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首发】福建省福鼎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真题首发】福建省福鼎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首发】福建省福鼎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历史月考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内容节选自汉谟拉比法典,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的突出特点是19 .倘藏匿此奴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那么此自由民应处死;20 .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21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A.宣扬君权神授、王权专制B.维护富人和贵族的私有财产C.缓和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D.保存原始的、落后的习俗. 17世纪以来,来华的欧洲人热衷于收集东方植物的种子或药材。法国传教上巴多明,在与巴黎科学院的通信中 介绍了中国的三七、当归、人参等,并寄回了制作阿胶的原料 以供医生和博物学家研究。这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
2、成B.东方知识丰富了欧洲医学研究C.宗教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D.欧洲国家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2 .据史记记载,乌氏(今甘肃平凉县)保(人名)以畜牧起家,后来贩卖丝货,与关外戎王贸易,竟成巨 富。秦始皇让其位同封君,列朝议事。这那么材料可以佐证秦代A.跨境丝绸贸易显现雏形B.政府鼓励民众经商贸易C.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并存D.畜牧业为国民经济基础.波斯人能征善战,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其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到爱琴海和色雷 斯,北至亚美尼亚、南达尼罗河第一瀑布。历史上的波斯人主要源于A.印欧人的早期迁徙的一支B.蒙古人东征的一支C.海上民族的一支D.匈奴民族的一支3 .如表为近代以
3、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状况统计简表,据此可知A.由落后地区向兴旺地区迁移B.强迫移民持续进行时间15001850 年18501945 年19452000 年主要移 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 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 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 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 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 12003700 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 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 2.59%C.劳工迁移变为知识精英迁移D.范围数量逐步扩大. 12世纪初,欧洲市民文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表达市民
4、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 贪婪。市民文学兴起的背景是A.商品经济复兴繁荣B.文艺复兴运动兴起C.基督教会统治崩溃D.资本主义萌芽开展7.下表是先秦典籍中的大禹形象,如表所示:典籍大禹形象诗经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上天赐禹九种方法,以此治国安民。孟子禹之子启贤,众望所归,益退避三舍,以让贤能。韩非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据此可知,先秦时期A.大禹形象逐渐被神化B.传统政治秩序的崩塌C.各学派的交流与融合D.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展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
5、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对当下而言,这种传统的核心内涵在于A.重视格物致知的认知途径B.追求以理统情的人格建构C.凸显主观意志的内在驱动D.强调历史使命的家国情怀8.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 化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观察以下图,截至2020年底,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位于图中()10.公元1 -7世纪的游牧部落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地图,这种改变不包括A.欧洲陷于分裂,出现诸多日耳曼蛮族王国B.波斯帝国兴起C. “五胡乱华”,中国北方出现分裂混战局面D.西亚崛起阿拉伯帝国11.如
6、图为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化(单位:万人)示意图,这说明C.西方进行黑奴贸易的必然性D.疫病流行造成美洲土著的灭绝.孙振民在印欧种人的迁徙与古罗马文明中指出:“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 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只要发现有更为理想的地方,他们就用大牛车载起所有行李,朝那 里迁移。”材料旨在强调印欧人迁徙的A.武力优势 B.技术条件 C.经济因素D.路线方向.有些考古学家认为,整个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就像一朵花,中心位置是中原文化,起着联系各个区域文 化的作用,同时其他文化仍旧保持着自身的活力.这说明()A.中原文化的主导作用B.多元一体的
7、文化特征C.各区域文化的交流开展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1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名为“多文化伦敦英语的新特色口语,即西印度、南亚和本土英语的混合体, 在伦敦越发普遍,而在其他移民众多的城市也有类似的变体。这反映了英国社会A.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特征B.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C.生活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D.移民文化逐渐趋于主流化.在当今国际经贸交流中,文化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方法及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 差异也受到更多关注。这从侧面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增强B.文化交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C.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D.国际贸易对文化创造的贡献13 . 2015年2月到
8、6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两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 画大赛活动。短短的四个月内,“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组委会就收到了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 品。这反映出当前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开展价值走向D.世界科技文化开展日新月异.14 .耶莫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前580()年,位于伊拉克北部,有21座房屋,每座房屋有好几个房间,房间 里有炉灶和地窖,遗址中发现大量石制、骨制工具,还有装饰品、塑像和麦粒。据此可知,耶莫村落A.为人们的定居、繁衍提供了条件B.是世界上最早培育小麦的地区C.使
9、用的主要是打制的石器和骨制D.人们共同劳动、实行按劳分配.阅读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A.罗马帝国和汉朝已有直接的官方交往关系B.甘英出使大秦首先沟通了中西交往之路C.丝绸之路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D.罗马帝国与汉朝的交往仅限于贸易范围19.据下表资料可知,唐代A.贵族更加注重养生B.传承了传统的节日习俗资料出处“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粉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晋朝陆翔邺中记“寒食禁火三日,造饬、大麦粥。”南梁宗恒荆楚岁时记“春幕越江边,春阴寒食天。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唐代柳中庸寒食戏赠“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饬。”唐代曹松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C.节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真题首发 首发 福建省 福鼎市 第六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第二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历史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249340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