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三模(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三模(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三模(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阳市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
2、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小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 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 制这个虚拟分身来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事实上,当前科技界对元宇宙并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 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 体验,以及数字挛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 经济系统、社交
3、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胡闻认为,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热不是偶然,经过多年酝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 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打造元宇宙成为可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 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并开始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 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赛道机遇。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
4、类社会虚拟 化的临界点,为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做了铺垫。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 施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问魏征日:“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对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 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鲸、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 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 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日:
5、“善。”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日:“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 ”对日: “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日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日 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日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日:“诚然。”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日:“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 诸公各帅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日:“不然。朕所以能及 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各疾胜已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 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
6、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 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 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 日:“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 ”对日:“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誉,盖谦谦之志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日/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日/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刘洎日/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 记之/B.上日/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日/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刘洎日/借
7、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 记之/C.上日/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日/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刘洎日/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 记之/D.上日/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日/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刘洎日/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 记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炀帝,是隋二世皇帝杨广的谥号,含贬义,体现了后人对其恶政伤民的评价。B.起居注,是指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是修史的重要依据,常设专官来掌管。C.庚辰,在文中是纪日,按天干地支排序,庚辰前一位是己卯,后一位是辛巳。D.践祚,也称践肺,指走上昨阶主位,文中是登基的意思,与“受禅”含义相同。12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征从正面指出尧、舜广开言路而知晓恶人恶行,可谓“兼听则明”;也从反面列举了秦二世、梁武帝、 隋炀帝等人“偏听则暗”的悲剧结局。B.褚遂良虽然同意唐太宗查看起居注中的言行记录,但作为史官,他对君主言行都会如实详尽记载,“不 虚美,不隐恶”,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C.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都看重中原的华夏民族,轻视少数民族,唐太宗却做到了平等地爱护他们,是他创 造盛世、使“四方服悦”的原因之一。D.唐太宗与大臣们的议论会经常聚焦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避免重蹈前朝的治政之失;在与大臣们的论治 中,太宗能够做到兼听众议,从谏如流。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
9、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2)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誉,盖谦谦之志耳。14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劝谏太宗要“简能而任之”,对此唐太宗是如何做到?请简要说明。【答案】10.C11. D 12. B13 . (1)所以君主广泛地听取和吸纳意见与建议,那么权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并且下面的民 情也能够畅通地到达君主。(2)陛下博大宽广的德行记载不完,却只从这五个方面自我称誉,大概(这)是陛下谦虚的气度啊。14 .他谦虚、不妒能。善用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忽略其缺点。他中正平和。能够合理安排贤才和平庸的 人。他胸怀宽广。能容纳正直之士,没
10、有贬斥责罚。【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卿”做“亦记之邪”的主语,不可断,排除AD;“载笔”是专有词语,借指史官,“不敢不记”主语是“臣”,“载笔”不可断,排除B;“天下”做“亦皆记之”的主语,不可断。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唐太宗说:“我有不妥的地方,你也要如实记载下来吗? 褚遂良回答说:“我的 本职工作是如实笔录陛下言行,(您的不善)我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说:“假使褚遂良不记载,天下 人都会记载。”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D. “受禅”是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与“践祚”含义不尽相同。故选D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
