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 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按照对应题号涂在答题卡上,其余答案在答题纸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中 庸” 辨 析张岱年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2、)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
3、事恰如其分。孔子尝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 “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
4、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中华民族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古往今来,这个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1、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可以推测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B孔子提出“中庸
5、之为德”,而没有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C孔子在子路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行应与中庸同义,是较高的品德。D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道与中行和中庸含义相同,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2、下面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谓执两用中就是对于中庸的解释。B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C后儒提出“无过无不及”,这才是对中庸的正确解释。D孔子在论语先进中说“过犹不及”,中庸观念包含这种认识。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
6、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这个观念是孔子提出的。B所有事情都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C作者认为,“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D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3分)古 巷 乾 坤周铁钧古巷多狭长略弯曲,也不宽,只要对面支起窗扇不会碰撞。铺地青石经年踩磨、风雨刷砺,鳞泽泛亮。巷子再老些,路面会有两条下凹的浅沟,那是数百年流轮碾出的辙印,蕴满岁月沧桑。如没有临巷门窗,巷墙就很高,垒砌得厚重坚实。但窗多已泛黄龟裂,还隐现着精描细勾的
7、花木山水、楼阁亭榭,半朦半掩地褪向时光深处。砖缝里膏泥都渐松蚀,用指尖去抠,便簌簌落下。裹在陈年旧岁里的古巷,苍健安详,不为外界潮流、时尚所动。霓灯溢彩的街路喧嚣,广场舞乐曲播扬,却侵不进陡耸的青墙,巷内如僻廊静谷,别有乾坤:月亮顺巷口攀上来,清辉盈盈、如烟似帛,巷路枕着朦朦山影,迎候访古探幽的游人来此抖落浮躁,倾纵心绪,滤验风情。我曾独步上海朱家角古镇,走着走着,环顾四周,尽是角脊老屋,步入其间,左转右拐,不见尽头,走得腰酸腿乏,仍出不得“迷魂巷”。忧心忡忡时,眼前突然变得坦阔,巷路径直通向一座气势宏伟的石桥,桥头耸立的岩碑上刻着:“放生桥”。桥对面长街宽邃,招牌林立,店铺千家。坐在街头茶摊
8、要了一壶龙井,向茶摊老板说:此处巷子太“乱”。老板笑道:朱家角称奇之处就是街宽巷窄,路生巷,巷连街,街通路,绵延不尽。当晚,住宿一条古巷深处的小客店,院铺青石鳞泽泛光,幽静淡雅。客店隔壁,有一家小小的“书画斋”,主人是位银髯飘逸的老伯,斋中四壁挂满字画,幅幅笔墨遒劲、大气雄浑。我入室攀谈,畅言良久,问老伯可否求得墨宝?老伯应允,他正拨镇纸,墨毫飞动、中锋运笔,一联:“养浩然正气、极风云壮观”跃然纸上。玩味联意,彰显烟火平民身处狭巷,胸蕴乾坤的高远境界。如今游历扬州,何园古巷入口处导游旗招展,扩音器嘈杂,鼎沸的人群依序入巷,逼仄跟进前行,头悬青天一线,“穿巷风”咄咄刺肤,导游讲述的多是黄宾虹、朱
9、千华等一代名家,曾在园中开启多少思维创意,历经怎样尊卑荣辱、爱恨交织走了许久,依然曲延不绝边走边顾视左右,见巷墙嵌刻许多诗词:“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是唐代杜荀鹤写苏州古巷的,读诗生情,禁不住忆起人水桥互依、河巷舟相偎的吴越故郡苏州。姑苏古巷素淡淳朴,千年初容、俗韵不改,每天熹微,几家巷门开了,踱出来的多是老者,他们既去晨练,也去赶“头汤面”,巷中世代递接的营生是“三虾面”店。面店门窗临巷,店主取活虾搓籽、取脑、剥仁,是为“三虾”。虾壳汤入锅烧开,趁沸下面,煮好捞出浇原汤,面润汁爽,原味本鲜。一碗面条,扬名千年姑苏,煮沸古巷乾坤。古巷不光居住井市平民,也有宦官要臣
10、府邸、文豪墨客栖室。盛唐国都长安城常乐巷,地处东城僻隅,狭巷幽深,却坐落亭榭绿地、莲池短桥的庭院。白居易在此居住10年,写出大量传世诗文,他后来被差往杭州为官,常乐古巷依然人声鼎沸、文玩古董交易火爆,堪比如今北京“琉璃厂”。一条古巷,滋养一个诗人,繁荣了一方文化;一个诗人,知名一条古巷,厚垒了盛唐的文化底蕴,随流逝的风华一起升值。见一户老宅木门虚掩,向内张望,端坐藤椅上的老奶奶示意我进院,她几句讲述,便把时光曳到70多年前:那时,盛泽是称誉天下的绸都,巷里绸缎庄主豪院与渔樵蚕农寒门相邻,有“五步一面馆、十步一茶肆”的喧沸市井,也有织机脆响、梭声交汇的丝绸作坊,更有“十岁外皆能纺织”的巧手如林听
11、着想着,竟觉真得步入人流熙攘、商铺林立的古巷,如历游“清明上河图”十里繁华,心内寂寥瞬间被市俗民风弥补,空旷意境填满匠心独运的沧桑构建。告别了好客的老人,迈出高高的青石门槛,前望古巷,不见尽头,沿平平仄仄的卵石路漫步,任心绪静然流淌,清风掠过耳畔,时空中似乎依旧传来吴根越角的故事,溢满巷路,演绎绵远、精彩的古巷乾坤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开头两段写古巷现状,作者细致描绘了古巷的窗、巷道、巷墙等,寓无穷感慨于其中,为下文奠定了情感基调。B. 作者将古巷内的苍健安详与古巷外的街路喧嚣、广场舞乐曲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古巷遭受现代文明侵蚀的苦
