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公共考古 公众考古概念下的考古学教育思辨.docx
《笔谈:公共考古 公众考古概念下的考古学教育思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谈:公共考古 公众考古概念下的考古学教育思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笔谈:公共考古/公众考古概念下的考古糊育思辨公众考古已在我国开展多年,从最初什么是和要不要做公众考古的认识论阶段,开展到了如何做好和怎样推进公 众考古的实践论阶段。换言之,开展公众考古已是行业内外人们的共识,在国家政府层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21年 10月,文化与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 周年贺信的通知,文中强调要加强考古成果传播利用和加强考古人才队伍建设,这无疑为公众考古的可持续开展,注 入了更大的推力。人才是公众考古开展的主力军,推进公众考古可持续开展,需要专业化、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但我国尚没有建立起培养公众考古专业人才的
2、单位和平台,相关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学科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 也未建立和形成,导致从事公众考古的人员大多数来自其他学科,基本是兼职为主,成为制约公众考古开展的短板。因此,应该从公众考古人才现存问题的导向出发,推动公众考古课程建设并逐步开展到课程体系建设,对培养公 众考古专门人才,推进公众考古开展,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高校是培养公众考古人才的主要平台,在有条件的高校中,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布局和推动公众考古课程体系建设,走出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公众考古人才培养之路。一、设置概论性纲要课程公众考古学概论性课程是我国高校优先级要建设的课程。概论性课程的建设既可以是专题性的,也可以是系统性 的
3、。前者以问题为导向,可以针对公众考古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以课题的形式设计课程,建设周期比拟快。后者以公众 考古的系统目标、理论、知识、方法为导向,以教科书式的形式设计课程,建设周期比拟长。专题性的概论课程建设,可以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案例为参考。UCL是国外开展公众考古教育起步早、 有特点,有影响力的高校,从本世纪初前后开始设置公众考古学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悬考古学活动提供立法依据、考 古学在政治领域中的操作以及社会价值、考古学呈献给群众的方式(如媒体、博物馆和遗址等)、如何处理公众和专家 之间的关系、在公众中开展公众考古学的潜力与可能性、民族主义与考古学、文化政治与土著遗产等约二十个
4、专题范畴。从中不难看出,UCL的课程设置比拟课题化、宏观化,与政府、立法、经济之间产生的交集比拟多,因此称之为“公 共考古”更贴合一些。这与一直被国内很多人奉为公共考古学圭臬的美国Public Archaeology一书类似,该书通过阿肯色州文化遗产保 护尤其是考古工程,主要讲考古立法和各州法律与考古工程之间的关系。与英美较多涉及对事即面对社会公共事务不太一样,中国公众考古的基本国情是对人,即更加面向普通社会 公众,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众众了解考古,关注考古,参与到保护和传承考古成果为代表的文化遗产行动中去。因此,课 程设置上以此作为顶层设计理念,也不失为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中国方式。教科书式的形式
5、设计课程,可以有别于UCL课题化、专题式、话题式,也可以减少与政治、经济、立法相关的内 容,因为这些可以从国内很多高校考古文博专业的遗产法规类课程得以借鉴和支撑。所以,尽可以设置公众考古的价值 取向、实现目标、基本内容、理论方法。2007年起,我们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开始给研究生上公众考古学 课,在这个课程结构里,在一般概论课程需要的理论、方法和学术史以外,还包括公众考古传媒、公众考古教育、公众 考古活动、公众考古展示,基本涵盖了我国目前公众考古的基本形态。概论性课程目前在国内外大都是开在研究生阶段,作为选修性课程来设置,尚没有开到本科生阶段,但不影响本 科甚至博士阶段的同学来选修或旁听
6、。二、设置方向性专业课四、在地社区实践:优“你们”到“咱们”考古工作需要遗址所在地的支持,同时考古工作者也需要结合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回馈社区群众。这其中,在遗 址现场开展考古教育活动是最有效且可行性高的方法。对在地社区群众和中小学生进行考古普及宣传,可以帮助树立文 化遗产保护意识,使他们成为基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2020年和2021年,我们在河南中牟业王和荥阳楚湾两处遗址进行开掘,结合学生实习,专门开展了社区考古教 育实践活动。在业王遗址,我们先后以当地群众以及两所中学的学生为对象,在现场和校园分别开展考古普及活动,并 在遗址现场布设学生手绘的考古知识和乡土历史专题卡通宣传板,供群众参观
