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胆道感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胆道感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胆道感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慢性胆道感染1范围本指南提出了慢性胆道感染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调护建议。本指南适用于慢性胆道感染人群的诊断和防治。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内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本指南不适用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治。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治参照相关共识或指南。2术语和定义口也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慢性胆道感染 chronic biliary tract infection是指胆囊和不同部位胆管的慢性炎症,主要包括慢性胆囊炎和慢性胆管炎。临床上可表现为慢性反 复发作上腹部隐痛、消化不良等病症。3临床诊断 3.1西医诊断慢性胆道感染的西医诊断参照中药X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2、那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 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XX)、施维锦胆道外科学。慢性胆囊炎(1)反复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肩胛区疼痛。(2)有恶心、暧气、泛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病症,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3)病程长,病程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4)胆囊区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5) B超、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纤维化,胆囊缩小或变形,或伴有胆囊结 石。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发现超声和CT不易检出的胆囊和胆总管的小结石。(6)胆囊造影可见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或可见胆囊结石。凡具备 (5)、(6)两项中之一,加
3、(1) - (4)项中之二项者,即可诊断。慢性胆管炎(1)中上腹剑突下有闷胀、钝痛或不适感。(2)有暧气、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病症。(3)既往有上腹痛,寒战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病史。(4)查体剑突右下方有轻微压痛,右上腹叩击痛阳性。(5) B超、CT或MRI可见胆总管增宽,壁增厚或毛糙,或胆总管可见结石。经内窥镜胆胰管造影(ERCP) 可显示胆管扩张及胆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狭窄。凡具备(5)项加(1) - (4)项中之二项者,即可诊断。3.2中医诊断3. 2.1病名诊断慢性胆道感染相应于中医学中“胁痛”、“胆瘴”、“黄疸”、“胆胀”、“腹痛”等疾病范畴。中医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6,诊断依
4、据如下:(1)以右上腹胀痛,脱腹胀满,善太息,口苦恶心,暧气为主证。序号条目提示1明确的给出了研究 目的所定义的问题应该是精确的且与可获得文献有关2纳入患者的连贯性所有具有潜在可能性的患者(满足纳入标准)都在研究 期间被纳入了(无排除或给出了排除的理由)3预期数据的收集收集了根据研究开始前制定的研究方案中设定的数据4终点指标能恰当的 反映研究目的明确的解释用来评价与所定义的问题一致的结局指标的 标准。同时,应在意向性治疗分析的基础上对终点指标 进行评估5终点指标评价的客 观性对客观终点指标的评价采用评价者单盲法,对主观终点 指标的评价采用评价者双盲法。否那么,应给出未行盲法 评价的理由6随访时
5、间是否充足随访时间应足够长,以使得能对终点指标及可能的不良 事件进行评估7失访率低于5%应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否那么,失访的比例不能超过 反映主要终点指标的患者比例8是否估算了样本量根据预期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计算了可检测出不同研究 结局的样本量及其95%可信区间;且提供的信息能够从显 著统计学差异及估算把握度水平对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 进行比拟。9-12条用于评价有对照组的研究的附加标准9对照组的选择是否 恰当对于诊断性试验,应为诊断的“金标准”;对于治疗干预 性试验,应是能从已发表研究中获取的最正确干预措施。10对照组是否同步对照组与试验组应该是同期进行的(非历史对照)11组间基线是否可比不
