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义务教育课改后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初探.doc
《面对高考义务教育课改后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高考义务教育课改后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改后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初探我市今年秋季己经实施了高中数学新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的收获,同时也遇刭不少困难。其中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后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下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与同行交流。在数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中,部分高中老师对初中课改不甚了解,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的删减,影响到高中数学教材的教学与高考,因此忧心忡忡,甚至认为初中课改一无是处,我们认为这些老师的看法是错误的。课改实验出现的问题只能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解决,况且有关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也不是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才出现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删除
2、了指数和对数,便给当时高一学生的函数学习造成较大的困难,许多高中老师都先给学生补上初中教材删减的有关知识,然后再教新课;而初中课改前的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删除了一元二次不等式、正、余弦定理等内容,降低了二次函数等知识的难度,更给当时高中的代数、立体几何、平面三角教学带来障碍。由此可见,高中老师要面对现实,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两本数学课程标淮,分析参加课改的初中学生有何特点,要做那些补缺补漏工作,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才能较好地解决义教课改实验后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泉州市参加课改实验的初中学生已毕业了两届,一部分学生离开学校进入了社会,另一部分学生升入高中阶段继续学习
3、。对参加课改与没参加课改两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许多高中老师做了认真的分析,有的学校还做了相关内容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以下根椐初中数学课改的具体情况与高中教师的研讨意见,就初中课改毕业生的数学能力特点与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脱节的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衔接及对策等问题作具体阐述。 一 初中课改毕业生数学能力特点1、 优点:(1)应用能力较强。初中新课标、新教材十分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知识都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中。根椐义务教育数学课标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有效教学,对方程、函数等方面的应用都比非课改
4、的初中旧大纲、旧教材有所加强,尤其是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在旧大纲不作要求,而在初中课改新教材中却是强调的内容。高中数学课程标淮指出,应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初中课改毕业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体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上述理念。(2)空间观念加强。新课标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增加了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等知识。初中课改毕业生空间观念的加强,为他们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入门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3)几何变换能
5、力加强。新教材增加了平移、旋转、位似等内容,这对以后高中立体几何、平面上的向量等方面的学习是很有利的。(4)统计观念加强。旧教材中只在初中三年级才学习一单元题为统计初步的知识,而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在小学到初中的三个学段中都把统计与概率列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初中新教材所要求的统计概率内容与以前旧教材相比大为增多,学生通过看统计图表与有关资料获取信息、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等能力大为加强。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第5模块学习内容为算法初步、统计、概率,初中课改毕业生对上述内容的学习无疑具有更扎实的基础。(5)合情推理能力加强。初中新课标强调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
6、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课改新教材与教学着力体现上述教育理念,初中课改毕业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较为发展。高中数学新课标也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初、高中数学课标上述相互和谐、承接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2、不足:(1)运算能力较差。实际计算大多是近似的,初中新课标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增强估算能力,鼓励使用计算器,淘汰中学数学用表,要求中考必须带计算器进考场(目前高考尚
7、禁带计算器进考场),以上课改新理念是正确的。但由于不能合理使用计算器,许多学生连最简单的计算都要借助计算器解决,心算、口算能力不强,计算的准确率相比课改前的学生低。同时由于平时教学注意不够,许多学生的基本数、式运算(例如恒等变形)与解方程的能力也较为薄弱。(2)演绎推理能力较差。初中新课标弱化几何证明,降低演绎推理难度,圆与三角形相似等相关知识的演绎证明不作要求,许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由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等基本能力,为更好学习高中数学新课程,必须认真研究、克服初中课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 二、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脱节的内容义务教育
8、与普通高中的两本数学课程标淮分别提出各自的内容标准,经认真分析,发见两者之间存在一些数学知识衔接脱节的内容,现分类列出如下:1、数与代数方面(1)初中新课标规定:有理数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乘法公式只要求两个(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以上会影响到高中函数、数列、二项式定理等相关内容的教学。(2)初中课改后进一步减少了因式分解的教学内容,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在初中新课标中都不作要求,高中教学中要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需补充。(3)一元一(二)次方程中含字母系数的方程、三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二
9、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等内容初中新课标都不作要求,这给高中求轨迹方程与曲线交点等方面带来障碍。(4)初中新课标对分母有理化不作要求,学生有关根式的运算(根号内含字母的)能力比较薄弱,如果不加强根式运算,以后高中求圆锥曲线标准方程就会受到影响。(5)初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绝对值,但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因此高中的不等式、函数、方程等含参数问题的解答就会受到影响。(6)关于配方法,初中新课标要求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新课标中没有要求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只要求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面对 高考 义务教育 课改后 高中数学 教学 衔接 问题 初探
限制150内