11、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8. “褚遂良虽然同意唐太宗查看起居注中的言行记录”错,根据“庶儿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 可知,褚遂良不意唐太宗查看。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 “是故,所以;“兼听广纳”,广泛地听取和吸纳意见与建议;“贵臣”,权臣;“壅蔽”堵塞蒙 蔽(君主的耳目);“上通”,畅通地到达君主。(2) “盛德”,博大宽广的德行,“胜”,完;“独”,只;“谦谦”,谦虚。【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自古帝王各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12、善用才 能超过自己的人,忽略其缺点,可知他谦虚、不妒能。“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能够合理安排贤才和平庸的人,可知他中正平和。“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能容纳正 直之士,没有贬斥责罚,可知他胸怀宽广。参考译文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做才算明智?怎祥做才会昏庸? ”魏征回答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 见,就会作出明智的决断;偏听偏信,就会昏庸。从前尧清楚地地向下面的民众了解情况,所以三苗的恶 行被他知晓。舜广开视听,所以共工、鲸和臃兜这样的坏人无处隐藏。秦二世毫不怀疑地
13、信任赵高,给自 己带来了在望夷宫被赵高杀害的悲剧。梁武帝不加选择地听信朱异,结果让自己遭受在台城被活活饿死的 屈辱。隋炀帝片面相信虞世基,落得被部将缢杀在彭城阁的下场。所以君主广泛地听取和吸纳意见与建议, 那么权臣就不能堵塞蒙蔽(君主的耳目),并且下面的信息也能够畅通地到达君主唐太宗说:“说得对!” 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掌管起居注,我可以看看里面所写的内容吗? 褚遂良回答说:“史 官笔录君主的言行,详细地记载君主的善与恶,希望君主因此不敢有不良的言行,还没听说过君主自己看 阅起居注的先例。”唐太宗说:“我有不妥的地方,你也要如实记载下来吗? 褚遂良回答说:“我的本 职工作是如实笔
14、录陛下言行,(您的不善)我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说:“假使褚遂良不记载,天下人 都会记载。”唐太宗说:“确实是这样。”贞观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唐太宗御驾翠微殿,问近侍的大臣:“自古以来的帝王即使统一了中原,也不能使少数民族归服。我的才能不如古人,但所取得的成就却超过 他们,我自己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大家敞开心扉据实说说你们的看法吧!“大臣们都说:“陛下的功劳德 行像天和地那样广大,我们无法说清楚。”唐太宗说:“不是这样。我能做到这样的原因,只在五个方面。 自古以来,帝王纷纷忌妒比自己强的人,而我一旦发现别人的优点,就好像自己拥有这些优点一样高兴。 对优秀人才来说,他们的品行和才干往往不能兼备,
15、我常常忽略他们的缺点,而使用他们的长处。帝王在 提拔任用贤才的时候,往往巴不得把他们揣在怀里;而退弃无能之辈的时侯,恨不得把他们通通推到沟里。 而我见到贤才就会敬重他们,遇到无能之辈就怜惜他们,两类人都能得到恰当的安排。君主们往往厌恶皱 直坦率的人,明里暗里地处死他们,没有哪朝哪代不是这样。我登基以来,满朝都是鳗直坦率的人,(我) 从来没有贬斥责罚过一个人。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都看重华夏族,却轻视少数民族,只有我能做到平等地爱 护他们,所以各个周边民族都像依赖亲生父母一样依赖我。这五个方面,就是我成就今天事业的原因啊。” 唐太宗回头对褚遂良说:“你曾经担任过史官,像我方才说的一番话,符合实际情况吗
16、? 褚遂良回答说:“陛下博大宽广的德行记载不完,却只从这五个方面自我称誉,大概(这)是陛下谦虚的气度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陈与义:南宋爱国词人。本篇当为宋室南迁,作者在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 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午日:端午节。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咏楚辞”透露了作者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
17、,以及报国无门的处境。B. “榴花” 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C. “戎葵”句中,作者借蜀葵向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身虽老却始终热爱祖国的思想。D.最后三句写了面对时间流逝的感喟以及凭吊屈原所体现出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16 .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 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异: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 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
18、赏析诗歌的能力。B. “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错误。“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是以过去的 春风得意表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能力。“万事一身伤老矣”意思是: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这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 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 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 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
19、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 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 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 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故两句是在情感的表达上有共同点: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不同点是:陈词中“老矣”包含着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以廉颇之典故,表示自己 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的离骚中,借用戴高冠,佩佩饰来表达
20、自己永葆纯洁品质的两句是“,”。(2)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自述得不到娘家兄长的理解:“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在诗经氓 中的女主人公也有类似的倾诉:“, (3) “丝竹”是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古诗文中有很多带有“丝竹”的 句子,如“, ”。【答案】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兄弟不知.噬其笑矣.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涪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岌” q至” “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
21、题。红楼梦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如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体格风骚”,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她对家族 的腐朽和衰败看得比谁都 ,但她绝不肯牺牲自己来维护家族的命运;她不但不相信鬼神报应,连传 统的伦理信条也不当一回事。作为一个智者和强者,她在支撑贾府勉强运转的同时,尽量地为个人攫取利 益,放纵而又 地享受人生。薛宝钗具有封建“妇道”伦理所要求的,所以她的言行举止就显得委婉内敛。她有很现实的处 世原则,能够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她同样有少女的情怀,有对于宝玉的真实感情,但她和宝玉的婚姻最 终成为空洞的结合,作为一个典型的“淑女”,她并没有获得幸福。而林黛玉的现实性格表
22、现为聪慧伶俐, 由于寄人篱下而极度敏感,有时显得尖刻;诗化的她,聪慧和才能也突出地表现在文艺方面。在诗意的生 涯中,和宝玉彼此以纯净的“情”来浇灌对方的生命,便是她的人生理想了。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特色的还有许多,可以排列成一条很长的 的人物画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透彻B.通透C.通透D.透彻不露声色 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 不露声色温柔敦厚温良贤淑温柔敦厚温良贤淑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光十色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她不把传统的伦理信条当一回事,也不相信鬼神报应。B.她不但
23、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连鬼神报应都不当一回事。C.她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也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D.她不但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更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20.第三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D19. B 20.薛宝钗的委婉内敛与林黛玉的敏感尖刻,薛宝钗的现实与林黛玉的诗化,薛宝钗、贾宝玉的婚姻空洞与 林黛玉、贾宝玉互相浇灌的纯净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写出薛宝钗和林黛玉截然相反的特点,更突显出红 楼梦成功塑造人物的特点。【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透彻”,(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通透”,通达、透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南省 岳阳市 高三三模 教学质量 监测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