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北京医院)38439.docx
《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北京医院)3843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北京医院)38439.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便隐血联合免疫法在检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王大光,杨晓枫,张进华(卫生部北京医院检验科北楼化验室,100730)【摘要】目的: 评价血红蛋白免疫法与转铁蛋白免疫法在检测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血红蛋白免疫法与转铁蛋白免疫法对40例健康人及81例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进行检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32例,胃癌6例,下消化道溃疡34例及直、结肿瘤9例。结果 血红蛋白免疫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6.9%、66.7%、32.3%、77.8%;转铁蛋白免疫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71.9%、83.3%、47.1%、88.9%;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其中任何一项阳性即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7.5%、100%、55.
2、9%、100%。结论: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同时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进而提高消化道出血及肿瘤的阳性检出率。【关键词】转铁蛋白 血红蛋白 单克隆抗体便隐血试验是用来检查粪便中隐匿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一项实验,对检查消化道出血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诊断指标。便隐血试验是美国最常使用的结直肠癌筛查试验,也是目前唯一通过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以降低结直肠癌所致死亡危险的检查,危险下降可达15%-33%。欧洲国家研究显示,实施每年粪便隐血检查可以降低30%的死亡率。近年来,便隐血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所周知,化学法(匹拉米洞法)检测便潜血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且受饮食
3、影响;血红蛋白单克隆免疫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不受饮食影响被广泛采用(1)。但血红蛋白由于受到肠内细菌作用及大肠黏液成分影响而容易变性,出现假阴性结果。转铁蛋白在肠道内抗菌能力强、性质稳定,且其活性持续时间较长。同时测定粪便标本中的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可显著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检出率(2)。为探讨转铁蛋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作者随机选择本院81例经内窥镜检查诊断有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及40例健康人进行粪便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检测。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受检对象:我院81例经内窥镜检查有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其中上消化道出血32例,胃部肿瘤6例,下消化道溃疡及肿瘤43例,健康人40例
4、。1.2 试剂与方法单克隆血红蛋白检测法:“消康保”便隐血检测试纸(胶体金法),批号20070805,万华普曼公司制造。单克隆转铁蛋白检测法:“消康保”转铁蛋白诊断试纸(胶体金法),批号20070912,万华普曼公司制造。2结果健康人与消化道出血病人粪便中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检出结果的比较,见表1表1 健康人与消化道出血病人粪便中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同时检测结果比较粪便来源例数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健康人401/40(2.5%)1/40(2.5%)1/40(2.5%)上消化道出血3215/32(46.9%)23/32(71.9%)28/32(87.5%)胃部肿瘤64/6(66.7%)5/6(83
5、.3%)6/6(100.0%)下消化道溃疡3411/34(32.3%)16/34(47.1%)19/34(55.9%)直、结肠肿瘤97/9(77.8%)8/9(88.9%)9/9(100.0%)3.讨论3.1 从表1中可以看出,40例健康人中有一人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检测均阳性。据Herzog和Cameron等研究(6),正常人24小时胃肠道生理性出血量为0.6ml,若每日大于2ml,则属于病理性出血。由于免疫学方法的高度敏感性,又由于有正常的生理性失血,如此高的灵敏度,在某些正常人特别是服用刺激胃肠道药物后可能造成假阳性(7)。3.2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32例病人中,血红蛋白法阳性15例,阳性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红蛋白 铁蛋白 北京 医院 3843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