6、同于研究终点,对照组与试验组起点的基线标准应该 具有相似性。没有可能导致使结果解释产生偏倚的混杂 因素12统计分析是否恰当用于计算可信区间或相对危险度(RR)的统计资料是否 与研究类型相匹配评价指标共12条,每一条分为02分。前8条针对无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为16分。后4条与前 8条一起针对有对照组的研究,最高分共24分。0分表示未报道;1分表示报道了但信息不充分;2分 表示报道了且提供了充分的信息。附件 3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评价量表13栏目条目#评价标准研究人群选择病例确定是否恰当恰当,有独立确实定方法或人员*恰当,如基于档案记录或自我报告未描述病例的
7、代表性连续或有代表性的系列病例*有潜在选择偏倚或未描述对照的选择社区对照*医院对照未描述对照确实定没有需要研究的疾病病史*未描述来源组间可比性可比性和对照的可比性根据最重要的因素选择和分析对照*根据其他重要的因素(如第二重要因素)选择和 分析对照*暴露暴露因素确实定可靠的档案记录(如外科手术记录)*采用结构式访谈且不知访谈者是病例或对照*米用未实施盲法的访谈(即知道病例或对照的情 况)未描述采用相同方法确定病例和 对照组的暴露因素是的*否无应答率病例组和对照组无应答率相同*没有描述无应答率无应答率不同但没有说明原因注:#:给分条目;*:给分点(1分)一般至少5颗*以上的研究可以被纳入荟萃分析1
8、4(2)起病缓慢,多反复发作,病多有诱因,如饱餐油腻、恼怒、劳累等。好发年龄在40岁以上。 (3)实验室检查如B超检查、腹部X线平片、CT等有助诊断。3. 2. 2证候诊断a】o 1肝胆气滞证主症:右胁胀痛或隐痛;疼痛因情志变化而加重或减轻。次症:厌油腻;恶心呕吐;脱腹满闷;暧气频作;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腻;脉弦。 主症2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o 2肝胆湿热证主症:胁肋疼痛,或胀痛或钝痛;口苦咽干。次症:身目发黄;身重困倦;院腹胀满;小便短黄;大便不爽或秘结;舌质红,苔黄或厚 腻;脉弦滑数。主症2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o 3肝郁脾虚证主症:右胁胀痛,情志不舒;腹胀便澹。次症:倦怠乏力;腹痛欲泻
9、;善太息;纳食减少;舌质淡胖,苔白;脉弦或弦细。 主症2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o 4瘀血阻滞证主症:右胁疼痛,胀痛或刺痛;口苦咽干。次症:胸闷,善太息;右胁疼痛夜间加重;大便不爽或秘结;舌质紫暗,苔厚腻;脉弦或弦 涩。主症2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o 5肝阴缺乏证主症:右胁部隐痛不适;两目干涩。次症: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肢体困倦;纳食减少;失眠多梦;舌质红,苔少;脉弦细。 主症2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3. 3鉴别诊断4需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慢性肝炎、肝脓肿、 急性心肌梗死、大叶性肺炎、右肾和输尿管疾病等可能出现右上腹痛的疾病相互鉴别。病症、体征
10、、实 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心肌酶谱、B超、心电图、胸片、胸部和腹部CT、胃镜、冠 状动脉CTA、泌尿系静脉造影等有助于鉴别诊断。4临床治疗与推荐意见中医治疗原那么口慢性胆道感染中医治那么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临床当辨虚实,虚者宜补中宣通,实者宜泻中通降。由 于肝胆相表里,利胆要兼疏肝,肝气条达那么胆腑通畅。治疗目标:控制病症,消除炎症;缩短病程,减 少复发;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2辨证论治a12.1肝胆气滞证病机:肝郁气滞,肝胆失和。治法:疏肝利胆,理气解郁。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吐(出自景岳全书)加减。(1b级证据,推荐使用)常用药物:柴胡,香附,X苴,枳壳,白芍,黄苓,金
11、钱草,郁金,X皮,X草等。随证加减:兼脾虚者加四君子汤;伴有口干苦,苔黄,脉弦数,气郁化火者加丹皮、桅子;伴有头晕、 失眠,气郁化火伤阴者加制首乌、枸杞子;胁下刺痛固定不移,面X、舌紫有血瘀者加元胡、丹参、莪 术;精神困倦、大便澹,舌苔白腻,质淡体胖,脉缓,寒湿偏重者加干姜、砂仁。推荐中成药:(1)胆X片咒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IH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2)胆石片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或遵医嘱。(1b级证据,推荐使 用)(3)胆石利通片32口: 口服,一次六片,一日三次。或遵医嘱。(Il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 (4)胆乐胶囊您如:口服,一
