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地球教学设计.docx
《宇宙中地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宙中地球教学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宇宙中地球教学设计第1篇: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1.1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 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 图表分析方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 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2、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组成 (提问)宇宙的含义和特点? 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 (提问)什么是天体? 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提问)就你所知,宇宙中有哪些天体? 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自然天体和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人造天体。(例 如,著名的太空垃圾:1965年在美国首次太空行走过程中宇航员爱德华华特遗失的一只手套,该手套正在以每 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飞行。) 宇宙中天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天体 概念 其他 恒星 由炽热气体组成、自己能发射可见光的球状
3、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温度高,自己能发光,距离地球非常远。 行星 沿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 本身不发光,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卫星 绕行 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 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 与恒星相 比,具有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的特点 彗星 在扁长轨道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哈雷彗星是著名的大彗星,其公转周期是76年 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数量众多,大小不一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讲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宇宙中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来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4、天体系统的概念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组成 其他 地月系 地球和月球 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银河系 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 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27万光年 河外星系 银河系之外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 简称星系 总星系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目前所知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讲述)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其范围大小不同,通 过分析天体系统的级别可以明
5、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 地月系 月球 太阳系 银河系 八大行星及其它天体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目前,已知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见书本图) 阅读此图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找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说出地球的左邻右舍,明确地球 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了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3)认识九大行星公转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 (4)认识哈雷彗星轨道具有扁长形的特点。 (5)认识九大行星的大小、
6、有无光环、温度高低等基本情况。 (讲 述)总结及推倒太阳系 中九 大行星之最: (1) 距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2) 距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3)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冥王星。 (4) 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土星。 (5) 九大行星中唯一逆向自转(自东向西)的是金星。 (6) 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最短的是木星。 (7) 九大行星中,距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公转周期越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冥王星,最短的是水星。 (8) 轨道倾角和偏心率均最大的是冥王星,其次是水星。 (9) 卫星数目最多的是土星,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 (补充)九大行星分类
7、: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地球上之所以会出现生命,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由密切的关系。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稳定的光照条件 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 地表温度适宜 (2)体积和质量适中 吸引、保存地球大气 (3)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内水汽逸出,产生降水,形成原始的海洋。 (总结)所以,我们的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
8、星。 第2篇: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肥西中学 胡 建 【教学内容分析】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形成科学的宇宙观的基础,为此,教材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和存在生命的行星等。教材中利用了6图2表加以说明,运用这些图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
9、“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
10、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教学难点】
11、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自身因素分析无法得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来分析。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
12、资源。(引入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主题,进而以谈天说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天体和宇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紧扣谈天说地的话题,提出“说地”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指导 (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现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
13、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但是有规律可循的。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读图指导)图1.2体现了宇宙是按一定层次和结构组成的有序的物质世界。四幅小图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逐层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 (方法步骤) 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 2将(P3)图1.2转换为(P4)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或语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描述层次要清晰。如:可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的空间尺度顺序描述。也可用自己擅长的其他方式表达。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
14、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交流点评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见解,但都需注重科学性,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在缅怀曾为人类天文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甚至献身的天文学家的同时,也肩负着继往开来,不断探索的使命。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探究引导 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聚焦太阳系,分析一组图表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自学、讨论、点评 1.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 (学生围绕活动要求
15、,先自学,再分组讨论) 第一步,读P4“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第二步,分析P4表中各要素的相关数据,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即公转方向、轨道平面夹角、公转轨道形状)和结构特征(体积和质量等),进一步认识地球。 (点评指导)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如,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九大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九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根据这些共同特征证明地球并不例外;再从结构特征
16、,如质量和体积等方面比较各大行星,特别是类地行星,得出地球也无特殊之处的结论。最后,以上述探讨的两方面结果来证明地球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征,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2.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 为何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宇宙中只发现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只提出,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地球行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点的认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导学 用人类对火星生命的探测,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生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再比较火星与地球的自然条件,引导学生探讨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 自学整理、交流点评 第
17、一步:读图表分析。再次阅读P4图表信息,从日地距离、体积和质量等方面自主推理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第二步:阅读、理解教材。即阅读P6信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变化与液态水形成的关系,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讨论交流评议。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点评侧重分析探讨的角度(即从地球的特殊性是否具备生命物质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分析,而不是作为普通行星的一般特征角度)、多学科知识的运用(注意运用中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利用图表信息的能力(利用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描述能力(即条理性和科学性);采用集体评议与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 活动 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指导探究)除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宇宙 地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