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22325.doc





《医学专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2232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22325.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主要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迄今国际上尚无有关 ICP 的统一诊治意见。2011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第 1 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该指南的发表对我国 ICP 诊治的规范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在 ICP 诊治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为此,对其进行了重新修订。ICP 曾有过许多命名,也引起了诊断和治疗的混乱,自第 1 版 ICP 诊疗指南发表后,国
2、内教科书和文献已基本一致采用了第 1 版 ICP 诊疗指南中的命名。高危因素具有 ICP 高危因素的人群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加强识别 ICP 高危因素对提高该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包括:1. 有慢性肝胆基础疾病,如丙型肝炎、非乙醇性肝硬变、胆结石或胆囊炎、非乙醇性胰腺炎,有口服避孕药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史者;2. 有 ICP 家族史者;3. 前次妊娠有 ICP 病史,再次妊娠其 ICP 复发率在 40%70%;4. 双胎妊娠孕妇 ICP 发病率较单胎妊娠显著升高,而 ICP 发病与多胎妊娠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并积累资料;5. 人工授精妊娠的孕妇,ICP 发病危险度相对增加。临床表现1. 皮肤瘙
3、痒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初起为手掌、脚掌或脐周瘙痒,可逐渐加剧而延及四肢、躯干、颜面部;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夜间加重,严重者甚至引起失眠。70% 以上发生在妊娠晚期,平均发病孕周为 30 周,也有少数在孕中期出现瘙痒的病例。瘙痒大多在分娩后 2448 h 缓解,少数在 48 h 以上。2. 黄疸出现瘙痒后 24 周内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黄疸发生率较低,多数仅出现轻度黄疸,于分娩后 12 周内消退。3. 皮肤抓痕ICP 不存在原发皮损,但因瘙痒抓挠皮肤可出现条状抓痕,皮肤活组织检查无异常发现。尽管 ICP 不存在原发皮损,但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和对胎儿造成的风险,有学者提出将 ICP 的皮肤表现归属于妊娠
4、期皮肤病的一种,但未得到公认。4. 其他表现少数孕妇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轻微脂肪痢等非特异性症状,极少数孕妇出现体质量下降及维生素 K 相关凝血因子缺乏,而后者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辅助检查1. 血清胆汁酸水平改变是 ICP 最主要的实验室证据目前,血清胆汁酸水平的测定主要包括总胆汁酸和甘胆酸。既往将总胆汁酸和甘胆酸列为同等重要,结合近年文献,特别是英国皇家妇产科协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RCOG)2011 版的指南,考虑甘胆酸在 ICP 诊断与程度分类中的稳定性差,故在 ICP 诊断及监测中以总胆
5、汁酸水平作为检测指标更合理。现对胆汁酸系列的临床价值比较一致的评价是:(1)ICP 孕妇胆汁酸水平较健康孕妇显著上升;(2)总胆汁酸水平升高,伴或不伴肝酶水平升高就足以支持 ICP 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别。2. 肝酶系列ALT、AST、血清 谷胱甘肽转移酶在 ICP 患者中表现为轻度升高,有报道健康孕妇肝酶、GGT 和胆红素水平的上限比非孕妇女低 20%。血清 谷胱甘肽转移酶水平上升是反映肝细胞损伤快速而特异的指标,有文献报道,部分 ICP 患者 GGT 水平升高,且更常见于存在编码胆汁转运的 ABCB4 基因突变的 ICP 患者中。2011 年 RCOG 指南认为,不明原因的肝酶、GGT 和
6、(或)胆汁酸水平异常足以支持 ICP 的诊断,但缺乏循证证据,为临床实践观点(GPP 观点)。3. 胆红素有关胆红素水平升高的研究结果相差颇大。一般而言,血清 TBil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DBil水平升高为主。4. 病毒学检查诊断单纯性 ICP 应在排除肝炎病毒、EB 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基础上。5. 肝胆 B 超检查虽然 ICP 患者肝脏无特征性改变,但建议常规查肝胆 B 超以排除孕妇有无肝胆系统基础疾病。诊断1. 妊娠期筛查(1)ICP 高发地区由于 ICP 在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无特征性表现,因此有筛查的必要。具体推荐:A 产前检查应常规询问有无皮肤瘙痒,有瘙痒者即测定并动态监测胆汁
7、酸水平变化;B 有 ICP 高危因素者,孕 2830 周时测定总胆汁酸水平和肝酶水平,测定结果正常者于 34 周后复查。总胆汁酸水平正常,但存在无法解释的肝功能异常也应密切随访,每 12 周复查 1 次;C 无瘙痒症状者及非 ICP 高危孕妇,孕 3234 周常规测定总胆汁酸水平和肝酶水平。(2)非 ICP 高发区孕妇如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肝酶和胆红素水平升高,应测定血清胆汁酸水平。2. 诊断要点(1)出现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皮肤瘙痒瘙痒涉及手掌和脚掌具有 ICP 提示性。尤其需鉴别 ICP 皮肤瘙痒严重导致的皮肤抓痕与其他妊娠期皮肤疾病。(2)空腹血总胆汁酸水平升高总胆汁酸水平 10 mol/
8、L 可诊断为 ICP。(3)胆汁酸水平正常者即使胆汁酸水平正常,但有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血清 ALT 和 AST 水平轻、中度升高,可诊断为 ICP,GGT 水平也可升高,可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 DBil 为主。(4)皮肤瘙痒和肝功能异常在产后恢复正常皮肤瘙痒多在产后 2448 h 消退,肝功能在分娩后 46 周恢复正常。3. ICP 严重程度的判断ICP 的分度有助于临床监护和管理,常用的指标包括瘙痒程度和起病时间、血清总胆汁酸、肝酶、胆红素水平,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总胆汁酸水平与围产结局密切相关。(1)轻度A 血清总胆汁酸 1040mol/L;B 临床症状以皮肤瘙痒为主
9、,无明显其他症状。(2)重度A 血清总胆汁酸 40mol/L;B 临床症状:瘙痒严重;C 伴有其他情况,如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复发性 ICP、曾因 ICP 致围产儿死亡者;D 早发型 ICP:国际上尚无基于发病时间的 ICP 分度,但早期发病者其围产儿结局更差,也应该归入重度 ICP 中。治疗1. 治疗目标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2. 病情监测(1)孕妇生化指标监测A 主要筛查项目是总胆汁酸和肝功能。B 频率:不论病情程度,每 12 周复查 1 次直至分娩。对程度特别严重者可适度缩短检测间隔。(2)胎儿的宫内状况监测至今为止,对于 ICP 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专题 妊娠期 胆汁 淤积 诊疗 指南 2015 223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