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相关问题的账务处理.docx
《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相关问题的账务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相关问题的账务处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相关问题的账务处理 一、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及缺憾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称企业合并准则)第十一条规定,非同一限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限制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担当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企业合并准则第十三条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十五条规定,“商誉是购买日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分辨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相同含义的规定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三条中也有阐述。因此,对于非同一限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关系(即限制)的,在
2、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除了账面价值以外,购买方和被购买方还须要供应根据公允价值计量的净资产等相关信息;没有形成限制关系的,为了正确核算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也须要供应公允价值信息。对于非同一限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准则界定的很清晰,也被实务界广泛理解并接受。与过去的投资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2023)相同的地方在于,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要依据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动按所享有的份额实现互动。不同的地方在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该规定要求“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分辨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
3、后确认。”这项规定干脆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形成限制关系的,还影响合并财务报表上的商誉。如何调整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准则、应用指南及准则讲解中都未述及。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四条规定,“因追加投资等缘由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限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限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根据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由于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不确认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改变,因此,在追加投资(由不具有共同限制或重大影响到具有共同限制或重大影响)或削减投资(由限制到具有共同限制或重大影响)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这项规定不符合本准则第十二条以及合并准则第十一条以公允价值为
4、基础的思想以及权益法的要求。假如按此规定,追加或削减投资以后,投资单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中所享有的份额就不一样,差额就是投资单位在追加或削减投资与初始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改变以及公允价值改变中投资单位应享有的份额部分,不做调整,计算的商誉就有差异。以下探讨将围绕上述提及的两个问题:第一,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调整后确认应由投资单位享有的份额(简称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调整);其次,追加或削减投资与初始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改变中投资单位应享有的份额的确认(简称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改变的确认)。二、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调整根据新准则的要求,对于非同一限制下企业合
5、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初始投资成本还是后续计量均需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但是在投资单位和被投资单位的个别财务报表上并不是全部的资产和负债都按公允价值计量,能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范围是受到限制的。被投资单位在核算本期净利润时,是基于权责制确认的收入和相关的成本费用,收入以现行价格为基础确认,成本费用中属于资产转化的部分,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主营业务成本等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的。为了与投资单位长期股权投资计量属性口径一样(按公允价值),须要对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的被投资单位净利润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我们称其为调整后净利润。例1:2023年1月3日甲向乙投资750万元(假如是现金投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一 控制 长期 股权 投资 后续 计量 相关 问题 账务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