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耳与声(提高训练)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教版科学七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耳与声(提高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下期末复习阶梯训练:耳与声(提高训练)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习阶梯训练:耳与声(提高训练)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的结构B.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C.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D.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2 .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A.苹果味B.柠檬味C.无味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3 .在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A.漱口,去除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B.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C.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D. 一点用处都没有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A.味觉感受器B.机械感受器C.冷觉感受器D.痛觉感
2、受器5 .就人体而言,身体不同部位皮肤触觉的敏感程度不同。下列部位中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A.手臂B.手掌C.前臂D.指尖6 .下列技术应用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鸣枪声警告歹徒B.利用超声波治疗胆结石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捕捉昆虫D.吉他手用手指拨弦试音(1)小刚同学觉得小明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够科学,你觉得实验存在哪些问题 O(2)观察图2可知电流方向在不断变化,引起电流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O(3)在不改变拾音装置的前提下,想让同样弹奏情况下的响度更大,可对图中装置进行改良的 地方是 o四、解答题32 .小科同学在整理七下科学实验的时候,重新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解
3、释实 验现象,他的操作步骤如下:甲乙按图甲所示,将轻轻接触悬挂在铁架台的轻质小球,悬挂小球的细线保持竖直状态:然后用小锤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观察到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并听到重敲音叉时,响度更 大。(1)小敏认为小科的实验步骤有误,应该先敲击音叉,然后再让发声的音叉贴近轻质小球,从科 学合理的角度我们应该赞同(选填“小科”或“小敏”)的方案。(2)选择合理的方案后,观察到重敲音叉时,音叉发出的声音更响,小球被弹开的角度也越大, 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o(3)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来说,轻质小球被弹开说明。(4)当小球被弹开至最高点时,虽然小球的速度为0,但是小球却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理由是 O33 .
4、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衢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甲乙丙丁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紧乙钢丝10cm0.1mm紧丙钢丝5cm0.1mm紧T钢丝5cm0.1mm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2)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钢丝。(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答案解析部分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B4 .【答案】A5 .【答案】D6 .【答案】B
5、7 .【答案】B8 .【答案】A9 .【答案】C10 .【答案】A11 .【答案】A12 .【答案】D13 .【答案】B14 .【答案】B15 .【答案】B16 .【答案】振动;音调;音色17 .【答案】(1) C(2)鼓膜(3)音色(4)频率18 .【答案】振动;空气;快19 .【答案】(1)耳蜗(2)大脑(皮层)(3) C20 .【答案】铁质水管;水;空气21 .【答案】超声波;真空不能传声22 .【答案】反射;响度;空气23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固体能够传播声音(3)细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4)手指阻止了棉线的振动(5)不能24 .【答案】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6、;上皮;肌肉;器官25 .【答案】触觉;大脑26 .【答案】(1) D(2)葡萄糖溶液(3)味蕾中还存在林外一中感受器,接受葡萄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27 .【答案】(1)神经(2)身体裸露部分的两点阈小于覆盖部分的(3)密集28 .【答案】(1) A. B. D(2)声音的响度 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且距离越远,响度越小(3)实验1:放大实验现象实验2:反映声音响度的大小(任选一个即可)29 .【答案】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和丙;实验现象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0 .【答案】(1)小(2)好(3)响度;传播过程中(4)音色;传播过程中31 .【答案】(1)实验存在两个变量,振动幅度
7、和振动速度(2)切割磁感应线方向在改变(3)增强磁体的磁性或增加线圈的匝数32 .【答案】(1)小敏(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且物体振动发声,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3)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小球自身所受重力与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33 .【答案】(1)乙;粗细(2)乙、丙(3)在弦的长度、粗细相同的情况下,振动的频率高低与松紧程度有关7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实验: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人水里,看到水花飞溅;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在吊着的大
8、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 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A.B.C.D.8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刷牙时,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刷牙时,人们听到的“滋滋”声就是牙刷发出的超声波9 .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 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根据以上介绍,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噪
9、声不能在水中传播C.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电磁波10 .听力正常的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事例 中,说法错误的是()A.木星遭到流星的撞击,地球上的人也能微微听到声音B.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其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会听到三次敲击声,最先听到的是 由钢管传来的C.海洋中的海豚是利用海水传播声音来交流信息的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11 .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居民楼的窗户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
10、较好D.月球上没有空气,航天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12 .初中生王鹏在电脑前倾听科学老师的分屏直播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王鹏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听觉的形成部位在鼓膜B.听课过程中王鹏自始至终都配戴耳机,长时间配戴耳机容易损伤耳蜗C.王鹏听到老师喊他回答问题,耳中对声波刺激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听小骨D.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声波一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一产生听觉1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x108 m/s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14.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科学 下期 复习 阶梯 训练 提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