山组O1l岩性为灰色中层状豹皮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砾屑灰岩。与下伏冶里组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亮甲山组底部的中层状豹皮灰岩,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燧石结核。亮甲山组厚度为120m左右,属浅海相沉积。马家沟组O2m岩性为灰色厚层-巨厚层灰岩夹白云岩、角砾状灰岩、角砾状白云岩;工区岩性为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夹局部白云岩、含燧石结核豹皮灰岩,顶部具少量灰岩。与上覆本溪组及下伏亮甲山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出露厚度为101m,属浅海相沉积。5、 古生界
11、石炭系C本溪组C2b上部岩性以紫色、黄绿色砂岩、页岩为主;下部岩性以紫色、杂色铁铝质岩、页岩为主。本组平行不整合马家沟组灰岩之上,整合伏于太原组之下。工区内出露较好的剖面在半壁店东191高地和小山王一带,厚度82m,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太原组C2t由海陆交互相的页岩夹砂岩、煤层、石灰岩构成的多个旋回层组成。以最上一层灰岩的顶面与山西组分界,以最下一层灰岩的底面与本溪组分界,均为整合接触。工区内出露较好的剖面在半壁店东191高地及小山王东坡一带,厚度为51m。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粉砂岩,含铁质结核,夹少量煤线,发育明显的球形风化。6、古生界二叠系P山西组P1s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12、、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构成两个韵律:含煤层;顶部含有铝土矿。横向上变化较大,厚度约3560m。石盒子组P2sh由灰绿、灰白色砂岩,黄绿、杏黄、灰紫、暗紫红色粉砂质泥岩、页岩组成,夹黑色页岩及煤线,属近海平原河湖相沉积体系,整合于山西组之上。在工区出露较好的剖面在石门寨西,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厚187m。孙家沟组P3s岩性主要由红色、砖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长石砂岩组成,红色泥岩中常含钙质结核,有时夹泥灰岩透镜体。在工区出露较好的剖面在瓦家山一带,厚150m以上,与下伏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7、 中生界三叠系T杏石口组T3x岩性主要为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黑色炭质页岩、粉砂岩,含煤线,
13、属湖泊相沉积。与下伏孙家沟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下花园组为整合接触。典型剖面在黑山窑后村西,厚162m。8、 中生界侏罗系J下花园组J1x岩性分上下两段,下段以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为主,加少量粉砂岩及页岩,整合于杏石口组之上分层标志为底部的砾岩层;上段以粉砂岩、黑色炭质页岩为主,夹煤线。本组出露最好的剖面在黑山窑村西,属湖泊、河流、沼泽相沉积,总厚度达493m。髫髻山组J2t主要岩性,下部稍偏酸性,为灰绿和浅黄色安山岩、流纹质集块岩和火山熔岩;中部以中性为主,灰绿色安山质、角闪安山质粗安山质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上部以中基性为主,玄武质、玄武安山质、辉石安山质火山熔岩、集块岩,夹少量火山角砾
14、岩及凝灰岩。分布在柳江向斜核部上庄坨西傍水崖剖面出露好,厚1000m以上,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张家口组J3z岩性以酸性和中碱性灰色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仅在工区东南部潘桃峪一带有出露,上下均被岩体侵入,与髫髻山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厚350m。9、 新生界第四系Q本区只发育局部第四系,堆积物类型主要由残积物、重力堆积物、流水堆积物、海滨堆积物、冰川堆积物等。四岩石一、沉积岩1、碎屑岩类1砾岩类:主要分布于下侏罗统的中下部、三叠系底部、上二叠统孙家沟组底部、下寒武统馒头组底部和昌平组底部以及龙山组底部等。底砾岩:位于海侵层位的底部,分布于侵蚀面之上,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成分较简单,
15、稳定性高的坚硬砾石较多,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基质含量小,主要是砂质-粉砂质成分,如青白口系底部、昌平组底部、馒头组底部、下花园组底部砾岩等。层间砾岩:整合地夹于其他岩层之间,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成分包括砂质砾石、泥质砾石及燧石质砾石,胶结物为泥质,分选差,磨圆好,由河流冲刷沉积而成,如孙家沟组中部、下花园组内部。(2) 砂岩类石英砂岩:石英含量大于95%,其他碎屑含量少,呈颗粒支撑。依据杂基含量进一步划分为石英砂岩、石英杂砂岩。石英砂岩:胶结物和杂基含量小于15%,以硅质胶结为主,含少量铁质,无泥质杂基。抗风化能力强,在地貌上常形成陡峭的山脊和峭壁。青白口系石英砂岩为白色。石英杂砂岩:形成时水
16、动力条件比石英砂岩弱,表现为杂基多,基质支撑,粉砂和泥质混积。主要分布于杏石口组下部和本溪组下部。石英砂岩和石英杂砂岩以混淆,但一般石英杂砂岩碎屑分选性差,磨圆度也差,手标本上可见含细粒级碎屑,多为燧石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石英含量大于75%,长石含量为025%。根据杂基含量可以进一步分为长石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杂砂岩。长石砂岩风化面为土黄或灰黑色,新鲜面为灰白色。石英含量小于75%,长石含量大于25%,基质含量为15%左右,分选、磨圆差,可分为长石砂岩和长石杂砂岩,前者基质小于15%,颗粒支撑,后者基质大于15%,基质支撑。岩屑长石砂岩风化面为土黄色、暗灰色或黄褐色,新鲜面呈黄白色或灰色,石英含量
17、小于75%,岩屑和长石含量大于25%,且岩屑少于长石碎屑,颗粒分选和磨圆差。长石岩屑砂岩颜色较深,多呈灰绿色,风化面灰黑色或带铁锈色。石英含量小于70%,岩屑多于长石,总含量大于25%,基质为铁质和泥质,含量在15%左右,岩屑以泥质和粉砂岩为主,分选、磨圆差。(3) 粉砂岩类在各个地层中均有分布,如下马岭组浅绿色含海绿石石英粉砂岩和孙家沟组紫红色粉砂岩。(4) 泥质岩类本区泥质较发育,大多数是稳定低能的环境下缓慢沉积的,页理构造发育。如太原组青灰色粉砂质泥岩,成分以水云母粘土为主,石英粉砂占25%,青灰色,属于沼泽相;张夏组黄绿色页岩,成分为水云母粘土,属于潮间泻湖相。2、 化学岩类(1) 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皇岛 地区 地质 认识 实习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