7、31。在楚湾遗址,我们的教师那么走进村 党支部,以讲党课的形式向党员和群众介绍考古知识,普及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在郑州发生水灾时,师生主动腾出自己房 间床铺,接待受灾群众,并购置急需品慰问村民,共同应对灾情。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社区考古教育很有成效。地方干部群众从不理解、不关心甚至影响考古开掘,变成主动支持、 积极关心考古开掘工作。业王遗址所在地黄店镇把业王遗址开掘收获写进镇史,在微信公众号中结合遗址开掘成果展示 当地乡土文化。楚湾遗址所在地崔庙镇主动为考古队专门安排开掘资料整理空间;遗址所在楚湾村和七村河村群众屡次主 动向考古队报告自家田间地头的新发现,或者把多年的收藏主动交给考古队。五、认识与
8、思考结合上述四种形式考古教育的实践,我们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与思考:首先,公众考古教育早就不是要不要开展 的问题,而是怎样开展好的问题。做好对考古教育工作,就要真正了解对象,要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实 践活动。让考古走进中小学,是传播考古成果、引导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重要方式,在孩子们心中埋下考古的 种子,让他们逐渐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信。面向考古爱好者,让群众了解前沿新知,体验考古之美,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可以让更多公众关注考古、 关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向在地社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干部群众说明考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遗址的重要性及其对当地文化的贡献, 让考古真正成为大家
9、共同的事业。其次,教育只是形式,沟通才是根本。学问乃天下公器,考古知识不是考古工作者的私产,回报社会是行业的本 分。通过平等交流实现知识共享,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考古学是个海乃百川的学科,通过交流提供,借鉴其他学科、其他行业的经验,可以增强考古学科的能力。再次,对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而言,开展考古教育大有可为。考古学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田野考古中适应 复杂情况、考验逻辑思维的特色,可以充分锻炼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在目前社会普遍重视考古和文化 遗产的大好环境下,在历史师范生培养和中小学历史教师培训中逐渐增加考古知识,将考古研学作为课堂延伸,对于今 后中小学生的培养也有重要意
10、义。当然,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我们也发现,目前在考古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缺乏之处,具体包括:第一,考古教 育方式的单向度输出。目前的诸多考古教育实践,多是以考古学家为主导、以普及考古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单向度输出。 课程设计思路也是向群众传播考古与文物知识,灌输知识较多,而提供互动较少;缺乏受众导向的教育设计。第二,考古教育传播对象以青少年为主,其他人群那么较少涉及。尽管针对青少年开展考古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如 前所述,针对不同人群(比方:在地干部群众、其他地区成人、老年人)应采取与之相应的教育策略,分对象、分层次 开展,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起到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教育目的。第三,考古教育内容还有待提高科
11、学性与系统化。扎实认真的考古学研究是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坚实基础,不过, 面向群众的考古教育不同于考古学专业教育,既不能太过专业,又不能丧失科学性。一方面,不能一味夸大考古工作的 浪漫、有趣的地方,这可能误导了局部公众(尤其是准备报考大学考古学专业的中学生),要让大家认识到考古学是一 门严谨的科学;考古工作也和其他工作一样,有其艰辛甚至枯燥的一面。另一方面,不能为了迎合局部公众的好奇心理, 过多强调文物的经济价值,让公众真的以为考古就是“挖宝”“挖墓”。第四,目前考古教育实践形式丰富多样,但缺少理论探讨与总结。教育是门学问,如何开展教育,对象、层次、 形式等如何选择,都需要认真研究。考古文博工作
