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讲述soz.docx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讲述soz.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讲述soz.docx(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技术文档(ERP管理技术文档)目 录一、 揭开ERP的面纱二、 对制造企业MRP/ERP的认知三、 ERP系统应用的理念四、 ERP系统的技术实现五、 计划与控制是制造企业ERP的核心六、 应用ERP与国情和厂情的关系七、 ERP项目的风险管理八、 关于ERP项目实施评价标准问题九、 ERP奏响新世纪中国企业管理的主旋律揭开ERP的面纱 1998年,随着各媒体的大量报道、各种研讨会的频繁召开,ERP的宣传像阵阵飓风一样席卷神州大地。耳濡目染,各行各业、各类人士似乎都觉得自己与ERP有关。此谓媒体热。与此同时,原来的MRP软件改头换面变成了ERP,原来没有相关产品的厂商也在一夜之
2、间推出了自己的ERP软件。似乎只有冠以ERP的软件才上档次、够水平。而真正的用户却冷眼观潮或眼花缭乱。才用上财务软件、知道MRP、MRP,又来了ERP,ERP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软件才适合中国?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本文想就以上问题,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关心、支持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同时也希望企业家们能够更加理智地分析现状,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企业管理软件。 对ERP的再认识 我们先了解一下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当时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 60年代的时段式MRP: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
3、算成为可能,人们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MRP理论; 70年代的闭环MRP: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及计算机系统的进一步普及,MRP的理论范畴也得到了发展,为解决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管理,发展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月以及采购 作业计划理论; 80年代的MRP: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MRP的各子系统也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一个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等为一体的子系统,发展了MRP理论。 到了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80年代MRP 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
4、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随之产生。ERP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 Group Inc.)在9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的,当时的解释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各类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变革。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ERP已经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它强调供应链的管理。除了传统MRP系统的制造、财务、销售等功能外,还增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支持集团化、跨地区、跨国界运行,其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够的能力,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5、 1.一个供需链管理的完善过程 不论是最初的库存管理,还是后来的采购、生产、销售的管理,再后来的财务、工程技术的管理,企业外部资源的管理等等,都是针对企业供需链的管理而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2.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这些企业管理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与计算机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越来越紧密。计算机技术成了实现它们的必要工具,计算机软件是它们的主要载体。 3.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 整个理论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提高、相关技术的进步,一步步发展起来。 国人对ERP理解的误区 ERP的发展虽然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但在认识上已经有许多误区,ERP的思想和产品真正为广大企业所理解,还需要
6、作长期的努力。如何正确理解ERP的思想,消除理解上的误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走访了许多企业,以下就目前社会上常见的对ERP理解上的一些误区作一分析。 1.ERP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对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的理解不能单凭国界来取舍,ERP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断实践、总结发展起来,目前仍在西方的许多企业中被使用,事实证明它确实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虽然东西方国情不同,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同,例如,我国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滞后,限制了采购、生产、销售计划的顺利实施;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了不正当竞争、合同意识淡薄、拖欠货款现象严重。但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7、同样培育了我们自已特有的管理文化,比如“全员管理”和“以人为本”。其实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国外管理思想中可借鉴的地方,洋为中用,客观地理解ERP思想。 2.ERP是医治企业的良方妙药 不是任何企业,只要上ERP项目,就可像有些资料中描述的那样,降低库存2035,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540,加班减少5090企业就像人一样,有其生存、发展的全过程,也有其不同于其他企业的问题和特点,因此不同的企业使用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实施ERP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运用不当或选择有误就很可能失败。因此,企业在作出决策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对症下药,选择真正适合自己企业的软件。 3.中国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使用ERP的