12、闷。C. 文中写“书画斋”老伯挥毫泼墨一事,表现了他高远的情怀,又通过老奶奶的讲述,写出了古巷昔日的喧沸繁华。D. 作者游历古巷,展开联想和想象,抒发内心真切感受,文章内容充实,结尾意蕴悠悠,令人沉浸在古巷的历史韵味中。5、 文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小巷的古韵?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答。(4分)6、 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全国有很多地方投入巨资重建或新建古镇,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8题。材料一:51调查网0-6岁幼儿祖辈教养人调查报告:你最关注孩子哪方面的成长选项回答人数比例身体发育20185.9%心理健康9440.17%性格
13、品质7230.77%道德教育6628.21%学习智力12252.14%自理能力3314.1%交往能力4017.09%语言能力229.4%意志力41.71%文明礼仪3715.81%休闲游戏114.7%本次有效填写人数234材料二:我国历来有“隔代亲”的文化,祖辈教养的比例较之西方国家明显更高。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成为父母后,更注重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在面临自我生存发展与抚养孩子的矛盾冲突时,祖辈自然成为帮助甚至替代教养的重要力量。祖辈富有育儿经验,精力充沛又时间自由,能给新父母提供心理慰藉和疏导引领,让子女解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祖辈自身也在情感付出中享受到生命延续的满足感,从而拥有更幸福的晚年
14、生活。但受自身所处时代和环境所限,祖辈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往往不能适应当下的育儿需求,在孙辈许多行为面前束手无策。研究表明,祖辈教养方式中的“行为指导”和“责罚与控制”相对较少。而抚养责任和教育责任不清晰,以及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容易导致家庭分歧,引发家庭矛盾,对孙辈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祖辈和父辈要树立家庭教育一盘棋的思想,适当分工,优势互补,祖辈尤其要注意提高教育素养、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选自2020年09月20日中国教育新闻网)7、下列对于材料一中数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超过半数的祖辈非常重视儿童的学习智力,但对与其密切相关的语言能力、休闲游戏等关注不够,对“学习”的误解
15、不利于儿童全面发展。B.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祖辈抚养人非常关心儿童的学习智力,但对孩子的性格品质、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关心不够,这直接导致了当今社会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C.对“休闲游戏”不够重视,可能是祖辈的育儿观念落后造成的,这种重生活照料、轻心灵陪伴的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儿童成长需要。D.多数祖辈不关注儿童“意志力”的培养,这样做可能导致祖辈在养育过程中对儿童过度溺爱,造成儿童产生任性、依赖性强等问题。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独生子女成为父母后,往往会面临自我生存发展与抚养孩子的矛盾,这时就需要祖辈帮助教养孩子。 B.祖辈的整体文化水平有
16、限,其教育理念往往不适应当前的育儿需要,祖辈应加强学习,提高文化教育素养。C.祖辈适度参与到儿童养育过程中,对于儿童、父辈、祖辈三方都有好处,因此祖辈和父辈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整体考虑和安排,合理分工。D.对意志力和休闲娱乐的关注程度的不同,是父辈和祖辈教育理念的主要矛盾。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9-13题。()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
17、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第十三)【注释】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果:果断、坚决。 硁硁(k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斗筲(sh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9、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虽曾在行为上有羞耻之处,但出使各国仍能不负君命的人。B.对于士的标准,孔子分成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是最后一个层次。C.孔子认为,一味讲信用,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D.对当朝执政者,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算不上士()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18、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10、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 11、根据文段说明孟子认为的天意是什么?怎样才是符合天意?(3分)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白城市 第一 中学 2020 学年 语文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