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55316.docx
《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553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55316.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学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第1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通过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张继、高适和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2、指名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的字音:吟、残、瑟说说易写错的字和字在诗中的意思借助注释和字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试着初步讲讲每首诗的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梳理。有的可以师生及时解决,有的那么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二、学习?枫桥夜泊?1、学生自读?枫桥夜泊?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补充,互
2、相纠错。?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时设问: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
3、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4、边看书中的插图,边读诗句,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5、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然后指名读,再评读。朗读指导,见教材建议6、背诵这首诗。三、体会学法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古诗的?
4、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写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附:板书设计:?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第二学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三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呀?2、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枫桥夜泊?的吗?学生答复,教师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二、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别董大?和?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2022 小学语文 年级 教案 古诗 教学 设计 553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