12、者需要与教育工作者加强联系,才能把考古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做好做 实,真正让考古成为人民的事业。总而言之,如同公众史学、应用人类学在各自学科出现一样,公众考古学的出现是考古学开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产物,是学科与社会之间交互影响的真实表达。立足中国实际,目前还无法给公众考古学下一个准确定义,放眼国际考 古学界似乎也没有统一认识,但这不阻碍我们对这一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直面这个在当 代社会图景下关怀过去的学科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古学和当代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不会减少,只会更多,这种种 的联系,组成了公众考古学要关注的诸多领域。而这其中,考古教育至关重要,采取何种形式,从考古
13、学家单向度输出 到知识共享、理念共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场地的精神:基于考古现场与博物馆的公众考古李飞(贵州省博物馆贵州贵阳550081)在古代文化遗产与现代公众之间,考古学像一座桥梁,沟通古今。但这一切并不会无端地发生,并且随学科专业 化的加强,原本有趣的发现往往被转述为生硬的学术语言而在小圈子内流传,成为“考古方言二很难成为“普通话”而走进 公众的视野,被广泛认知。如何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群众,转而使其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这属于“公众考 古学(Public Archaeology)讨论的范畴。实践证明,基于考古现场,或者博物馆中与考古相关的展览来开展公众考古 活动,效果往往最正确
14、。原因在于,考古现场与博物馆展览,为参与者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历史深景,并充分彰显了场地精 神。多数人将“公众考古学”理解为考古科普。中国考古学的科普工作起步较早,曾以“考古学的群众化”示人,但现在流行的“公众考古学”却是一个舶来品,内涵 也较前者丰富。换言之,考古科普只是公众考古学的有机组成局部。那么到底何为“公众考古学”?1970年代,由西方考古学家对考古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考古学家社会责任的思考所引发的讨论,最终产生了 考古学一个新的分支“公众考古学”(Public Archaeology)。它将焦点聚集在“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过去”“过去对我们而 言到底意味着什么”等责任感问题上,因而超越了
15、对“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学理探讨而上升到对“过去为何发生某事及其 对于当下的意义”的阐释的哲学层面,以及具体践行活动中。其目的是通过参与式的实践,调和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与利 益,从而助益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在于,谁是“公众”?他们又如何能悬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英文的“public”一词,是一个与私人领域对立的 公民集合体,译作中文有“公共”(国家及其公共机构)和“公众”(彼此间有争论并消费文化产品的群众群体)两层含义。相应的,“PublicArchaeology”也存在“公众考古”和“公共考古”两译。虽然强调的对象各有偏重,但都涉及了民众、 考古学家和行政部门这三个主体。公众考古的实践,实
16、际上就是这三方围绕着考古资源的最优配置展开的一系列博弈活 动。考古学家通过推动行政部门的制度供给,到达建立和完善考古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相关法规的目的;通过与民众的合作, 使其利益在考古活动中得到表达,从而实现其了解自身过去的公共权力32。关系错综复杂,但对考古者而言,公众“这一名词只是方便用来指代一个多元的、但又不以考古研究为职业的人群。 在我们的语境中,公众只是因非专业考古学者这一特征而集合成的一个概念”33。具体到某一个遗址中,我们认为除了 在此开展工作的考古者以外的所有群体,包括外来的考古学家均可称之为“公众”。进而言之,在具体考古活动中,凡发 掘团队与其自身以外的所有“公众”的互动,均属
17、公众考古的范畴。此时,开展考古活动的遗产地就变成了“交流”与“解释” 的一个重要场域,来自远古的信息在此破解,在此扩散,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得到适当满足。被视作公众考古学核心思想 的“交流”“解释”与“考古学利益相关者”34,均在此场域中得以呈现,场地的精神得以充分彰显。基于考古现场的公众考古活动,当前最引人瞩目的非三星堆考古开掘与系列公众考古活动莫属。2012至2015年 间,我们也曾依托海龙囤土司遗址的考古开掘,举行了一系列口碑不错的公众考古活动35。海龙囤的公众考古活动, 也深化了我们开掘者对公众考古的认知36。在海龙囤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将现场开掘者之外的所有人都视为“公众”,与之进行深度互
18、动。首先,在中国“文化 遗产日”筹划了“亲历考古,触摸四百年土司生活”的系列公众考古活动:从“聆听海龙囤”学术讲座的听众中选取幸运者与 考古人一起登囤,在考古现场“触摸海龙囤”;组织“画中海龙囤”活动,由黔籍知名画家用画笔描摹400年前的土司生活; 组织“爱我家乡,考古进课堂”活动,遗址所在地的高坪镇中小学生将课堂搬至考古现场;组织遵义市政协委员参加“走近考 古,支持申遗”活动。当考古工作接近尾声时,我们邀请多位全国知名考古学家赴现场围绕海龙囤的开掘、研究与保护进 行研讨,通过学术交流实现了海龙囤价值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如果说“聆听”只是一个引子,其后开展的“触摸”那么是活动 的重点。包括外来