8、阶段 进入90年代,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门大开,国内企业面临进口产品的全面竞争。具有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三大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款款而至,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地变革。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换,丢掉了“等”、“靠”、“要”,企业亟需自善其身,中国企业犹如一艘艘远洋的轮船,从波澜不兴的湖泊驶向充满惊涛骇浪的海洋。市场竞争的残酷,给我们的企业家留下了深刻印象。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有其发展的环境和应用的基础,而且目前还在不断地完善。中国企业因为所处环境不同,没有与ERP完全适合的应用基础,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用ERP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管理水平,更不应该用消极
9、的态度等待所谓的“使用ERP的阶段”,而应该积极地研究、分析,创造条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4.只有ERP才是先进的管理思想 ERP只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中的一种,而世界各国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利于企业管理的思想,如来自日本的JIT(JustInTime)、来自德国的西马克粗计划系统、美国的最佳生产技术(OPT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等等,每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市场需求和应用环境。 了解了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对ERP的认识也就更加明了。我们即不能成为ERP的崇拜者,认为它是神秘的、无所不能的,也要看到它可利用的地方,客观地认识、评价E
10、RP这种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从中找到国内企业管理发展的道路。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软件? 前文讲到,ERP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计算机软件成了ERP思想的载体。目前市场上的企业管理软件主要有以MRP/ERP为代表的国外软件及以全面企业管理为代表的国内软件两大类,各有优缺点,以下作一分析比较。 国外软件主要体现了MRP/ERP的管理思想,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环境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其优点在于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在国外应用得比较成熟。但将其应用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从价格方面来讲,国外软件一般报价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美金,其主要的用户基本上集中在大型企业。而我
11、国85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高额的费用及闲置的功能,使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对其望而却步,从而使这种新的管理思想不能得到普及和推广。 其次,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均有所不同,一个企业管理软件的成功应用,必然需要对软件进行一些修改,而且国人又喜欢追求完美,不断提出修改要求。对此,国外软件基本上采取变通处理的方法,实在要改,也要拿到国外去改,况且国外软件多数都是早期的产品,受当时计算机技术的影响,修改极不方便,企业为此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对企业的实施造成影响,甚至成为实施的最大阻力。 再次,国外软件提供英文界面及资料,对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软件的操作习惯及界面风格上与我国的软件也存在差异。例如
12、,国外软件界面一般比较简单、抽象,主要强调软件可实现的功能,以键盘操作居多;而国内的软件界面比较丰富、直观、易学易用,不仅强调软件的功能,而且注重键盘和鼠标的配合使用,可操作性强。再比如国外软件的报表格式比较简单,对格式没有特殊要求,而且一般没有格线,只追求数据的正确性;然而国内软件报表格式丰富、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设有格线,体现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国引入MRP/ERP软件有近20年的历史,目前用户数不过千余家,从总的应用效果来看,成功的例子非常鲜见,多数企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收效甚微。1993年,重庆一家大型军工企业与日本某摩托车公司合资创办企业。成立之初,就全面引进日本的生产设备、零
13、配件、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公司总经理、各要害部门主要负责人均由日本人担任。始料不及的是,价值近千万人民币的ERP软件,与中国管理的实际相去甚远,几乎无能用之处。两年后,这两家中外企业又创办了另一家生产摩托车配件的合资公司,日本人极力推荐日本的MRP软件,但中方管理技术人员在了解前一家合资企业应用的效果后,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日方只有放弃。 当然,也有些应用比较成功,但都限于部分子模块,仅仅实现了局部系统的独立运行,信息尚未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共享。从各模块的应用情况来看,应用比较成功的模块依次是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采购管理等。此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不同,也使得企业管理中的业务
14、处理流程存在着很大差别,从而增大了系统实施的难度。 而国内的全面企业管理软件却能够立足于中国本地,服务于中国的企业,在多方面占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价格上比较,仅为国外软件的1/71/5,广泛适合于国内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企业,易于普及和推广;从软件修改方面比较,国内的软件由于开发得比较晚,技术上比较先进,更加容易修改、维护,再加上其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从界面及操作上比较,更加符合中国的传统习惯,形像、丰富、美观大方,操作简单;从业务流程上比较,国内的软件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更加容易为企业所接受;从使用效果来看,国产财务软件的巨大成功,无疑
15、是国内企业管理软件的有力验证。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国内企业管理软件的不足,比如管理理论还不够完善;国内对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还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但是,国内的管理软件厂商仍然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管理基础,盲目引进国外ERP软件,欲速则不达,生搬硬套国外管理思想,只能是作茧自缚,重蹈过去近20年国外MRP/ERP软件在我国应用鲜有成功案例的失败之路。 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的使用通常是从使用财务软件开始。财务软件在中国推广、发展有10多年的历史了,而目前国内财务软件的普及率仅占810。从国外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它也经历了