12、次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IHb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4. 2. 2肝胆湿热证病机:湿热蕴结,肝胆失疏。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通腑。推荐方药:大柴胡汤的(出自金匮要略)加减。(H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常用药物:柴胡、黄苓、厚朴、枳实、金钱草、茯苓、茵陈、郁金、大黄、X草等。随证加减:热毒炽盛,黄疸鲜明者加龙胆草、桅子;腹胀甚,大便秘结者,大黄用至20-30 g,并加芒 硝、莱服子;小便赤涩不利者加淡竹叶。推荐中成药:(1)金胆片吠叫口服,一次5片,一日2-3次。或遵医嘱。(H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2)胆舒胶囊一3幻: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H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
13、)5. 2. 3肝郁脾虚证病机:肝脾不和,胆失通降。治法:疏肝健脾,柔肝利胆。推荐方药:逍遥散囱一眈(出自太平台x和剂局方)加减。(nib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常用药物: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X草,陈皮,郁金,金钱草等。随证加减:食少纳呆者,加焦三仙、木香、砂仁;大便不爽者,加槟榔、木香;肢冷便澹者,加附子、 干姜;右胁胀痛甚者,加延胡索、X楝子。6. 2. 4瘀血阻滞证病机:瘀血停留,阻塞胁络。治法:活血化瘀,利胆止痛。推荐方药:膈下逐瘀汤一如(出自医林改错)加减。(Ill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常用药物:五灵脂,当归,X号,桃仁,丹皮,赤芍,乌药,香附,红花,枳壳,延胡索,X草
14、,郁金, 鸡骨草等。随证加减:胁痛甚者加蒲黄;呕吐恶心明显者加旋复花、柿蒂;腹胀明显者加陈皮、X皮。推荐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由;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111b级证据,有选择 性的推荐)2. 5肝阴缺乏证病机:阴血缺乏,肝络失养。治法:养阴柔肝,疏肝利胆。推荐方药:一贯煎Q4U (出自续名医类案)加减。(H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常用药物: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X楝子,郁金,鸡骨草等。随证加减:内热口干、舌红少X者加天花粉、玄参;腹胀明显者加莱服子、大腹皮;阴虚火旺者加知母、 黄柏;低热明显者加X蒿、地骨皮。4. 3其他疗法针灸疗法以 I常用穴位:胆
15、俞、胆囊穴、阳陵泉、期门、日月、足三里、太冲等。随证加减:肝胆湿热加合谷;肝郁 气滞加气海、三阴交;脾虚加公孙;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肝阴缺乏者加肝俞、肾俞。每隔3-5min行针 1次,每次留针时间为20-30min。每天一次,10-15天为1疗程。(Hlb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 4. 3. 2耳压疗法451常用穴:胰胆穴、肝穴、神门、交感、十二指肠、内分泌、三焦、胃穴、脾穴、皮质下。一般采用王不 留行籽常规消毒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耳穴上,每日按5-7遍,每次每穴按压15-20次。按压强度 以患者耐受为度,效果以患者自觉耳部发热为佳。每次贴压单侧耳穴,3天/次,2侧交替使用。换贴10 次为
16、1个疗程,一般治疗3-5个疗程。建议配合中药辨证、中成药、针灸疗法等一起使用。(IHb级证据, 有选择性的推荐)4. 3. 3电针疗法常用穴:膈俞(双)、胆俞(双)、日月(右)、不容(右)、胆囊穴(双)。肝郁气滞加肝俞、期门、太 冲;湿热阻滞加大椎、曲池、支沟。每次选2-3对,每天一次,配电针仪,刺激以患者舒适耐受为宜。(H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4. 3. 4穴位埋线囤78取穴:主穴:肝俞、胆俞;配穴:胆囊穴、足三里、中脱、太冲、阳陵泉。埋线方法:每次选主穴2个, 配穴厂2个,埋线,15天1次,2次为1个疗程。(IIa级证据,有选择性的推荐)4. 4西医治疗中勾慢性胆道感染中医药治疗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慢性胆道感染 中医 内科 临床 诊疗 指南 慢性 胆道 感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