19、考古学家在内的“公众”通过现场的观摩与体验,对海龙囤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相关感受又通过他们 传达给更广的“公众”。但能到现场“亲历考古”者毕竟是少数,如何进一步调适专业化开掘与公众参与的不和谐,通过媒体与公众形成互动 是较优选择。因此,在“亲历考古”活动之外,开掘者与媒体开展了密切的合作,使海龙囤的最新发现得以及时呈现给公 众。通过媒体与公众的互动,从“非专业人士的普及性利用和专业研究者的提高性利用”两个方面展开:前者是报纸、网 络、电台及电视台记者在田野一线采写稿件,在相应的媒体平台持续刊播;后者那么由开掘者亲自撰写“考古手记”,对相关 发现作出权威解读。而基于考古发现的专题学术讲座,实现了
20、另一个渠道的传播与互动。走进社区、校园、书店甚至电视台,与公众 提供海龙囤考古开掘与研究的新成果,这项工作自2012年春考古工作启动以来至今,都未曾停止。所有“公众”中,当地村民无疑是与遗产地关系最为密切的利益相关者,那么他们的利益如何在考古活动中得以体 现?有相当局部村民在考古工地做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完成了与海龙囤遗址事实上的“亲密接触”;局部村民那么长期在 海龙囤从事牵马、导游、餐饮等旅游服务,考古工作开展后剧增的游客量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在海龙囤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后,他们当中的一局部成为海龙囤最接地气的讲解员,个别人成为技术全面且能褐当一面的考古技工,完 成了从村民到考古工作者的
21、身份转变,我们戏称其为“海龙囤大学”的优秀毕业生。2017年后笔者工作从考古所调任博物馆,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博物馆平台持续推动公众考古活动。相对于考古现场 的封闭性和参与者的容纳度,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场所,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历史文化为己任,其中相当 一局部藏品为考古出土文物,故而博物馆也是开展公众考古的极佳场域。在一个地区的综合性博物馆的通史陈列中,考 古出土文物往往是主角,以及以考古出土遗物为主要展示对象的临时陈列,这些文物所塑造的展览,营造出一种不同于 考古现场的场地与气氛。如果说文物在考古现场是讲述自身故事的“本色演出”,离开了出土环境进入博物馆展览中的文物,更像一个“演员”,
22、 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呈现策展人意欲表达的史观,从而到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目的。展柜内外,通过博物馆语言 讲述的文物故事可能比考古现场来得更加形象和直观。配合一个展览,还会有多种社会教育活动推出,比方学术讲座、 舞台演绎以及文物修复、拓片制作、考古现场模拟等,展览与相关活动相互补充,可以让更多的受众认知考古、了解文 物、激发兴致。贵州省博物馆2018年推出的“逝去的风韵:西夏与播州文物展”,就曾尝试用舞台剧的形式将一些代表性 文物的发现和研究过程生动演绎出来,获得观者的赞誉。如果说公众考古的核心正是“交流”“解释”与“考古学利益相关者”,那么从考古现场到博物馆的展厅,都可以透过实 物,透过场
23、地,展示出文物的美与内涵,从而提升观者对考古的认知,并使这两个空间都成为“交流”与“解释”的场域,使 来自远古的信息在此破解,在此扩散,在此活化,在此深入人心。依托聚集文物的考古现场或博物馆展厅所开展的阐释 与交流,可以助力公众考古走得更深、更远。让公众考古成为涵养中国学生全面开展素养的“一亩方塘”王良(北京中学北京1 000 1 8 )随着近年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以博物馆展览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考古”这一小众学科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 当国宝档案中国考古大会等考古主题电视节目在中小学生中风行,越来越多的“考古”问题成为孩子们关心关注 的话题,历史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有兴趣涉猎学习考古知
24、识、有机会体验考古活动、有平台利用考古成果, 将考古文博资源转化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资源。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界和文博界有计划有步骤地结合文博资 源,系统开发设计考古主题系列相关课程,以课程形式将“考古”呈现在中小学生面前。让“考古”走近中小学师生,也就让 考古真正走向了公众。一、让公众考古活动成为立德树人的能量场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育时 代新人的过程中,公众考古可以成为让中小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涵养自身德行与修为的教育方式之一。2016 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笔谈 公共 考古 公众 概念 考古学 教育 思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