16、相当漫长的时间。更何况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计算机普及率还不高,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还仅限于通过最高库存、最低库存、安全库存、再订货点法等国外40年代所采用的方法管理库存业务,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企业直接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来管理企业,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通过相应的企业管理软件按步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引导企业改善管理,规范业务流程,从最容易实现的财务处理开始,过渡到对供需链业务的管理,再到资源计划、决策支持等,而这一切都是密切相关、环环相连的。如果基本业务的处理数据还不准确,如库存记录不够准确,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业务没有得到实时监控,全面企业管理的基础没有打好,则建立在
17、这些数据之上的资源计划、决策支持就无从谈起。作为企业家们不能急,也不能等,而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分析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一步步实现全面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 对制造企业MRP/ERP的认知 我们在行业内外推广MRP的应用时,接触了许多制造企业的领导、信息主管。我们发现即便是在最迫切需要MRP的企业,其决策者们对MRP仍然是知之甚少。最近媒体将MRP甚至是ERP炒得火热,但是,1998年5月我国某权威机构发布了一份MRP应用调查报告,报告说我国20年来,花了80个亿人民币投入的MRP,应用并不成熟。企业对专家们的意见,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企业在冷热夹击之下,手足无措,所以有必要澄清一下
18、对MRP/ERP的认知。制造企业的计划与控制 MRP/ERP是由制造业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还是在制造业中应用,因此讲清MRP/ERP也必须从制造业开始。 制造企业从社会大市场中获得资金、物资、人才等资源,又将资源转化为某种社会需求的产品,并将商品销售到用户手中。制造企业自身就以生产物质商品为自己的赢利和生存手段。因而制造企业必须用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增值。有效的资源获取、转换和分配就 成为制造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 资源获取、转换和分配是通过它的计划与控制来完成的。编制满足需求数量和交付期的计划,监督和控制该计划的实现;并且所编制的计划使企业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资源的分配最合理和消耗最
19、少、生产是最经济的,就成为现代制造企业的核心。在生产经营中,会计无疑是重要的,会计作为资源增值过程的记录和核算,对外为政府和投资方提供企业经营的状况的报告,对内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企业运行的“脉象”,以作为生产运作和资本运作的决策依据。但每一个企业都清醒地认识到,利润并不是会计算出来的,而是来自于生产过程资源转换中的增值。所以,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应该从企业核心业务的计划与控制着手。 制造企业同时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和生产过程资源消耗最少这两个原则之间是矛盾的。解决这一对矛盾的理论和方法成为现代化制造管理研究的焦点和进步的动力。保证需求的最经济的计划成为制造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永恒主题。随着
20、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范围的扩大和 企业对资源理解的深化,制造计划理论和应用就这样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制造企业的计划与控制技术 从资源管理的视角出发,MRP/ERP是一种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改进和自我完善着的企业资源管理解决方案,是近40年来现代社会在生产与制造活动中的先进理论与经验成果的软件固化,是企业在多变市场环境下竞争取胜的战略武器,是每一个有规模的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础建设。 物料的计划。在60年代前,企业生产能力较低,制造资源矛盾的焦点是供与需的矛盾,计划管理问题局限于为确定库存水平和选择补充库存策略的问题。经济批量的订货点法成为最初的科学计划理论。60年代初,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被
21、认为是最重要的生产模式,生产中多余的 消耗和资源分配的不合理首先和大多表现在物料的多余库存上。为了解决其原材料库存和零组件投产计划问题,出现了以相关需求原则、最少投入和关键路径为基础的“物料需求计划”原理,简称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生产能力+资金的计划。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恶化,企业对自身资源管理范围扩大、对制造资源计划细化和精确化,单纯面向物料的MRP扩展到与生产能力相关的人力和设备等更多资源的计划与控制,这就是闭环MRP。以后又加入了对制造范围的资金控制,计划方法 的名称随着控制的对象的升级而改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
22、ng Resource Planning)”,即MRP。整个企业范畴的资源计划。从MRP的概念产生后的10年间,企业计划与控制的原理、方法和软件都成熟和完善起来。在此期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JIT,新的管理思想和战略如CIMS和精益生产LP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更是飞速发展。各个MRP软件厂商不断地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了新的内容,逐渐演变形成了功能更完善技术更先进的制造企业的计划与控制系统。90年代初美国人总结当时MRP软件在应用环境和功能方面主要发展的趋势,提出“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的概念。 ERP在资源计划和控制功能上的进步
23、,其一是计划和控制的范围从制造延伸到整个企业;其二是资源计划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非制造业。 在叙述MRP、MRP和ERP的发展时,应该将它们看作为不同层次企业应用的不同解决方案,后来者是对企业新需求的补充。MRP、MRP和ERP的发展反映了应用对象需求的不断提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美国制造系统杂志1998年12月公布的制造信息技术专业术语中,就将ERP简单又笼统地说成是“多数企业使用的当前一代的制造资源计划系统”。但同一个时期,特别在中国,企业间的功能位置各异,发展水平也是不均衡的,当然不能都采用一种等级的应用系统。MRP、MRP和ERP分别都有各自的功能和应用范围。显然更没有必要将任何管理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RP 企业 资源 计划 管理 系统 讲述 soz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