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创伤急救方法1777.doc
《医学专题—创伤急救方法177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创伤急救方法1777.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伤急救方法一、出血和止血人体血量大约占体重的8%,如体重50kg,则约有4000mL血液。急性出血,血液流失超过全身血量的1/41/3,就有生命危险。因此,争取时间进行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急性创伤性大量出血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1、各种出血的特点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3种。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危险性大。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性。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从
2、伤口渗出,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较小。以上三类出血,都可能是外出血或内出血。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内出血。因血液出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不易及时发现。如果受伤后无外出血,但伤员出现急性贫血现象,如头晕、无力、口干、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就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将伤员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2、止血方法外出血的止血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指压止血法根据动脉分布情况临时用手指、手掌或拳头把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压在血管深面的骨面上,使血液的来源被阻断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它止血方法。不同的出血部位,压迫的方法不同。(1)面部出血压迫颌外动脉。用拇指或食指在
3、下颌角前约半寸的凹陷内,将颌外动脉压于下颌骨上,有时需要双侧同时压迫才能止血。(2)头部出血压迫颞动脉。方法是用拇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3)头、颈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常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取其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方法是在气近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将伤侧颈总动脉压于第五颈椎上。但禁止双侧同时压迫。(4)上肢(前臂或上臂)出血a、压迫锁骨下动脉。方法是用拇指在锁骨凹摸到动脉跳动处,其余四指放在伤员颈后,以拇指向下内方压第一肌骨;b、压迫肱动脉。方法是从伤员后面,用四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血管。(5)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方法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用大拇指放在压点上用力向后压,另一手大拇指叠在
4、上面以增加压力。2)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肪及毛细血管出血。在出血伤口上覆盖几层消毒纱布或较干净的手帕、毛巾、布类类,然后用三角由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四肢的动脉、静脉出血,大多数可用此法止血。这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如伤处有骨的,须另加夹板固定;伤口内有碎骨片存在时,不用此法。3)加垫屈肢止血法在小腿、足、前臂或手出血时,如果伤肢没有骨折,可以用一厚棉垫或纱布卷塞在肢窝或肘窝处,然后屈膝或屈肘,再用三角巾、绷带或布带进行屈肢加压包扎。4)止血带止血法若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或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时,可采用止血带止血。使用止血带适当,止血效果较好
5、,往往能挽救伤员生命;但如使用不当,则可造成组织缺血坏死,甚至使伤员失去肢体,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管止血带、橡皮带或其它代用品(如布带等)。方法是在紧靠动脉出血部位的上方将伤肢扎紧,以达到止血的目的。(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橡皮止血带的止血作用比较可靠,但只限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时才使用。(2)绞棒止血带止血法用三角巾、腰带、手帕或布条折成带形围绕肢体打一活结,在结下放一短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出血停止后,将短棒一头插在活结内。然后拉紧活结,固定此棒。(3)使用止血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上止血带前,皮肤与止血带之间应加一层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
6、皮肤。b、上止血带要适宜,以能止住出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则损伤皮肤与神经。c、上止血带的部位要尽可能靠近伤口。一般情况上肢出血扎在上臂的上1/3处(中1/3处容易损伤桡神经),下肢出血扎在大腿中,上1/3交界处。但在受伤肢体已无法挽救的情况下(需进行截肢者),则止血带应尽量扎在伤口近心端靠近伤口处。d、上止血带过久,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每隔4050min应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min。必须注意,放松止血带时要在伤口处加压,以防止血带放松后引起猛烈出血。e、运送伤员时,要有明显标志,并注明上止血带与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二、包扎所有开放性伤口,在现场急救时应立即妥善包扎。其目的是保护伤
7、口,止血,减轻疼痛,减少污染,防止感染。1、包扎注意事项1)包扎前,先将衣裤解开或剪开,充分暴露伤口。如需脱掉衣裤,应先脱健侧,后脱伤侧;如果伤情严重(如大出血、骨折、大面积烧伤等)和情况紧急时,可连同衣裤一起包扎,也可在伤口相应部位把衣裤剪开一洞,再盖上敷料进行包扎。2)敷料接触伤口的一面须保持干净或尽量减少污染。3)伤口上或周围不敷任何药粉。4)敷料应充分遮盖伤口和伤部周围皮肤约510cm范围。5)较大较深的出血伤口,可先用干净敷烂漫填塞,再加压包扎。6)包扎时动作必须轻快,以免增加损伤。包扎不可过紧,以免妨碍血运,也不可过松,以免搬运时滑脱。打结时,结不要打在伤口位置上。7)对骨折或关节
8、损伤的伤员,包扎后应加用固定器材。8)从伤口脱出的肠管、露出的骨折端等,原则上不应一现场还纳,须加以保护后包扎,待清创时处理。2、包扎材料的选择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和四头带等。如果没有这些材料,也可用伤员或急救者的毛巾、手帕、衣、帽等包扎伤口。总之,包扎材料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消毒或清洁的软性材料,以达到及时包扎的目的。3、包扎方法1)头部包扎法(1)并没有顶部包扎法a、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二指宽,置于前额(齐眉),顶角向后覆盖头部,两底角经耳上缘向后拉,在枕部压住顶角,两底角左右交叉绕到前额打结,然后将顶角折入底边内。b、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横放头部,其前边包住前额,把两个前角
9、拉向耳上缘至枕后打结,然后再把毛巾的两个后角反折压住前角扎结之上,左右交叉返至前额打结,如不够长度可加接一布带。(2)单侧面部包扎法a、三角巾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鱼尾状,将一尾角放于伤侧面部,鱼尾底边沿耳上绕头至对侧打结,然后将前面尾角向外翻并拉紧后,包绕下颌与覆盖头后之尾角打结。b、毛巾包扎法将毛巾斜放于头顶,其前边盖住伤侧面部,把前边两角拉至对侧耳下打结,毛巾的后边向外反折,包绕下颌到耳后打结。(3)全面部包扎法a、三角巾包扎法用三角巾顶角打结套于下额,底边置于枕后,两底角斜向头后拉直,左右交叉压底边,经两耳上缘绕到前额打结。包扎后可在眼、鼻、口等处提起布块各剪一洞,露出两眼和口、鼻。b、手
10、帕包扎法 将手帕两对角各打一些,两结分别放于头顶及下颌正中,把手帕套在面部,将另两角拉至枕后打结。然后将眼、口、鼻部剪孔露出。(4)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或毛巾折成约四指宽的长带,一端系十字带子,将折好的三角巾或毛巾放在下颌部,将两端沿耳前上提,在一侧耳上与系带十字交叉,再还绕前额和枕部在同耳后上方打结。2)躯干包扎法将三角巾的一底角放在对侧腋下,顶角过肩向后拉,将顶角上的带子在臂上1/3处绕紧,然后把另一底角反折,向背部于对侧腋下打结。(1)胸、背包扎法用三角巾顶端朝上盖住伤侧胸或背,将两边角在胸或背部打结,顶角接带与此结再打结。(2)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朝上,顶角向下,盖住腹部,底边绕到后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创伤 急救 方法 177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